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點滄洲白鷺飛歐陽修的醉翁之意(4)(2 / 2)

大家看你會覺得這不可思議,世上哪有這等事?可是,這絕不是信口胡說,在北宋就是有這樣的事發生。自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以來,對文臣的政策那是相當的寬鬆,這樣一以來,中央集權是加強了,可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麵,長時間的對這些官員的寬鬆,就會導致他們放縱與腐化。,這人一旦到了放縱於腐化的地步,那可真的是沒藥可就了,除非他自己懂得醒悟,但這談何容易?因此,歐陽修嚴厲的指出,像王茂先、李正己一流的“沒腦子的碌碌無為者”簡直是無能昏庸到了極點,理應立刻將之法辦。另外,他們的上司京西按察使陳洎、張昇也難逃此咎。因為,他們對下屬的行為置若罔聞,有失察之最,也理應立刻將他們撤換下來。這樣的人若不盡快清除,實在是危害極大。

然而,像王茂先、李正己一流的官員實在太多。對此,一旦讓歐陽修發現,那是絕不留情,不管你是地方的,還是中央的。有一個叫李淑的人,此人是宰相呂夷簡的一個心腹,這個人仗著背後有宰相撐腰不可一世。你說你有點才能,你牛皮也說得過去,但這個人就是一草包,你草包也就算了,還沒有一點好名聲。就是這樣一個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宋仁宗還看上他了,居然將他提拔為翰林侍讀學士。這個翰林侍讀學士簡單的來說就是皇帝身邊的顧問。歐陽修知道這件事後,腸子都給氣青了,說這樣一個草包還去當什麼顧問,那不是貽笑大方嗎?其實,說李淑是一個草包有些過分。因為,這個人還是有些才華的,隻不過為人十分陰險,他所謂的才華也不過是靠死記硬背而得來。由於他能將朝廷的典故一字不漏的說出來,因此宋仁宗將他提拔為翰林侍讀學士。不過,在歐陽修看來,他就跟草包沒什麼兩樣,更為重要的是他德行有問題。對此,歐陽修上書給宋仁宗,很堅定的說,這樣的人留在皇帝身邊是天下之大害,放到地方上是一方之害,整個一耗子屎。不如將他打發到偏遠的地方去做官,改造改造。宋仁宗聽取了歐陽修的建議,將他改任為壽州知州。

你看,歐陽修對上述這些人所采取的手段是非常果決的,絕不留情。那個範仲淹更是厲害,要是他發現有不合格的官員,二話不說,拿起筆就給叉掉。你說,像歐陽修、範仲淹等改革派的這些主張於作為,肯定是讓其對手恨得咬牙切齒。慶曆三年,即公元1043年,經過一番前期的準備工作,範仲淹拿出了著名的《答手詔條陳十事》,這就是關於慶曆新政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具體的改革內容。

《答手詔條陳十事》一出來,立刻轟動朝野,達到“天下翹首以望太平”的地步。於是,改革派的鬥誌更加高漲。正在這個鼓舞人心的時刻,一件“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歐陽修的一個哥們石介興許是過於激動,寫了一首名為《慶曆聖德頌》的長詩。這首詩給改革派,或者說歐陽修帶來什麼樣的厄運呢?

我們先來回答“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這個問題。意料之中是指人之常情,碰上這樣鼓舞人心的局麵,作為文人寫點詩讚譽讚譽,也沒什麼。意料之外,是因為石介還是國子監直講,其文化修養與眼光應該是很不錯的,怎麼會不顧改革派所處在的特殊時期,而寫這樣的詩呢?

在詩中,石介極力讚揚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稱之為“眾賢之進”,將保守派稱之為昆蟲、奧怪、邪孽……比如,將夏竦說成“大奸之去”。這就等於讓改革派陷入沒有退路之境,樹立的敵人越來越多。此外,你石介將保守派的人稱之為“昆蟲、奧怪、邪孽……”這樣的言語無疑會刺痛他們的神經,他們勢必會拚死反擊,大不了魚死網破。更何況,朝政混亂目前的政局屬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宋太祖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範仲淹就說過,改革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循序漸進。更何況現在的局麵是長時間積澱形成的,操之過急必當失敗。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範仲淹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拿出了《答手詔條陳十事》得改革方案。可是,在依然有些操之過急。當然,這也不能怪範仲淹,宋仁宗也是年輕氣盛,急於快速改觀目前的困境。

據說,《慶曆聖德頌》一寫出來,影響相當大。我舉一個例子,蘇軾大家並不陌生,當時年僅八歲的蘇軾,他沒有在京城啊!就在他的老家眉山,他通過老師讀到了石介的《慶曆聖德頌》,什麼都沒記住,就記住範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你說,在偏遠的四川,石介的這首詩都傳到那裏去了,足見其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