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背景
懷化市鶴城區芷江路社區2007年成立之初,既無辦公場地,又無經費來源,其他基礎設施更無從談起,黨的組織渙散、黨員管理無序、轄區髒亂差現象極為嚴重,矛盾糾紛等不穩定因素屢見不鮮。近年來,社區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要求,把便民服務作為第一目標,把促進和諧作為第一責任,使社區麵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芷江路社區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等稱號。
基本做法
(一)舞活龍頭,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要求。社區始終按照“以黨建鋪路,靠服務升華、促居民自治”的工作要求,注重抓好社區黨建。建立了“社區黨總支、片區黨支部、居民黨小組”的三級基層黨組織網絡,使社區黨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社區積極探索黨員分類管理方式,對社區78名直屬黨員實行“直管”,對53名流動(流入、流出)黨員實行“協管”,對駐社區單位400多名在職黨員實行“8小時外管理”,從而強化了黨的組織,優化了黨員形象,形成了強大合力;建立了社區黨建聯席會製度,整個社區呈現出了“黨建聯抓、經濟聯幫、治安聯防、衛生聯管”的喜人景象。
(二)凝聚人心,把便民服務作為第一目標。社區在積極爭取駐社區單位的大力支持的基礎上,建有民政低保、勞動就業、計生、文化、綜治等9個服務窗口的高標準“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社區為空巢老人、貧困戶、殘疾人、“三無”人員等特殊群體家庭建立了台賬,定期發動社區黨員幹部捐款捐物,並設立社區民生服務“110”,派出專人24小時熱線值守。2009年以來,針對社區部分居民下崗失業、家庭生活困難等問題,先後對280名失業人員免費培訓,其中253人成功實現了再就業。
(三)平安共建,把促進和諧作為第一責任。充分發揮社區各單位和社區居民的聯動作用,組織社區單位和居民開展創建“平安和諧社區”活動。加強社區普法、社區調解和法律援助活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建好了社區治安“110”,處理治安突發事件,社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針對以往社區內髒亂差和亂搭亂建的現象,積極與轄區單位簽訂門前“三包”責任狀,發動轄區單位共同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社區。
創新亮點
(一)探索社區發展規律。芷江路社區辦公場地、設施從一無所有,到如今擁有600多平方米的全區麵積最大、設施最齊全、功能最完善的社區服務中心。他們充分發揮了社區自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以多功能服務推動轄區經濟發展,以共建方式謀求自身功能的完善和轄區環境的改變,以年輕化、知識化充實基層隊伍,以誌願者隊伍協助發展,從而強化了社區的自我發展能力,並取得顯著成效。
(二)扶持轄區企業發展。對轄區各類企業從政策上扶持、管理上建議、輿論上宣傳,為他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發展。
實踐感悟
芷江路社區以短短兩年的實踐,用“三個第一”來推進平安和諧的社區建設,積極探索社區發展規律,大力扶持轄區企業發展,一舉成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成績來之不易。歸根到底,是他們立足於實際,把社區服務發展、服務生活的服務功能做到了位,用服務贏得了民心,用服務推動了社區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