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世之師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3)(2 / 3)

沒過多久,元昊兵至渭州,為避免孤軍深入,行軍的速度較慢,夏辣誤以為西夏軍害怕,就命駐渭州的宋軍主動進攻西夏軍,結果元昊看準地勢,將宋軍圍困在定川砦,采用斷水放火的策略,將宋軍全部幹掉。定川砦戰後,元昊大軍士氣更加高漲,覺得宋軍簡直是不堪一擊,趾高氣昂的進入渭州,將渭州洗劫一空,並放火焚燒後才撤軍。

宋軍遭受好水川和定川砦的慘敗,使得朝廷大驚,這時才認定對西夏進行主動還擊的路線是錯誤的,應該采取範仲淹的策略,以防禦為主。於是,這時的範仲淹才真正的發揮其作用。

針對當前的嚴峻形勢,範仲淹采取了修固邊城、精練士卒、招撫屬等相應的措施來應對。下麵我們來看具體內容:

1.修固邊城。對於邊境地區的防禦,肯定少不了修築城堡,建立軍事據點這一項。對此,範仲淹的得力幹將種世衡建議,在延州東北古寬州的故壘上築城。因為,這裏地處要害,右可屏障延州,左可獲得山西的糧食,北可以進圖銀、夏兩州。

這個種世衡可是一個相當牛叉的人物,他是大儒種放之的侄子,也是北宋一朝種家將的開山人。範仲淹發現此人有大將之才,且精通謀略,於是便提拔了他。事實證明,種世衡確實了不得,他不但能帶兵打仗,還曾巧施離間計將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將野利旺榮、遇乞兄弟給除掉。

範仲淹覺得種世衡的建議非常好,便采納了,並派他率兵前去修築。種世衡領命後,一邊跟西夏軍隊作戰,一邊搶修城堡。為了解決城內缺水的問題,他出重金獎勵鑿井,沒過多久便鑿出了水。看著地下冒出清澈的井水,種世衡一時有了靈感,將城堡取名為清澗城。

為了有充足的糧餉,種世衡大興營田,一年收獲糧食近萬石。另外。他還大力發展商賈貿易,如此一來,經濟便越來越繁榮。同時,針對西夏遊牧名族的特點,訓練出了很多神射手。經過種世衡的這番努力,清澗城成為延州北麵一個堅固的軍事要塞。當然,像清澗城這樣的城堡遠不止一個。比如,永平、承平等十餘處。

範仲淹也沒閑著,他下令召回附近逃亡的蕃漢人戶,並開辟營田數千頃,大力恢複農業生產。將城縣升建為軍一級的行政單位,這樣方便管理。此外,範仲俺還建議在延州與慶州間修築大順城,在環州和鎮戎軍間修築細腰城和葫蘆泉城,將各州連成一片,擺脫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一方有戰事發生,可互相支援。

就這樣,在範仲淹的治理下,延州及周邊地區的城堡變得十分的牢固。連西夏人都說,千萬別再打延州的主意了,如今有範仲淹坐鎮,此人惹不起。

2.招撫屬。為了爭取到更多的防禦力量,範仲淹積極聯合沿邊橫山一帶散居的族部落,並最終取得了他們的支持。

3.精練士卒。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提高宋軍的戰鬥力。為此,範仲淹舉行了以此大閱兵,哪些將領有能力,那些將領沒有能力,一目了然。有才能的自然能得到提升,像種世衡、狄青等有勇有謀的將領都是範仲淹發現並一手提拔的。

為了補充兵源,範仲淹積極召募士兵。在經過嚴格有效的訓練下,宋軍不但戰鬥力加強,而且士氣也倍漲。此外,範仲淹還訓練了一支“特種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通過以上三條措施的有力執行,扭轉了宋軍被動挨打的局麵,使已經破壞的邊防重新又鞏固起來。當時,邊境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軍中有一範(即範仲淹),西賊聞之驚破膽。”足見範仲淹是多麼的厲害,就跟金人被嶽飛打怕了一樣,隻喊嶽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