正文 第41章 展現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描繪波譎雲詭的時代風雲(1 / 2)

——淺談《首席金座活佛》

謝昌餘

在我們多民族的祖國大家庭中,藏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文化傳統和獨特貢獻的民族;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是一種有著鮮明個性特色和豐富曆史內涵的宗教民族文化。我曾有幸在年輕時兩次深入甘南藏區,同那裏的藏族同胞有過一段親切的交往.盡管存在著文化差異和語言阻隔,盡管兩次交往的時間都比較短暫,盡管那已是幾十年前的往事,但藏族同胞那坦誠磊落的胸懷,豪爽質樸的性格,特別是那種富於哲學和詩意的精神氣質卻給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至今每一想起,仍令我激動不已,情難自禁。當時我就認為,藏族是一個詩的民族,哲學的民族。哲學和詩,不但是他們引以為榮的優秀文化傳統,而且也是他們生活和思想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是他們的思維方式。隻要你看看他們的行事方式,聽聽他們的言談舉止,你就不能不為他們的精神所感染,不能不陶醉在一種哲學和詩意的氛圍裏而流連忘返。直覺告訴我,這塊土地,這個民族,的確是一片文學的沃土,是一個詩的王國.他的曆史和現實,他的土地和人民,本身就是一首動人的詩。他也必將醞釀產生出自己時代的詩人和作家,自己民族的詩和文學。

最近,讀了尕藏才旦先生的《吉祥右旋寺》長篇係列新作第一部《首席金座活佛》,原來的那些感覺和印象,似乎重新回到了我的麵前,我對藏族人民及其曆史和文化的認識與感覺,又有了新的發展。

這部作品,通過堅貝央、吉塘倉活佛等這樣一些宗教領袖人物的形象塑造,向我們展示了藏族文化在近代的發展,在古代的演變,以及他們在創造和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努力和奮鬥的艱辛。作家阿來說,這是一部藏族文化“秘史”,它的出爐,“回應了我們對藏族文化的某些疑惑,也給關注藏族文化的人們展示了一種新鮮而又久遠的文化概貌”。

的確稱得上是“秘史”——因為過去我們所了解所知道的藏族文化知識,大多是零碎的、表麵的、或是經過過濾和加工的,很少能知其“廬山真麵目”。比如說“活佛“吧,在過去的文學作品中,大致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形象。一類是漫畫化的、揭露型的,它們或是披著宗教的外衣,用以欺騙或勒索自己統治下的教民;或是受雇於外部敵對勢力的指使,以宗教為借口,幹著種種分裂或陰謀的勾當。這是宣傳化、政治化的某種觀念演繹的產物。另一類則是神化、聖化和純粹宗教化的,它們超凡脫俗、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人間俗事,令人敬畏而不能親近.而尕藏才旦先生筆下呈現在我們麵前的活佛形象,卻與以往有所不同,它們是真實的、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他們既具佛性,又具人性,佛性與人性兼備,佛界與俗界相通。比如,本書描寫的主人公四世吉塘倉活佛,作為寺主堅貝央一人之下,三千佛僧之上的吉祥右旋寺第二號人物,便處在僧俗兩界矛盾漩渦的中心,為了吉祥右旋寺的生存和發展,他必須利用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曆和多年形成的社會關係,一會兒與馬麒、馬麟等軍界與政界的人物斡旋,一會兒又與尕司令、馬廷賢等宗教武裝力量代表交涉,憑著他的知識、閱曆和智慧,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終於保全了吉祥右旋寺免受兵火之災。作為一個有影響有威望的宗教領袖,他也要麵對僧界內部的種種矛盾和糾葛。因為活佛的世界同時也是人的世界,它充滿了種種人世的情欲愛恨,貫穿著種種曆史的矛盾糾纏和佛事與人事的糾紛。對這一切,作者如實描繪,毫無諱飾,所以在我們麵前就呈現了一部新鮮而又有趣、真實而又生動的藏傳佛教文化的生活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