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論壇:中國經濟企穩向好:邊界與效應分析(2)(2 / 3)

李曉西:接著金融這個話題,我請王宇主任講一下。

王宇:很高興、很榮幸參加這個論壇。李主任剛才說的是大思路、大思維、大戰略,我非常讚成。下麵我談一下國際化的事兒。

李曉西:你讚成剛才李主任說的那個觀點嗎?就是貨幣發行量令人特別擔心,但如果有國際市場調節就不用擔心了。這是一個很值得人考慮的想法。

王宇:我覺得是這樣,基本上同意李主任的判斷。可分幾個階段來看。開始的時候咱們做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應該說這是完全正確的。前一段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應該說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這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從現在來看,因為咱們有一個比較健康的金融體係,包括銀行的情況,從現在來看應該問題也不大。李主任做出了判斷和闡明了原因,我覺得應該是正確的。我擔心的是後麵,因為4萬億盤子,現在出去的也就是1萬億,還有3萬億要陸續地放出去,這樣銀行在後續資金配套上壓力會非常大。

李曉西:現在1萬億的配套,實際上的比例是怎麼樣的?

王宇:沒有確切的數字, 1-7月份新增貸款是7.37萬億,8月份單月的數字是5000多億,1-8月份新增貸款是8.15萬億。剛才李主任的判斷是對的,8月份之後的幾個月會慢慢地縮小。但是即使後麵幾個月貸款增速下來,無論如何,我估計全年貸款規模最低是9萬億,甚至有可能到10萬億,這個數字是非常大的。我們這次刺激的力度超過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我是1996年到人民銀行工作的,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在金融危機應對小組工作。因此我清楚, 這次無論是貨幣供應量,還是貸款量,都超過了1997年。從現在來看,加上考慮去年壓的因素和外需減少的因素,問題還不大,關鍵是明年。今年從理論上來說咱們是貸出了1萬億,但實際上隻有幾千億。明年呢?為什麼商業銀行新增貸款這麼快的增長?現在利潤主要來源還是存貸款的利差,所以商業銀行有放款的衝動,如果說有一個合適理由的話,商業銀行是願意增加放款的,所以這也是一個問題。回到剛才的問題,我還是擔心後麵的事兒,就是明年、後年。貨幣放的時候容易,收的時候會很難。收緊時我們怎麼收?譬如加息,說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很難的。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率先複蘇。率先複蘇肯定是一件好事兒,因為經受危機痛苦的時間會短一些。前一段我去英國參加中英政治家論壇,談起中國經濟增長已經達到7.9%,達到8%沒有問題,確實很自豪。可是率先複蘇也有壓力,有可能要率先加息。因為那麼大的貨幣投放量,M2是28%,M1是27.9%,新增貸款已經超過8萬億,為了防止通脹,可能需要加息。但中國如果率先加息會麵臨很多困難。咱們的基準利率是5.25,是按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作為基準利率;美聯儲是0-0.25,歐央行是1%,英格蘭銀行是0.5,日本銀行是0.1。可見,除了中國以外,其他主要國家利率基本上是零利率,而中國正利差且相對較高。如果加息,利差就會進一步擴大。受利差的激勵,國外的資本會大量流入中國。結果是什麼呢?進一步增加中國通脹的預期和通脹的壓力,或者說進一步增加中國資產價格上漲的壓力。所以,中國貨幣政策有可能會進到一個兩難悖論的困境中。

中國還會麵臨新問題。比如,過去沒有買單的東西,肯定後麵還是得買單。大家說對衝了,你還賣央票?無論是再發央票,還是再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它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是因為美國次貸危機的惡化,中國就沒有可能再進一步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當時已經提高到17%了。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是有一個邊界的。央票的發行肯定也是有邊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