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孫武的身體完全康複,幸喜當日沒有傷著筋骨,如今沒有留下殘疾。
仲春一日,孫武正在專心致誌地著《兵法》,忽然傳來噩耗,他的外祖父病逝了。按齊地風習,外祖父歸天,外孫不僅要去吊孝,而且需去守靈。所謂守靈,就是身著孝衫,頭戴孝帽,腰捆檾紅跪於死者靈前,凡有親朋來吊孝者,便陪著鳴鳴啼哭。老喪排三,凡六十以上而亡者謂之老喪,在家停靈三天,謂之排三,守靈者自然也要守三天。孫武惜時如金,為了不影響著《兵法》,提出隻前往吊孝而不守靈,父母不依,弄得彼此不歡不悅。為了緩和矛盾,田淑賢挺身而出,願意替丈夫前往守靈。這怎麼好相互頂替呢?況且他們結婚剛剛一年,田淑賢正是穿紅著綠的新娘子,守靈以後,就要三年穿孝著素了,既然淑賢執意要去,作公婆的也就無可奈何。結果自然是田淑賢博得了一個賢名,而孫武卻遭到非議。那還是童年時代,孫武在外祖母家住,因他聰敏過人,能言善辯,頗得眾人寵愛,特別是外祖父,視他若掌上明珠,而對幾個孫子的愛,則相形見絀。如今孫武竟不肯隨俗守靈,怎不讓人議論紛紛呢?有的說,老人多半疼閨女,親外孫,這實在是大錯而特錯的事;有的講,異姓人不可親,外孫若狗,吃了便走。為了著《兵法》,孫武背上了一個“不孝”的罪名。
孫武有一表弟端木良,欲娶親成婚,請孫武為男儐相,被孫武婉言謝絕了,惹得端木良怒發衝冠,拂袖而去。孫武之所以謝絕表弟的盛情美意。說穿了,就是不舍得一兩天的寶貴時光。孫武與端木良,雖非一母同胞,但卻親如手足,而且端木良對孫武有過救命之恩。那還是小時候,他們一起在外婆家住,夏末秋初的一天,二人背著大人到野泊裏去玩,越走離村越遠,不覺來到了一處楊樹林,古木參天,雜草叢生。林子裏滿是漂亮會唱歌的小鳥,草叢裏盡是蝴蝶,蟈蟈,好玩極了。二人正玩得愜意,忽然草叢裏竄出一條五彩斑瀾的毒蛇,昂著頭向孫武撲去,此刻孫武正在追捕一隻螞蚱,根本不曾發現,是端木良眼疾手快,抓起一塊大石頭,向昂著的蛇頭狠命砸去。毒蛇受傷了,在草地上翻滾,痙攣,二人手持木棍,又是一頓亂砸亂打,直至將蛇頭砸爛。救命之恩未報,如今請作儐相,竟然拒絕,豈不是無情無義嗎?須知,作儐相是一個榮耀的差使,需儀表堂堂,道德高尚,受人尊重者,方有資格擔任。消息傳開,許多人都在說,孫武小有一點名氣,便盛氣淩人,目無親友,真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為了著《兵法》,孫武又背上了“不義”的罪名。
秋去冬來,日短夜長,少有晴朗的天空,時常飄散著零碎的清雪,或者一夜北風卷地,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霎那間,茫茫天地之間,銀鑲玉砌,冰封雪裹,一派潔淨。正是在這樣一個風雪彌漫的夜晚,昏黃的燭光之下,孫武奮筆疾書,淑賢在閱讀整理資料。突然,撲騰一聲,重重的人體倒地聲驚動了孫武,他急忙返身回頭,隻見妻子田淑賢正長伸四肢跌倒於地,身邊是散落的竹簡。孫武連聲呼喊,妻子不應。於此同時,他端著紅燭趨向前去,俯身一照,隻見妻子麵無血色,煞白若冰,隻有一息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