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
我國大學生除了有法定的節假日外,教育部門還為大學生提供了許多社會實踐和自我學習時間。大學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旅遊,並且在旅遊時間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4.大學生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
由於家庭的經濟支持增加、參加勤工儉學、各種獎學金支持等原因,大學生經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大學生已經初具出遊的經濟條件。
◆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特征
1.講究經濟,相對更加重視旅遊經曆
大學生目前大多仍為消費者,可用於個人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屬於非強勢消費群體,因而對價格較為敏感,在旅遊過程中對物質要求不高,講究經濟實惠,特別是吃、住方麵隻要得到基本滿足即可,他們更加重視旅遊過程中的經曆和感受。
2.旅遊目的以觀光和休閑度假為主
《中國旅遊報》對北京高校的專項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出遊天數多以2~4天為主,比例總和占74.7%。因大學生生活經曆少,對學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們旅遊時多選擇與日常生活反差較大的自然風景類的旅遊目的地。
3.出遊方式多以自組群體為主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較強,外出旅遊多不願受限於現行的旅行社線路和組團安排。因而一到假期,高校就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尋“伴”旅遊啟事。有關調查也證實,大學生出行外地喜歡結伴而行,在人數組合上以2~7人居多,達到74%,其性別構成上是兩性搭配占絕大多數。
4.大學生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迅速
大學生作為一個集中的旅遊群體,旅遊決策易受同學或朋友等相關群體的影響。再加上旅遊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大學生旅遊常常沒有充分的前期準備,情緒易波動,從眾心理顯著;同時,由於市場集中,群體間聯係廣泛,旅遊信息傳遞迅速。
5.大學生容易接受新產品、新消費和新的生活方式
他們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尚不穩定,消費需求具有較大彈性和可誘導性;他們感性消費、個性消費、群體消費、社交娛樂傾向明顯。
問題分析:
1.結合案例,分析大學生旅遊市場需求的特點。
2.影響大學生出遊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