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另外的辦法嘛。用句孫猴子的話:怕龍宮沒寶哩。人類科技這麼發達,肯定有辦法。”
“這五天裏,我們討論了各種辦法,非常異想天開的辦法,非常科幻的辦法,不過最後都行不通——說句題外話,錢伯伯我非常感謝你,不管你的課題能否成功,至少我已經得到了很多絕妙的科幻構思,是七個一流科學家免費為我提供的,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用它們當素材,我一定能寫出一篇驚世之作。”
錢先生笑著說:“那好,如果成功了,你得用稿費和獎金請客,我們八個人都去。”
“不,九個,錢伯母也要去。”
“哈哈,你真是個細心的好姑娘。對,讓你伯母也去。現在不妨說說你們那些‘行不通’的設想,算是為我進行啟蒙教育吧。”
“比如,電腦專家何先生曾設想造一個‘終極計算機’,把有關你的信息數字化,輸入計算機中,然後設計一個非常嚴格的糾錯程序,在信息受到任何微幹擾時及時校正。這正是數字化信息最根本的優點,從理論上說可以保證信息在150億年時間裏精確傳遞。可惜,這種糾錯程序,從本質上說,是以外來能量流來維持一個小係統的有序狀態,它離不了外來能量流。但150億年後,在宇宙陷入混沌狀態時,誰敢保證一定有外來能量流?再說,計算機硬件本身也同樣受到原子蠕變和質子湮滅的威脅。”
“我也覺得這個方法過於複雜,肯定不可行。另外的設想呢?”
“有很多很多。比如在光子的亞結構中嵌入特定信息,對於以光速運動的光子來說,其固有時間是停滯的,信息不會隨時間漂移。但這種方法又受到量子不確定性的限製,還是行不通。”
“嗯,還有呢?”
“徐鋼設想建一個近光速飛船,當飛船速度非常接近光速時,船上的固有時間也就非常接近停滯,可以保證飛船中的金屬雕像不會發生蠕變。當然,此時飛船質量接近無限大,對其加速所需能量也接近無限大。但如果飛船能隨時從太空中捕捉氫原子,以核聚變的方式提供能量,對飛船永久性持續加速,還是能夠接近光速的。”
“這辦法似乎可行。為什麼行不通?”
“因為我們又想到,對於近光速飛船來說,靜止的太空粒子具有同值的反向速度,它所具有的阻礙運動的動能,遠大於它在核聚變中放出的能量!”
“且慢——能不能想辦法利用這種反向動能?我不懂牛頓力學和相對論,但據我所知,帆船就能利用逆風行駛,隻需走‘之’字形路線就行。”
“錢伯伯,這兒可是質量接近無限大的近光速飛船!要想讓它走‘之’字形路線,也就是產生橫向加速度,所耗用的動力也是接近無限大的。”我加了一句,“這還牽涉到另一項無法克服的困難——近光速飛船在150億年的飛行中總會與什麼天體相撞吧,但它根本無法轉向規避,因為飛船的固有時間為零。”
錢先生搖搖頭:“繞來繞去,仍是行不通,好像有一個無處不在的毒咒在罩著咱們。”
我迅速看大夥一眼:“錢伯伯你說得對,你太厲害了,一句話就戳到要害之處。這正是我們在五天深入討論之後的強烈感受。宇宙中確實有這麼一個無處不在的毒咒——熵增定律。它魔力無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讓任何信息在時間長河中都歸於無序,再巧妙的辦法也繞不開它。其實剛才我們說的還隻涉及‘宇宙之內’,沒有涉及‘宇宙之後’。科學家相信,150億年之後,也許已經是另一個宇宙了。但什麼是不同宇宙的分界?最本質的定義就是信息的隔絕。新宇宙誕生時會抹平一切。所有母宇宙的信息,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石頭像和名字,都甭想傳遞到另一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