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淚濺龍床陸遊的北夢難就(3)(1 / 3)

那麼,陸遊實現了他的政治理想了嗎?又或者他能到戰場上殺敵嗎?我們先看陸遊在政治上有何作為。陸遊曾上書要求遷都建康,並分析當前抗金的敵我形勢,同時主張重用西北人才。對此,《上二府論都邑劄子》和《論選用西北士大夫劄子》中有記載。此外,陸遊還建議聯合西夏,牽製金國的力量。可以說,陸遊的這些建議都挺好的,在為抗金北伐做準備。

這樣說來,陸遊的政治理想實現了?事情沒這麼簡單,陸遊這個人還是太書生氣了,他看不慣宋孝宗身邊的親信曾覿和龍大淵。這兩個人曾是趙眘沒當皇帝時的門客,也不知道這兩個人使了什麼招,趙眘硬是寵信他們。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話不假。趙眘當了皇帝後,曾覿和龍大淵自然也得到了提拔。按理說,這沒有什麼問題,但關鍵是這兩個人就是一坨屎,成天打著皇帝的旗號為非作歹,這讓朝中不少大臣很是看不順眼,但又礙於宋孝宗的緣故,不好說什麼。偏偏陸遊不信邪,我管你是誰啊!就算你是老虎,我也要在虎口拔牙,何況你還不是什麼老虎,隻是一坨屎。隻要機會來到,我就要讓你好看。

還別說,機會來了,這個曾覿喜歡搞宮女,當然,他是不敢公開搞,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但有一次不小心給露陷了,當時宋孝宗舉行了一個內宴,去參加的都是一些親信的大臣,宴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宮女就拿出了一張手帕,請曾覿給她題字。這就奇怪了,就算要題字也應該招宋孝宗啊!幹嘛找曾覿呢?原因隻有一個,就是曾覿跟這個宮女關係不簡單,很有可能有一腿。曾覿不是傻子,他能當著皇上的麵答應嗎?所以,曾覿就拒絕了。

陸遊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原來,丞相史浩也參加了這次宴會,當時史浩就看出了這其中的端倪,宮女跟外臣搞成這個樣子,是很容易出亂子的,生一些孩子出來這倒是小事,弄不好還可能會泄露朝廷機密。史浩礙於皇上的麵子,沒有當場揭穿。沒過多久,史浩在一次閑聊中,把這件事就告訴了陸遊。陸遊一聽,火冒三丈,這還了得?不好意思,我現在也不跟丞相你聊了,我有重要事情去辦。

陸遊找到了參政知事張燾,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了,陸遊為什麼不直接去麵見皇上,直接參曾覿一本不就得了?其實,陸遊在這件事上耍了個技巧,他知道自己的說話分量肯定不夠,畢竟這個曾覿是宋孝宗的寵信,如果自己貿然去說,宋孝宗多半不信。所以,陸遊就找到了參政知事張燾,希望他能將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宋孝宗。《宋氏·陸遊傳》記載,“覿、大淵招權植黨,熒惑聖聽,公及今不言,異日將不可去”。什麼意思呢?陸遊認為曾覿和龍大淵二人居心叵測,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信,培植黨羽,這種人如果不早點把他幹掉,等以後翅膀長硬了,那可就麻煩了。

於是,張燾就把陸遊說的這件事告訴了宋孝宗。本來宋孝宗原本打算升曾覿和龍大淵的官的,現在一聽這事,臉色一變,說你是聽誰說的,張燾一看皇上臉色不對,就說是陸遊告訴他的。陸遊這下麻煩了,宋孝宗當時就說,我最煩那些在背後嚼舌根的人了,這陸遊就是一個小人。皇帝一生氣,後果很嚴重,就這樣,陸遊就被趕出了京城,為鎮江府通判。這就意味著,陸遊從京城到了地方,離皇帝身邊就更遠了。

當然,即便是如此,就說明陸遊完全沒機會了?不,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時期還是主戰派掌權,陸遊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然而,陸遊的運氣不好,主戰派在符離之戰的大敗讓宋孝宗抗金的決心動搖了,同時,主和派充分利用主戰派在符離之戰的失敗大做文章,這樣一來,不但右丞相史浩被罷免,左丞相陳康伯也被罷免了,之後,張浚也被罷了官。三個舉足輕重的主戰派大人物的被罷免,意味著主戰派失勢了,而主和派又重更新得勢了。隆興議和後,陸遊再次被罷官,這次罷官的理由有點意思,《宋氏·陸遊傳》記載,“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原來,在張浚還沒被罷免的時候,陸遊曾在鎮江跟張浚一起商量,準備說服宋孝宗希望還能夠再次對金出擊。這個時候,主和派就感到很害怕,張浚掌管江淮一帶的兵權,力量不可小視,唯有鏟除張浚,議和才有希望。其實,給陸遊安上“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不過是一個借口罷了。

因此,我認為陸遊政治理想沒能實現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陸遊一直主張恢複中原所致。雖說宋孝宗跟他老爸不一樣,但是他老爸活得久啊!宋孝宗在位27年中,他老爸就活了25年,真的可以說得上老不死了。宋孝宗上要麵對他老爸的壓力,下要麵對主和派的挑唆,如此一來,宋孝宗就是“兩麵受敵”,在這樣的情況下,宋孝宗妥協了,他一妥協,隆興議和就成了定局(公元1164年,南宋與金達成隆興和議)。換句話說,陸遊在朝中幾乎沒有能為他說話的人了。對陸遊而言,可以說真的是沒有希望東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