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線索中斷(中)(3 / 3)

對我既然不熟悉,卻又一定要把這本子給我,哪怕花一百萬的代價?

我的手指在電腦台上有節奏地"得""得"敲擊著,那關鍵的一點,是什麼?

是內容!

不與我接觸,可能有其自己的苦衷,而花一百分,則說明要傳達的訊息是多麼重要和緊迫,至於用我的名字來命名標題、命名主角、並且署名,隻有一個目的--讓我重視這個《那多手記之失落的一夜》,不要把它當成一般的科幻故事!

這樣分析下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這篇手記的內容。

如果這不是科幻故事,那麼這是什麼,是真的嗎?

我的大腦飛快地順著這條思路運轉,如果說是真的,這篇手記裏的主要內容,在我收到手記的那一天,卻還沒有發生,那麼說,這就是預言。這篇手記要告訴我的,就是鎏金塔的秘密,還有,就是馮立德,不……徐先。

突破口,應該就在徐先身上。

索性,直接問徐先,大不了被當成一個八卦記者,反正現在這樣子的同行多的是。

主意打定,我就開始翻厚厚的名片盒。當然不是找徐先的名片,我沒和他打過交道,我找的是新聞晨報考古條線的記者徐海濱,和徐先同姓,跑考古跑了七、八年,大概算是現在上海媒體圈裏最老資格的考古記者之一,他應該有徐先的聯係方式。要知道我們《晨星報》的曆史可比徐海濱的考古記者曆史短得多,而且我們的考古記者隻管上海市內考古,全國範圍的考古我們報紙基本上不太關心,要不就是轉載,碰上特別重大的事件,還得我這樣的機動記者出馬。

打通徐海濱手機的時候,我想,要是他也沒有徐先的電話,就隻好打電話到北京考協,一級一級問出來,再麻煩也得把徐先找到。

"那多啊,什麼事?"

"有點小事要你幫忙。"

"自己兄弟,什麼幫不幫忙的,說。"徐海濱這些年全國各地上山下鄉跑得多了,說話也像個江湖人,讓人聽得很爽氣。

"徐先的電話你有嗎?"

出乎意料,徐海濱的口氣居然微有些遲疑:"徐先……你也找他采訪嗎?"

"采訪?"我不太明白。

"咦,你不是為了徐先宣布退出考古界要采訪他嗎?昨天他的信寄到了考協,同時他在網上也進行了發布。我也正在找他,可是他人已經不在中國,信是從美國寄來的,中國的電話手機已經沒用了。"

"啊……"

掛了電話,我依然驚疑不定,上了"千古之門"網站,果然在首頁上看到徐先的一則簡短申明,表示自己身體狀況不佳,想徹底休息一下,所以決定退出考古界,不在主持及參與任何考古及其相關項目。

徐先的線索就這樣斷了,連徐海濱都找不到,我還能有什麼辦法?網上給徐先留言的熱心網友很多,卻沒有一個得到回應。

那篇那多手記以這種方式得到應證,讓我渾身掠過一陣涼意。

我狠狠地揉著自己的太陽穴,鎏金塔,那個那多手記裏剩下的最後指引!

上網,搜!

半小時後,我確定這座鎏金塔現在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展出。當即我就通過攜程網訂了明天飛北京的機票。明天是周六,我上午去晚上回,不用和單位打招呼請假。隻要沒緊急采訪任務,不會出什麼亂子。

第二天,我在故宮博物院裏呆呆站了一整個下午,身邊人來人往,許多遊客向我投來略帶驚訝的目光,畢竟那麼大個故宮,可看性比這個鎏金塔強的國寶多的是,而我卻在鎏金塔前五個多小時沒挪過窩。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