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鮮王都群臣就是否出兵一事爭議不決時,門外一名衛兵忽然跑進來,這衛兵身穿紅衣外掛黃飾,上殿後便直接半跪高喊:
“啟稟王上諸大人,明軍已至城下,張名振請王上與諸大人城頭一敘,還,還有”
來也是奇怪,這衛兵聲音本就不大,但卻陰差陽錯的蓋過了殿上爭執不休的群臣。
時至此刻,根本沒人再顧得上追究這衛兵失禮之罪,便是連金自點也被這聲音給嚇了一跳,群臣各自麵麵相覷,繼而便是陷入到伊始般的沉默中。
衛兵猶豫半晌,見這些大人物們沒有一個人吭聲,隻好裝著膽子繼續道,“沈器遠和林慶業的漢山城叛軍也在城外,他們,他們已經與明軍合為一處了!”
“什麼,這這這,這明軍難道會飛不成?”金自點終於發出了一聲驚歎。
金自點這聲驚歎不是為明軍與林慶業、沈器遠這幫叛徒合兵,卻是為了明軍如此迅速就登陸直逼王都而來所發。
按他之前的估計,明軍與東江軍合兵之後,由鐵山登陸南下,至少還要經過數道防備嚴密的關卡和城所,便是沒有這些城關的阻攔,他們也要在五日之後才能抵達。
五日的時間,集全朝之力,難道還擋不住區區一支偏師登岸的明軍?要知道,明軍可不是大清百戰百勝的八旗!
然而事實有的時候就是這般造化弄人,朝鮮王都還在就戰降之策懸而未決的時候,張名振所率領的聯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訓練大將具仁垕低下去的眼眸逐漸深沉,作為武人,他自然知道大明擁有這麼一支水師,意味著什麼。
群臣啞口無聲,寂靜得可怕,亦如崇禎剛剛穿越而來時的大明朝堂翻版,到了這個時候,金自點不敢再托大,躬身出列道:
“事到如今,還請王上一語定策。”
李倧總算找到機會話,見群臣一個個發抖的樣子,嗬嗬冷笑了幾聲,“到這個時候了,你們還爭不爭了,啊?”
“到這個時候,你們總算是想起來了,我才是朝鮮的王!”話喊到這裏,李倧也是精疲力竭的軟倒在鐵王座之下,“可都到這個時候了,一切都來的太晚了”
李倧率領朝鮮王都的文武群臣,亦步亦趨的登上北城樓,透過高大的角樓,還沒登到頂,他便是見到了一縷如同熾陽般的旗角。
下意識伸出手擋住刺眼的光束,向前幾步來到頂上,李倧和身後的金自點、具仁垕等文武大臣均是驚愕得目瞪口呆,更有甚者,居然在雙腿止不住的打顫。
此刻,在朝鮮王都城的正南麵,象征大明的金色玄鳥旗幟正獵獵作響,密密麻麻的明軍將士列成數個方陣,直持續到不遠處的河畔岸邊。
忽然間,他們舉起手中被摩擦成鋥亮銀色的鐵質刀槍,身披神色甲胄,發出讓整個朝鮮王都為之戰栗的呐喊。
“大明必勝!”
“大明必勝!”
“皇上萬歲萬萬歲!!”
聽這個聲音,往昔黃台吉率領八旗馬隊兵臨城下時的那一幕仍曆曆在目。
李倧被喊聲所嚇,一不心雙腿發軟,還好有金自點機靈的上前扶,才沒有失去仍作為王的那最後一絲威嚴。
李倧回頭看了一眼金自點,後者也是愧疚的低下頭。
明軍左右兩側,是當年反正的功臣沈器遠與林慶業兩人,他們各自領著南漢山城一帶的朝鮮軍,遙遙一看,人數竟也不少。
但他們的軍容相比中心地帶明軍就是差地別,無論陣勢還是兵械的精良上,都完全不是所能相比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