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伏魔殿裏的那口鎮妖井,原是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裏的一處存在,而現實中的的確確有這樣一個伏魔殿,這樣一個鎮妖井。
龍虎山上的遊客絡繹不絕,但凡到了龍虎山的誰又能錯過一睹鎮妖井的機會呢?按照《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中說,水滸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原是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下凡轉世的,這一百單八個魔君本來被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鎮在伏魔殿裏,並下旨子子孫孫不得妄開。
不過洪太尉卻因為一時好奇而開了封印,這才導致宋朝民不聊生,各地盜事猖獗。其文中更是將伏魔殿描述成了一個陰森之地。不過遊客到了龍虎山一觀伏魔殿卻是根本看不出什麼來。
因為龍虎山上共有兩處伏魔殿,兩口鎮妖井。一處是給遊客遊覽用的,而另一處才是貨真價實的鎮妖井!
而鎮妖井自從被張天師封印之後,到現在再也沒有被打開過。這也是龍虎山正一派世代在此的原因。這樣一個教派所擔負起的是世人所不知道的重擔。默默地承擔著守護鎮妖井,保護天下百姓的職責。
****的天象到來時,邱道人為了確保鎮妖井裏的妖怪不會跑出來,這才犧牲了自己,將自己化成了力量,然後鎮壓住了鎮妖井。
邱道人的魂魄在那一天裏直接脫殼,然後以個濃鬱的白色魂體和鎮妖井上的封條合而為一了,那封條上的金色銘文,都燁燁生輝,就是憑借著這樣的力量鎮妖井才沒有爆發出來。
天象雖然過去了,但是龍虎山上卻沉浸在了一片陰霾之中。邱道人形神俱滅,想要轉世都沒有可能了,不得不說,這種犧牲,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去佩服。
可惜好景不長,邱道人的葬禮還沒有來得及辦呢,厄運又接踵而來了。當然還是和這鎮妖井有關。
魔羅成功的吸收了天象中的力量,又配合十三團黑氣,將魔功修煉到了巔峰,這個時候已經隱隱和當初自己身為六欲天主時的力量所差無幾了。
但是魔羅這個時候卻並不能暴露出自己的力量來,強取天象之力,如果擅加使用必遭天譴,那樣就得不償失了。魔羅一身黑氣,在地下的宮殿裏默默運氣。
一陣耀眼的黑氣,直接從他的天靈蓋處竄了出去,這股黑氣升騰而起直躥雲霄。這股黑氣所飄向的不是別的地方,正是龍虎山,目標正是鎮妖井!
龍虎山上在這一瞬間氣溫都低了好幾度,這股黑氣從天而降直撲鎮妖井。伏魔殿裏的鎮妖井上有一塊約高五六尺的石碑,下麵石龜蚨坐,石碑未經打磨,表麵顯得粗糙,正麵是天書符籙。而這下麵就是鎮妖井了。
天象到時,鎮妖井裏的妖魔力量大盛,這石龜早底座就裂開了一條口子。井口也裸露了出來,這會雖然堵上了,但是卻並不結實。
這團黑氣,圍著石龜轉了幾圈,然後這石龜山上立刻爬滿了一條條黑色的線路,如同筋脈裸露了出來一樣。很快在一條條黑色的作用下,石龜轟然粉碎。
底座的鎮妖井終於在一千年後完完全全的重見了天日。鎮妖井的井口和正常的水井井口並不相同,尺寸更加狹小。但是這口井卻極深,因為這口井直通地底。鎮妖井共分九層,每一層都鎮壓了無數的妖魔,越深,則越少,也越強。
雖然裏麵鎮壓的都是妖魔死後的魂魄和怨氣,但是一旦離開鎮妖井進入人世,那就意味著天下將會妖魔橫行。
按照龍虎山的口傳,這第七層下麵還有一層,這一層裏隻關押了一個妖魔,那是一條上古時的龍,應龍,極度凶殘!
此時鎮妖井上的封條燁燁生輝,上麵附著了邱道人的魂魄,而井內的妖魔也在不斷的和他鬥著嘴皮子。
“老東西!你快把我們放了吧!”井內最外層的妖魔罵道。
邱道人隻當沒有聽到,全不在意。因為一旦分神,恐成大錯。邱道人自己也知道這一切不過剛剛開始,他要在這裏一直守護到天荒地老,但是他也心甘情願!
憑空而降的黑氣,讓邱道人有了察覺,但是一切都晚了。這股黑氣不斷侵擾鎮妖井,讓這封條漸漸失去原來色彩。
龍虎山上楊阿鬆此時非常難過,但是也隻能強打起精神來,因為他知道,自己現在的重擔是整個龍虎山。忽然間書桌上的一塊羅盤有了異動,裏麵的指針飛快旋轉。顯然出了大問題。
終於他意識到了是哪裏出了問題,但是當他帶著所有人趕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眼前看到的是一地的碎石,和一團濃鬱的黑氣充斥著伏魔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