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給自己的心理做個保健——心情舒爽每一天(4)(3 / 3)

真實的都是樸素的。假冒偽劣產品人人喊打,人人厭惡。現實生活中的名與利也是如此,帶有很多的虛假成分。既然是虛假的不真實的有水分的,幹嗎還要苦苦追求呢?追求到了又有什麼意義、什麼快樂可言呢?不管是苦還是累,不管是鬱悶還是煩惱都是自己造成的。其實最快樂的還是返璞歸真,所以陷入名利中的您,還是回到現實中來吧,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在現實生活中等著您呢。

抓住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和生命的質量。追求名利必然會給自己的身心帶來不利影響,這樣為了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把人生最有價值的部分作為代價,這是不是最愚蠢的人才會辦的事呢?聰明的老人應該是淡泊名利的,是會抓住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的,那就是健康、快樂與長壽。

心理專家溫馨提示:

追求名利,不但不會使你快樂還會偷走你的健康使你跌入痛苦的深淵粉身碎骨。名利乃是過眼雲煙,隻有淡泊名利才是通往幸福的快車,老年朋友們,趕快準備吧,不再為名利拖累,趕快搭上幸福的快車吧!

(第十一節)草木皆有情

趙老師和田老師同時退休了,可是幾個月後,兩個人的身心狀態卻出現了極大的反差,很是令原來的老同事們大吃一驚。趙老師精神矍鑠,麵色紅潤,聲如洪鍾,身強體健,幾乎沒有生過病。而田老師則是另一番“景象”,精神萎靡,麵色暗淡,步履蹣跚,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光去醫院檢查看病就花了幾千塊錢。為什麼兩個人會有如此不同的狀況呢?通過調查發現,主要是和兩個人退休後的生活方式和心態有關。趙老師每天都要到郊外散步,喜歡動物、花草蟲魚,每天與鳥兒同歌,欣賞花的豔麗,感受草的溫柔和魚的自由自在,所以他能吃得香,睡得好,身體和精神也就很好。而田老師則不同,他有潔癖,討厭貓狗,覺得蟲魚都不幹淨,花草也可以傳染病毒,每天活得謹小慎微,而且從來不願意走出家門,所以身體日益衰弱。

在我們所調查的長壽老人的長壽經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善待萬物生靈。萬物皆有靈性,您愛它,它就會對你湧泉相報,給您無盡的快樂。

善待萬物要用心。老年人應該放下內心的浮躁,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太看重自己的麵子,要把自己融入萬物之中。因為,人不是孤立的,人與萬物有著密切的聯係。人要與萬物和諧相處,就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用心去關愛,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萬物,千萬不要孤芳自賞,自己孤立自己。

善待萬物要用手。萬物皆有靈性不可隨意摧殘。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與自然界的萬物融為一體,是那麼的和諧。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規律,你隨意破壞和違背它的規律,最終害的是自己。一棵小樹被風吹歪了,走過去把它正,給他澆澆水;一隻小動物受傷了,幫它包紮傷口,並等他痊愈了再讓它回歸大自然……

善待萬物要用眼。生活不是缺少快樂,而是缺少一雙發現快樂的眼睛。在現實生活中,隻要你留心觀察萬物,你就會發現很多的驚喜,花草的季節輪回,動物的季節行為規律,日月星辰的奇特變化,農作物的生長周期,種子的發芽與生長,等等,隻要你熱愛生活,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奇特和快樂。萬物皆有靈性,你用心與他溝通你就會得到快樂和幸福。

心理專家溫馨提示:要善待萬物

善待萬物者,天地之心,日月可照,自然無華;善待萬物者,心胸開闊,無怨無私,樂天,樂地,樂自然。

(第十二節)童心常在養天年

鄧大媽今年66歲,當了一輩子的中學教師,可以說是為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得到學生、學生家長、領導、同事們的好評和尊重。鄧大媽最招人喜歡的就是她開朗的性格和散發出來的青春活力。退休後這種性格依舊沒有改變,每天他穿著新潮時尚的服裝,與以前的學生、鄰居、家長交談、聊天,還義務當上了“月老”給年輕人牽紅線;開心了就唱一曲,高興了就跳支舞。她吃得好睡得香,身體硬朗,思維敏捷,很多人都覺得她不像60多歲的人。很多的老同事都羨慕她充滿活力的身段和純潔的童心。

老年人要時時保持一顆童心,“常留童心,常存童趣”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重要精神因素。何為“童心”?《辭海》解釋:“兒童的心情,孩子氣”,引申為真心,真情實感。童心是天性,是真心實意,是人們真實情感的流露。保持童心,就是要人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而不要矯揉造作,虛情假意。人性中最善良、最誠實、最純潔的是童心。童心是剛剛出土的春草,給生命留下嫩綠和清新;童心是陽光下閃爍的露珠,給人生留下晶瑩和純淨;童心是生命中最可愛的花朵,給歲月留下香甜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