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再來看陸遊能上戰場殺敵嗎?陸遊也學杜甫,四處寫信。在講述這個之前,我做一點補充說明,乾道四年,即公元1168年,朝廷內部官員的任命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主張抗金的陳俊卿被任命為右丞相,虞允文被任命為左丞相。其次,曾覿和龍大淵一個被趕出了京城,一個也嗝屁了。朝廷的這一變化,說明了宋孝宗又決定走主站路線了。這樣一來,陸遊被重新啟用的可能性也有了,果然,陸遊收到了四川宣撫使王炎的一封信,希望陸遊能出山相助,共赴前線殺敵。陸遊看到信興奮得不得了。在回信中他這樣寫道:“某敢不急裝待命,碎首為期。運筆颯颯而草軍書,才雖盡矣;持被刺刺而語婢子,心亦鄙之。尚力著於微勞,庶少伸於壯誌。”(《謝王宣撫啟》)
陸遊說我一收到你的信啊!簡直是迫不及待的要準備行裝,等待著進軍前線的命令,就算是要戰死沙場我也不怕。緊接著,陸遊說了一句自認為很謙虛的話,“運筆颯颯而草軍書,才雖盡矣”,盡管我才疏學淺,但我的還是願意用我的筆給你起草軍書,出一些點子之類的。陸遊生怕人家會誤會自己真的不行,於是趕緊又補充一句,我這人啊,最討厭那些睡在女人窩裏,成天東家長西家短的生活。這哪是男人該幹的事啊!我現在就是要趁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殺入戰場。
就在陸遊滿心歡喜,熱血澎湃的時候,一盆冷水很快就潑了過來。原來,朝廷不知道發了什麼羊癲瘋突然下了一道旨,任命陸遊為“左奉議郎差通判夔州軍州事”,這是一個什麼官,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小的通判,陸遊被任命到夔州去做通判了。夔州是個什麼地方?就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這種地方就是屬於那種被貶謫官員要去的地方,這跟上前線八竿子也打不著。朝廷也夠損的,這不是把人當猴耍嘛!陸遊去了夔州後,心裏很不舒服,一年後,他實在是忍受不了這種閑官的日子,決定學江西詩派的祖師爺杜甫,給人寫信。
陸遊給誰寫信了呢?陸遊想著要寫信就得給大人物寫,小了的看不上。於是,陸遊就給左丞相虞允文寫了一封名為《上虞丞相書》的信。這封信寫得極其惡心,為方便敘述,我引用以下內容:
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陰,以貧悴逐祿於夔。其行矣,故時交友醵緡錢以遣之。峽中俸薄,其食指以百數,距受代不數月,行李蕭然,固不能歸。歸又無所得食,一日祿不繼,則無策也。兒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某而不為窮,則天下無窮人。伏惟少賜動心,捐一官以祿之,使粗可活,甚則使可具裝以歸,又望外則使可畢一二婚嫁。不賴其才,不藉其功,直以其窮可哀已。
陸遊說我都是48歲的人了,就快“奔五”了。我老家遠在山陰,為什麼還要到夔州做官呢?沒法啊!家裏太窮了。不怕丞相大人您笑話!我連路費都沒有,還是幾個窮哥們東拚西湊才籌集到的路費,想來就寒酸啊!我原以為到了夔州情況會好點。可是,您知道嗎?夔州這個地方太窮了,偏遠不說,工資又低。現在任職期滿了,我想回去,可路費不夠啊!以前在老家還有幾個窮哥們幫著想辦法,如今隔那麼遠,我實在找不到誰可以幫我了。所以,我就想到了丞相大人您,隻有您才可以幫我。我真的不是在跟你哭窮,你想想,我一天領不到工資,我就一天沒飯吃。我的兒子今年也30歲了,女兒也20歲了。因為沒有錢,我兒子連老婆都討不到,女兒也嫁不出去。丞相大人,您憑良心說,我陸遊這樣的人都不算是窮人的話,那天底下就沒窮人了。所以,我最最敬愛的丞相大人,您還是可憐可憐我,給我弄個一官半職什麼的,讓我多多少少拿點工資。我心不大,就是想以此有回家的路費,我的兒子能有錢討到老婆,我女兒嫁出去的時候,有點像樣的嫁妝。我給您寫這封信,不是為了表功,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華,丞相大人啊!我真的是窮得沒法了。
陸遊的這封信實在是讓人汗顏,這麼惡心的話他居然說的出口,要知道,在宋朝文人的待遇不薄啊!也不至於窮到這地步。其實,陸遊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不想在夔州做官,他想要上戰場。那麼,左丞相虞允文收到信後,反應如何呢?陸遊的這封信惡心得很成功,在虞允文的幫助下,四川宣撫使王炎招請陸遊參加宣撫使司的工作。為左承議郎、四川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
就這樣,陸遊便離開了夔州,到了南鄭,這是宋金交界的最前線。在紹興和議後,在南宋的西北邊境,漢中地區就成為了牽製金兵的主要戰場。南鄭的交通極為便利,以此為根據地可以守住金兵入川,如果向東北方向起兵,隻要成功穿越秦嶺,就可以收複長安。這四川宣撫使王炎真的蠻有軍事頭腦的,在南鄭這個地方設立軍事總指揮實在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