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趙明誠也意識自己在江寧犯下的錯很嚴重。他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責、愧疚,甚至是恥辱中。因此,當朝廷再次啟用他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因該做點事了。這不,在朝廷任命他為湖州知州後,為了把當時的事情說清楚,他不顧酷暑,日夜兼程的趕往建康麵見皇上。遺憾的是,這一次趙明誠再也沒能回到湖州上任,死在了健康。
趙明誠的死讓李清照悲痛欲絕,她也因此而變得孤立無助。由於戰亂不斷,趙明誠所收藏的那些貴重物品也遭到厄運。為此,李清照是盡全力保護。可是,對於一個弱小女子來說她又如何能盡力保全呢?
4
趙明誠死後,盡管李清照是竭盡全力的保護那些文物字畫,可是,依然是顯得力不從心,並且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先後在洪州、剡州、越州三個地方大量的丟失。
可以說,這三次文物的丟失對李清照的打擊是相當大的。這畢竟是趙明誠的畢生心血。給此時,又有很多人對這些文物垂涎三尺。如何保護現有的文物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給力的靠山,這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李清照在經曆喪夫之痛後,至少在情感需求,或者在生活狀況來說,她也需要重新組建一個家庭。
可是,如何才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呢?還別說,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出現了。這個張汝舟是右奉承郎監諸軍審計司,官不算大,大致屬於七品到八品的樣子,其職責主要是負責檢查核準軍隊的糧草與俸祿。那麼,李清照是如何認識張汝舟的呢?她又為什麼要答應張汝舟的求婚?
對此,李清照在寫給翰林學士綦崇禮的一封信裏有詳細的交代,“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蟻不分,灰釘已具。嚐藥雖存弱弟,應門唯有老兵。既而蒼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說,惑茲似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書來輒信;身幾欲死,非玉鏡架亦安知。僶俛難言,優柔莫決。呻吟未定,強以同歸”。(《投內翰綦公崇禮書》)
李清照說她現在是重病纏身,幾乎是病入膏肓了。這病情嚴重到什麼程度呢?連牛蟻的叫聲都分不清了。家人看到我這般嚴重,就開始為我準備後事。比如,準備好了封棺所用的鐵釘與石灰。自從趙明誠病故後,照顧我的人就隻剩下弟弟和照管門戶的老傭人。也正是在這樣的淒苦生活下,我才輕信了張汝舟,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蒙騙。也正是因為我病情嚴重到快要死掉,而我的弟弟又是那種老實可欺之人。於是,就輕信了媒人的欺騙之語,在急迫之間,在反複猶豫之中答應了與張汝舟的婚事。
通過這段描述,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1.張汝舟主動接近李清照。至於出自何種動機,現在不得而知。
2.張汝舟是一個善於懂得女人心的人。在李清照病重期間,肯定給予了無微不至的嗬護。為以表誠意,還特意請了媒人前來提親。
3.李清照出於對今後生活的考慮,她接受了張汝舟的感情。當然,前麵我們說到,李清照也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她迫切需要一個人能與她分擔。
4.李清照的決定有些逼不得已。看到自己病得這麼嚴重,而自己又經曆了流亡之苦,喪夫之痛,她也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嗬護。這些複雜的因素摻雜在其中,使得李清照不得不答應這門婚事。
就這樣,李清照就嫁給了張汝舟。然而,結婚後李清照才發現這是一樁讓他她後悔不已的婚姻。她為自己當初決定感到痛苦萬分。我們不禁要問,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這個張汝舟是一個大騙子?
根據《投內翰綦公崇禮書》的相關描述,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張汝舟跟李清照結婚的目的,不是因為真的愛她,而是看上了李清照手裏的文物。一句話,為財。可是,結婚後張汝舟才發現,李清照手裏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了。因此,大為失望。更讓她失望的是,他發現李清照並非她想象中的女人,一切都聽她的。事實上,李清照很有主見,也留了一個心眼,沒有將手中的文物全權交給張汝舟處理。這麼一來,雙重失望,再加上可能李清照有時也止不住要埋怨、責問幾句,張汝舟是氣得不行。於是,張汝舟的真實麵目就顯露出來了,原先對李清照的百般嗬護,不過是虛情假意罷了。於是,張汝舟還對原本就非常虛弱的身子毫不顧惜,竟然拳腳相加,虐待李清照。
李清照實在是無法忍受這樣一樁帶有奪取錢財,並伴有拳腳虐待的婚姻。經過一番思考,李清照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措,離婚!這個舉措在當時乃至整個古代都可以算的上是重磅新聞。當然,離婚的過程是複雜的。這裏就不再累述。好在,最終是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