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世之師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1)(1 / 3)

1

據說,宋仁宗實在是不能夠忍受臣僚之間“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的爭鬧,索性免去了滕子京天章閣待製的官位,再將他貶到嶽州這個窮鄉僻壤,心想,這下耳根該清淨了吧!這就是《嶽陽樓記》中提到的“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來龍去脈。不久,範仲淹也被貶到了鄧州。

提起《嶽陽樓記》就不能不說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範仲淹。範仲淹是怎麼寫出《嶽陽樓記》的呢?原來,宋仁宗把滕子京貶到嶽陽後,並沒有頹廢下去,這小子決定幹一件大事,修嶽陽樓。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嶽陽樓給修好了,等範仲淹被貶到鄧州時,就讓範仲淹為嶽陽樓寫一篇記。於是,一篇千古流傳的佳作《嶽陽樓記》就誕生了。

那麼,《嶽陽樓記》到底是一篇怎樣的文章呢?其實,說白了,就是一位貶官寫給另一位貶官的安慰信。我們不禁要問了,都是被遭貶的官員,要說安慰也應該先安慰自己,怎麼範仲淹倒“儼然成為一長者”了呢?我們先來對範仲淹做一個大致的了解。

我們先來看曆史上的範氏家族,蘇州範家的先祖範隋在唐懿宗時代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範仲淹的父親範墉在吳越王錢俶的幕府裏做事。後來又在徐州的武寧軍節度衙門擔任“掌書記”之職,也是一個當官的,不過官不大。

範仲淹的母親謝氏懷上範仲淹的時候,據說曾去觀音菩薩的塑像前問卜,這就是關於範仲淹“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典故來源。當時的情形大致是這樣的,範墉問當時的主持,說我夫人腹中懷的是男孩兒是女孩。主持的回答很有意思,說是一個男孩,並且將來會做大官。範墉又問,那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嗎?主持說,不能。範墉說那做不了宰相,能成為一個有名的大夫嗎?主持說做大夫還不如做官保朝。還別說,後來範仲淹真的是如主持所說。這樣說來,這個主持乃神人也,可以未卜先知。其實,這不過是一個傳說罷了,誰知道是否真的有此事。不過,也並不奇怪,因為,在古代向來牛叉人物的出生都是非同尋常的。比如陸遊,就跟天相扯上了關係。

然而,很不幸的是,範仲淹在他兩歲的時候老爸就死了。沒有辦法,孤兒寡母怎麼生活呢?古時候也流行改嫁這玩意,範仲淹的母親從蘇州吳縣改嫁到長山朱姓人家。現在母親改嫁了,那範仲淹就有新爸爸了,不僅如此,範仲淹的名字也改了,叫朱說。

範仲淹到了新爸爸家日子過得很不好,不但吃得不好,穿得也很差。你說物質上窮點沒關係,人家吃一頓你也吃一頓,不過是好吃與不好吃罷了,可範仲淹這個“沒爸的孩子”還要遭受精神方麵的歧視。由於營養不良,範仲淹身體很瘦弱,就跟電線杆似的。這樣的身體人家不欺負你欺負誰?現在,範仲淹更要想暴力反抗是不可能的了,唯一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發奮讀書。所以,範仲淹走的路線跟天下文人是一樣的。

好在範仲淹的母親改嫁的朱家是江南的大戶人家,族中就有學堂。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沒爸的孩子也像一根草”,雖然範仲淹可以跟朱氏子弟一起讀書,但他的生活境況更加糟糕。很多時候連喝稀粥都成問題,為了能節省,範仲淹想了一個好招,早上的時候把粥熬好,等粥涼下來後再將它分為若幹塊,每次取一塊來充饑。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範仲淹從沒叫過苦,《宋史·範仲淹傳》記載,“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麵……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範仲淹讀書是“晝夜不息”,實在感覺太疲倦的時候,就用冷水洗臉,這樣的苦很多人都不能忍受下來,範仲淹卻說不苦,隻要有書讀就行。

歐陽修在《範公神道碑銘並序》中,說範仲淹是“公少有大節,於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誌於天下。”這說明範仲淹從小就有誌於天下,在他10多歲的時候,就跟朱氏族中的一些兄弟中舉為學究。

什麼是學究呢?這個源於唐代的科舉製度,其中有“學究一經”這一科,而應這一科的考試的就稱為學究。《宋史·範仲淹傳》記載,“仲淹泛通《六經》,長於《易》”。對範仲淹而言,通過這一科的考試那簡直是輕而易舉了。實際上,通過這樣的一科考試,範仲淹不過是獲得了“學究一經”的頭銜名或者說身份,隻有考上了進士才能授官。但是,因為範仲淹有了這麼一個頭銜,他就有資格去謁見一個當時很有名氣的人,此人素有賢名,就是諫議大夫薑遵。

關於範仲淹見到薑遵時的情形,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有記載,“遵素以剛嚴著名,與人不款曲,眾客退,獨留仲淹,引入中堂,謂其夫人曰:‘朱學究年雖少,奇士也。他日不惟為顯官,當立盛名於世。’遂參酒賜坐,待之如骨肉,人莫測其何以知之也。”

當時跟範仲淹一起去見薑遵的有不少人,這個薑遵好眼力,其他人都看不上,對範仲淹卻是讚譽不已,還將他單獨留了下來,對自己的夫人說,範仲淹是一個奇才啊!此人定當成名於世。有了薑遵的推崇,範仲淹從此在鄉裏是聲名鵲起,經過範仲淹的不懈努力,在大中祥符五年考上了進士,獲得了做官的資格。在這裏做點補充說明,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總共9年,即1008年~公元1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