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見了金衣童,微微一愣,然後便是大喜,也不理觀音菩薩、孫悟空,快步上前來到金衣童身邊,問道:“金衣,你怎麼來了?”說罷,滿臉笑容的看著金衣童。
金衣童也是笑著看向女娃,說道:“老師有令,讓你速速回玉山去。”
女娃聽了,微微有些詫異,疑惑的問道:“祖師不是命我阻攔佛教傳法嗎?怎會突然讓我回去?”
金衣童搖了搖頭,說道:“老師心思,我卻是不知,你還是快回去吧。”說罷,又轉向牛魔王一家,說道:“老師還讓牛師叔一家也去玉山。”
牛魔王聽此,愣了一下,然後問道:“金靈師姐可是有事吩咐我等?”
金衣童搖頭道:“這我便不知了,老師隻是讓你們回去。”
女娃見牛魔王等人也要回去,頓時有些不悅,問道:“我等若是走了,那誰來看守唐三藏等人?”
金衣童說道:“老師命你將唐三藏等人放出,不要在與其為難了。”
女娃聽此,心一陣不願,不過也不敢違背金靈聖母之令,隻得不情不願的說道:“知道了。”說罷,狠狠的看了一眼一旁的觀音菩薩、孫悟空,然後又命人將唐三藏等人放出。
做完這些,女娃心很不高興,小嘴嘟的老高。
金衣童對此早已是見怪不怪了,也不去理她,轉身對一旁的觀音菩薩道:“此事已了,我等便回玉山向老師述職去了。”
觀音菩薩點頭道:“此番卻是勞煩仙童了。”
金衣童點了點頭,然後便與女娃、牛魔王一家一同駕雲升空,朝東方飛去。
下麵的孫悟空見牛魔王離開,心很不是滋味,眼神一直盯著牛魔王等人背影,直到他們消失在天際。
而此時,唐三藏剛剛脫難,見得觀音菩薩,心大喜,以為是觀音菩薩救了自己等人,於是趕忙上前,恭敬的說道:“弟唐三藏見過菩薩,多謝菩薩相救之恩。”
觀音菩薩聽此,便知唐三藏誤會了,不過她也沒有解釋,隻是說道:“不必客氣,此番貧僧未曾出力多少,皆是悟空之功。”說著,看向一旁的孫悟空。隻見孫悟空此時還是一副愣愣的表情,看著遠處的天空。
觀音菩薩見孫悟空如此,心歎息一聲,想道:“唉悟空這種性格也不知是好是壞。”想罷,觀音菩薩便對唐三藏說道:“貧僧也要回南海去了,爾等也快些上路取經去吧。”說罷,也不待唐三藏等人回話,直接駕雲向南海飛去。
唐三藏見觀音菩薩離開,趕忙跪地相送。
待觀音菩薩走後,薩真人、王靈官師徒二人也拜辭而去,自回天庭去了。而唐三藏師徒四人送走他們之後,又稍稍收拾了一番,然後便再次啟程西行。
不過,此番之事佛教麵卻是丟大了,要知道女娃可以說是截教第四代弟,可佛教竟然拿其沒辦法,最後還不得不去求金靈聖母才將其退去,實在是丟臉至極。雖然很多人也知女娃身份特殊,佛教不敢對其出手,可還是有眾多仙人對佛教鄙視不已。而佛教也知此事,不過他們也是無可奈何,默默承受這一切。
時光飛逝,然間一年時光已過。在這三年之,卻也未曾發生什麼大事,眾多大神通者皆在閉關修煉,為不久之後天道增長的盛事做準備,無暇顧及其他事物。隻有佛教眾人一直在為西遊之事出力,未曾閉關苦修。
而此時,唐三藏師徒在一眾佛教之人的謀算下,已是經曆了三十一難,而他們也終於來到了獅駝嶺地界。不過,唐三藏師徒恐怕怎麼額想不到,在獅駝嶺之上,他們即將迎來取經路上最大的一場劫難。
獅駝嶺一處洞穴之,耳、靈牙仙、虯首仙、金光仙四人正在把酒言歡。這四人可以說是截教最閑的人,截教之,五位親傳弟自然不必多說,截教一應事物皆由他們幾人處理,自然不會閑下。而記名弟之,碧霄、瓊霄二人有雲霄約束,蝸居三仙島修煉,也不能算作無事可做。而趙公明、羅宣則是在天庭任職,甚至比龜靈聖母等人還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