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愛情的哲學(2 / 3)

夫妻之愛,使人類繁衍。朋友之愛,給人以救助。而那種荒淫縱欲之愛,卻隻會令人墮落毀滅。

論婚姻

◆培根

凡結婚成家者,均可謂向命運之神付出了生命之抵押。蓋家室欣立而事業難免有累,無論其事業何謂。

因之,為公眾奉獻最甚者,當不為家室所贅者。惟有此種人,方能傾其所能於情之所係——公眾。而家室昌盛者,惟願將其所珍所愛,傳留其子嗣。

有一類人,雖結婚生子,卻仍願一如既往,隻身獨處,因其視妻兒為經濟累贅。也有殷實富足者,卻為無後而自豪,溯其緣由,亦恐其後人盡散其產業財物。

亦有一類人,獨身是為維護其自由,以避免受家庭義務與責任羈絆。對他們而言,將腰帶與鞋帶,也視作可惡的束縛。

獨身者或可充任嘉友、善主、良仆,但卻難為順民。蓋其隨時可卷席而遷;細辨所有流竄罪犯,無不視家室若樊籠。

惟獻身宗教的僧侶最應當奉行獨身主義,否則,其慈悲善行必將先施於家人而非盡奉於上帝。法官與律師,是否獨身並無大礙,若其身邊有惡人充做幕僚,其讒言之烈足以抵上五個妻子。從軍之人,有家室為宜,溫馨之情能點燃其沙場搏殺的責任感與豪氣……

對家庭的責任於人類不僅為一種約束,亦為一種訓練。獨身者用錢施物似很慷慨,而實際則為鐵石心腸。因其少有對他人之愛。

良好風俗能教化男子,使其情感堅貞,為人嚴謹,恰若神話中的尤利西斯,他就因之而抵禦了女神的誘惑,維護了對妻子的忠貞。

獨身女人常為嬌橫之人。因其要向社會炫示,她維護貞節乃出於自願。

若女人自豪於其夫的聰明才智,那便是其忠貞不貳的最佳保證。若女人受其夫忌疑目光的盯視,那她定將其視為愚蠢之人。

為人一生,妻子可為青春期的情侶,中年期的良伴,晚年期的看護。生命旅途之中,若逢理想之異性,何時嫁娶,皆有其理。

但亦有一位古時哲人對人在何時結婚有如下論斷:“年少不宜,年老不必。”

美滿婚姻可遇而不可求。美妻伴陋夫現象時有所見,溯其緣由,莫非此種丈夫因其可讚之處寡見反而備受珍視?或許與此種男人朝夕相處,女人可考驗自己的忍耐與堅韌?若此種婚姻乃為其不顧親友之勸而一意孤行之自願,那麼,其果實之滋味惟有待她在漫長的生命中自己品嚐體驗。

愛情的羅曼蒂克

◆羅素

羅曼蒂克是一種感情形式。羅曼蒂克愛情的精髓在於:視被愛對象為寶貴知己而自己又難於占有,因而便采用如詩賦、歌曲、武功或任何可以想象出來的取悅方法,來獲得對方的注目與愛情。

人們之所以認為情人有巨大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難於為自己占有。最初,羅曼蒂克愛情並不施之於那些能與其發生合法或非法性關係的婦女,而是針對那些因無法逾越的道德和傳統習俗障礙而無法與其結合的貴婦。因為這種障礙,愛生出了詩情畫意,柏拉圖式的感情維持了愛情的美感。結果,人們狂熱地表達愛戀,而又抑製了親昵之欲。漸漸地,這種觀念為許多人所接受,他們認為,純潔高尚的歡樂隻可能存在於沒有攙雜任何性因素的、專心致誌的默禱之中。一個男人如果深戀和尊敬某個女子,他將感到無法將她同性活動聯係起來,他的愛情將會采取富有詩意和想像的形式,很自然地充滿了象征主義的色彩。

在文藝複興時期,愛情雖然仍充滿詩情畫意,但通常已不再是柏拉圖式的感情。人們普遍持這種觀點:女人最好是難於接近而又並非不可能或不可以接近。

羅曼蒂克愛情在浪漫主義運動中達到了高峰,優美的詩歌把愛情的熱望與想像表達無遺。愛情之樹之所以會這麼枝繁葉茂,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羅曼蒂克愛情是生命必須奉獻的最為熱烈的歡樂之泉。彼此傾心相愛,充滿想像而又柔情似水的男女關係,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這種價值漠然視之於任何人都是一大不幸。任何社會製度都應當容忍和允許這種歡樂,盡管它隻是生活的內容之一而非生活的主要目的。

羅曼蒂克的愛情應該成為婚姻的動力。但是,使婚姻美滿幸福的,並不是羅曼蒂克的愛情,而是一種比羅曼蒂克更親密、更深情、更現實的愛情。在羅曼蒂克的愛情中,雙方都通過一層絢麗的薄霧觀察對方,因而得出的印象並不完全真實。一個女人要想在婚後仍然保持羅曼蒂克的愛情,就須得避免與丈夫的親密行為,並像斯芬克斯一般,不袒露出內心深處的思想與感情,同時還得保持一定程度的身體隱秘。不過,這些行為無法使婚姻進入到最完美的境地。而欲達到完美,就需要沒有任何假象的情真意切的親密關係。

這就是愛情

◆哈姆生

那麼,什麼是愛情?

是玫瑰園中低吟的微風——不,是血液裏的黃色磷光,是一種就連最衰老最脆弱的心靈也要參與的祭舞。愛情就像延命菊,當夜幕降臨時,舒展開自己的枝葉花瓣;又像銀蓮花,嗬口氣就會閉合,碰一下就會死亡。

這就是愛情。

愛情有時可以斷送一個人,有時又能使他砥礪振奮,成為一個新人。變幻莫測的愛情,忽而寵愛我,忽而寵愛你,忽而又寵愛另一個生人。但愛情又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玉皇,那樣經久不變;像一團熾烈的光焰,燃燒到最後一刻。然而,究竟什麼是愛情的本質呢?

啊!愛情是星垂遙天、大地芬芳的仲夏之夜。是什麼驅使著年輕人在幽靜的林間小路上徜徉,是什麼驅使著翁叟在空寂的房裏踮起腳尖?啊,是愛情把人類的心田變成一座菌園,一座茂盛而不知羞的菌園,那裏長滿了神秘莫測的毒菌。難道愛情沒有弄得僧侶在夜深人靜時爬過院牆,目不轉睛地窺視窗內熟睡的人嗎?難道愛情沒有愚弄過修女、模糊過公主的眼光嗎?愛情使君主躺在路旁,一邊用頭發清掃塵土,一邊嘀咕著下流話,自己又止不住吐出舌頭大聲狂笑。

這就是愛情的本質?

不,不是。在這個世界上,愛情與其他事物截然不同,大相徑庭。在一個春夜,當一位年輕男子看見了一雙秀眼,年輕人凝視著,看到了愛情。他吻著她的唇,愛情仿佛兩道光芒在心間相遇,如同太陽把群星輝映。置身在她的懷抱中,整個世界變得寂靜無聲,無影無蹤。

愛情是上帝的第一信條,是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念頭。它把光明送到哪裏,哪裏就產生愛情。它創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因此,它不希望再毀滅它們。愛情是創造的淵源,是創造的主宰;然而所有的愛情卻伴隨著鮮花和熱血,熱血和鮮花。

愛情是盲目的

◆M.努埃曼

愛情是盲目的。

愛情的眼睛是盲瞽的。

猴子在它母親的眼裏是羚羊。

這些說法是阿拉伯語所熟悉的,不管是阿拉伯正規語,還是土語,自久遠的年代起已經熟悉了。在地球上的其他語言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其趣旨幾乎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說,愛情讓愛者看不到他所愛人身上的任何缺點,甚至讓他把缺點看成優點,把醜陋看成漂亮。

盲目有多種多樣的表現,最突出的有兩種:擋住光明的盲,那是痛苦和災難;擋住黑暗的盲,那是珍貴的贈禮。愛情的盲目屬於遮住缺點的後一類。

在人類心靈因之激蕩的所有感情中,沒有比愛情更高尚、更崇高、更強有力的了。它是產生奇跡的感情。我們即使聚集人類的全部聰明智慧,也不能從猴子創造出羚羊。可是,愛情一旦占據了心房,它的氣息一旦注入胸間,它就能在轉眼工夫攪亂人心,攪亂傳統,攪亂自然及其規律——病人變健康了,醜人變美了,弱者變強了,遠的變近了,粗糙的變細膩了,有限的變無限了。於是永恒變為一瞬,一瞬變為永恒。於是天空帶著它包容的一切,成為一張柔軟而溫暖的床,時間和空間成為服從愛情命令的奴仆和被愛情駕馭的坐騎。

愛情的神奇超過一切神奇。愛情的化學是實驗室裏蒸餾器與瓦斯的化學無法相比。人們難道沒有努力過和繼續努力,試圖將廉價的礦石變成珍貴的金屬嗎?但是他們至今未能成功。可是愛情,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未曾停止過將貧民變為國王,魔鬼變為天使,將卑賤者變為英雄,將亞當、夏娃的後裔變為適於讚頌和崇拜的神祇嗎?除了愛情之外,還有什麼能把人提升到這種高度呢……

隻有愛情——祝福它的化學——才掌握將人變作超越於人之上的人的秘密,隻有愛情——祝福它的神奇——才掌握開啟幸福神殿至聖所大門的鑰匙——所有人都在尋找的那幸福,但隻有在極少的時刻才能一睹其聖容,那難得的瞬間是生命的精華和核心,火和光,剩下的隻是殘渣和皮殼,柴薪和灰燼。

是的,這就是愛情,它清澄了我們的眼睛和目光,於是我們有了一麵可清晰地反映出親愛者的明鏡,因此這親愛者是最具骨骼與血肉的人,是最擅思考、最能表達、最會吃喝的人,他喜歡一些事物,避開一些事物。因此,愛情是嫵媚、是華美、是崇高、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飲食。因此,它是使我們的存在完成的存在,是我們生命中的生命,希望中的希望,信仰中的信仰。靠著它,我們變得完美,變得清純;沒有它,我們依然會停留在不完全的狀態,我們會垮掉。靠著它,我們生存;沒有它,我們死亡。因有它,存在是甜美與舒適;沒有它,世界是荊棘和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