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幽冥血海!(1 / 2)

常言道:有九野,地有九州,地之下謂之幽,數九。故而,又有九幽之。也有,地與相對,故而,地亦有九重!

九重也可喚之重九,謂之陰山後有雙九一十八層地獄之意。

陰山又被喚做‘背陰山’、‘虛危穴’‘虛危山’,此山形多凸凹,勢更崎嶇。

峻如蜀嶺,高似廬岩。

非陽世之名山,實陰司之險地!

曾有詩曰:荊棘叢叢藏鬼怪,石崖磷磷隱邪魔。耳畔不聞獸鳥噪,眼前惟見鬼妖行。

此地陰風颯颯,黑霧漫漫。

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內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

一望高低無景色,相看左右盡猖亡。那裏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隻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

岸前皆魍魎,嶺下盡神魔。洞中收野鬼,澗底隱邪魂。

山巔往上,有九萬裏高的虛空,空中無雲、無月、無日、無星。無風雪雨景,無鵬鳥飛禽,有的隻是一片陰氣聚而彙之的黑霧。

黑霧之上便是三十四裏的土壤,而在這三十四裏的土壤上,便是冥海!

陰山前方則是陰司冥府,又喚做‘幽都’,掌管幽都的神邸便是土伯,又曰‘後土’。陰山後方便是一十八層地獄,掌管地獄的便是地藏王菩薩。

隻是地藏王常年不在此處,而在地獄下方。

地獄之下喚之幽冥,為幽都至深。

此地少有鬼神,有的隻是一片方圓九萬裏的血海!

昔日混沌初開,生靈萬物俱無,地連成一片,隻在其間孕育著一株混沌青蓮,那青蓮有葉五片,開花二十四瓣,結成一顆蓮子。待得億萬會元期滿,蓮子既裂開,盤古手執開斧出世,因不滿混沌中那無窮無盡的壓抑,遂用那開斧將地劈開。

在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時,驚動三千神魔。

他們恐盤古開辟地證道成功後,會滅殺他們,便不約而同的群起攻擊。

盤古斬殺兩千九百九十七位先神魔後,力竭而亡!

其身化為邈邈洪荒:左眼為日,右眼為月,頭發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裏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脊梁成為了地間的支點不周山脈,而肚濟卻化成了一片血海。

血海方圓九萬裏,血浪滾滾,魚蝦不興、鳥蟲不至,地戾氣全都聚在了此處,又因此處乃是地之幽冥,便又喚之幽冥血海!

血海的最中心處便是陰山山腳,故而,陰山又是幽都地府的第一高山!

陰山在距離血海很近的地方,有一處懸崖。

此刻,地藏王菩薩便端坐此地,身旁匍匐著一頭諦聽。

不管血海之中的阿修羅一族如何吵鬧,地藏王菩薩都仿若不聞,瞑目念著經文。

被地藏王菩薩常常笑罵‘毫無佛心’的諦聽,此刻已經聽著佛經睡熟,口水順著嘴角流淌在漆黑的崖石上,彙成一條河,流在下方血海之內。

“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嗡,琴西惹紮轟,嗡,啪拉瑪尼,達紮,吽啪梭哈......”

“那摩,啊利冶,克施地,嘎訶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