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初將蟹處理幹淨,就借了旅館的烤箱,將螃蟹烤熟。烤熟了的蟹殼是金黃酥脆的,那橘黃色的蟹油還在“茲茲”聲地往外冒著。
藍天很有紳士風度地幫夢初掰開蟹殼,露出裏頭潔白飽滿、細嫩肥美的肉和潔白如玉的膏脂來。
他又掰開另外那個,看到紅亮的蟹黃,笑著說:“這個是雄的,剛才這個是雌的。太好了,我最喜歡吃蟹黃了。”
他笑說:“沒想到你的廚藝這麼好。”
夢初的滿臉笑容的臉色卻一黯,說:“是我的師傅教得好。”這是HUGO教她的。
她有將采來的菱角蒸熟,熱氣騰騰的新鮮菱角一出鍋,他們把旅館的老板娘和服務員都叫來,眾人也顧不得燙,你一個我一個地笑著搶著吃了。藍天隻推說自己的腸胃不好,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
夢初好久都沒這麼開心了。
晚上,他們一起去蘇州某大戲園子看曼晴的舞劇的首演。
這個戲園子原本是專門作昆劇表演的,想必曼晴的團隊也費了不少唇舌,才說服了戲園子的負責人,讓他們的舞團在此演出。
自從蘇州有了電影院、舞廳等舶來品,來聽昆曲的觀眾少了。可是,仍然有很多蘇州人,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喜歡欣賞這蘇州本地的音樂瑰寶。夢初本人因為跟母親一樣,喜歡看《紅樓夢》,《紅樓夢》書中就有提及《牡丹亭》、《西廂記》等昆區,因此夢初對昆曲也多少有點了解。
按照慣例,舞團的開場節目總是跟水有關的。這次的節目叫做《水與冰》。一身白衣的舞者們演繹的是冬天來了,水怎樣凝固成冰,春天來了,冰又怎樣融化成水的過程。他們用肢體語言生動詮釋了水的靈動,冰的聖潔,兩者之間的轉化。
這還僅僅是熱身。接下來表演的就是《牡丹亭靈魂之舞》,是選取了昆劇《牡丹亭》的《遊園》和《驚夢》兩折,結合古典舞,進行藝術再創造的嚐試。
隨著鑼鼓聲,一身正旦行頭的“杜麗娘”帶著“春香”驚豔亮相。“她”翹著優美的蘭花指,開腔唱出《遊園》中著名的唱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她”扮相極佳,身段柔美,行動如回風擺柳,臨花照水,秋水流波,一顰一笑,舉手投足,美不勝收。嗓音甜美圓潤,勝過出穀黃鶯,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盤。她的唱腔婉轉嫵媚,又別具清香雅麗、情意蘊蓄之風韻。
這“杜麗娘”是曼晴所扮,聲音卻不是她的,而是出自幕後的一位著名昆劇男旦玉樹之口。說起來,這位叫做玉樹的男子跟夢初也有些淵源,他也是八大神族的後人,是夢初還沒有見過麵的三師兄。
“杜麗娘”唱了幾句後,就與“春香”雙雙起舞。
曼晴的柔韌性和節奏感極好,有好幾個動作都是高難度的。她體態輕盈,動作流暢飄逸,宛如飛絮遊絲飄無定,彷如斜飛燕子掠過青波上,又似蜻蜓點水嫋荷角,彩蝶蹁躚戲人間。
雙人舞之後,扮演“春香”的舞蹈演員神態俏皮,地左顧右盼,發出幾聲清脆的百靈鳥的叫聲,像是在尋找什麼。接著,她像發現了什麼似的,歡呼雀躍,向左邊招招手,又向右邊招招手。
歡快的古箏曲響起,六、七個扮演鮮花的女孩子從台上放的幾把油紙傘後鑽出腦袋來。
接下來,“杜麗娘”、“春香”與“花朵們”一同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