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這寶貴的土地!不事稼穡的剝削階級隻知道想方設法的掠奪它,把它作為榨取勞動者血汗的工具,親自在上麵播種五穀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具有強烈的感情,把它當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親。談到這裏,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動感情波瀾的事情。幾個世紀以來,那些當年被迫得走投無路的破產的中國農民,飄流到海外去謀生的當兒,身上就常常懷著一撮家鄉的泥土。那時,閩粵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頭,頭部兩旁畫上兩個魚眼睛似的小圈的紅頭船,乘著信風,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農民送到海外各地。當時離鄉別井的人們,都習慣在遠行之前,從井裏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邊。他們把這撮泥土叫做“鄉井土”。直到現在,海外華僑的床頭箱裏,還有人藏著這樣的鄉井土!試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裏,寄托了人們多少豐富深厚的感情!
過去,多少勞動者為了土地而進行了連綿不斷的悲壯鬥爭!當外國侵略者犯境的時候,又有多少英雄義士為保衛它而英勇地獻出了生命!在我國福建沿海地方,曆史上就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保衛土地的抗敵愛國故事。在明末禦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裏曾經進行過保衛每一寸土地的激烈鬥爭。有的地方,婦女的發髻上流行著插上三支短劍似的裝飾品,那是明代婦女準備星夜和突然來襲的倭寇搏鬥的裝束的遺跡。有的地方,從前曾經流行過成人死後入殮時在麵部蓋上白布的風俗,那是明朝遺民羞見先人於地下、一種激勵後代的葬儀。這些風俗,多麼沉痛,多麼壯烈!在我國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橋梁被命名為“寸金橋”,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這是用來紀念當年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英雄們的。土地的長度和麵積計算單位可以用丈,用公裏,用畝,用公頃,然而在含有國土的意義的時候,它的計算單位應該用一寸、一撮來衡量。因為它代表一個國家的主權,一寸土都決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寶。這裏,我想到了我們中國的整個版圖,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裏,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無缺。台、澎等地還被一小撮反動派所盤踞,我們必須把它解放。從福建前線,我們聽到了多少動人的故事嗬!不僅我們英勇而強大的海軍和空軍,給予美蔣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就是民兵隊伍,也巧妙地打擊了敵人。就是好些少年兒童,在大炮轟擊中也自動奔跑接通電線,傳信送物。他們體現了全體中國人民保衛每一寸國土的堅強意誌。
今天,在世界範圍內,許許多多被殖民者奴役著的地方,也正在進行著驅逐侵略者、保衛國土的鬥爭。在英雄的古巴,戴著寬邊草帽的蒸農們不是正高舉著“土地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標語碑在示威嗎?哈瓦那的商名用紙包了一撮撮的泥,隨著貨物一同遞給古巴的顧客,紙包上麵語重心長,激勵人心地寫著:“這是古巴的起一些土地,大家來保衛它!”
嗬!一寸土,一撮土,在這種場合意義是多麼神聖!
提到了一寸土這幾個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島嶼上的人民戰士。登上那些島嶼,你會更深地認識到“一寸土”的嚴肅意義。我到過一個小島,那島嶼很小。然而,島上的生活卻是多麼沸騰嗬!這裏的海灘、天空、海麵,決不容許任何侵略者窺探和侵入一步,人民的子弟兵日夜守著大炮陣地,從望遠鏡裏、從炮鏡裏觀測著海洋上的任何動靜。這些島嶼像是大陸的眼睛,這些戰士又像是島嶼的眼睛。不論是在月白風清還是九級風浪的夜裏,他們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寬闊的海域,不僅這樣,他們還把小島建成花園一樣美麗。本來是蛇蟲蜿蜒、野生植物遍地都是的荒涼小島,經過他們付出的艱苦勞動,在上麵建起了堅固的營房,辟出了林蔭大道,又從祖國各地要來了花種,廣植著笑臉迎人的各種花卉和鮮嫩的蔬菜;還建起畜牧欄,豎起鴿棚;又從海裏摸出了石花,堆成小島的美術圖案。看到這些,令人不禁想到,我們所有的土地,一個個的島嶼,一寸寸的土壤,都在英雄們的守衛和汗水灌溉之下,迅速地在改變麵貌了。
在我們看來很平凡的一塊塊的田野,實際上都有過極不平凡的經曆。在幾十萬年之間,人類在這上麵追逐著野獸,放牧著牛羊,撿拾著野果,播種著五穀,那時候人們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風雨雷霆,電光野火,都曾經使他們畏懼顫栗。幾十萬年過去了,人類進入了階級社會,一片片的土地像被帶上了鐐銬似的,多少世代的農民,在大地上流盡了血汗,卻掙不上溫飽,有多少人在這一片片土地上麵仰天歎息,椎心痛恨!又有多少人揭竿起義,畫著眉毛,紮著頭巾參加戰鬥,把壓迫他們的貴族豪強殺死在這些土地上麵。到了近代,又有多少人民的軍隊為了從封建地主階級手裏,把土地奪回來,和帝國主義的軍隊、剝削者的軍隊在這上麵鏖戰過。二十年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革命鬥爭,打垮了反動統治者,推翻了剝削製度,進行了土地改革,土地的鐐銬才被徹底打碎,勞動人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我們熱愛土地,我們正在豪邁地改造著土地,使它變成一片錦繡。當你這麼思索的時候,大地上的紅土黑土,黃土白土,仿佛都變成感情豐富的東西了,它們仿佛就像古代神話中的“息壤”似的,正在不斷變化,不斷成長,就像是具有生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