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文謙腦海中迅速將這些事情整合思索,想來薛國觀此計議崇禎十分欣賞吧。隻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現今可以將天下百姓歸為兩類,一類就是普通百姓,第二類便是皇親國戚等人上之人。拿第一類人開刀過後,再拿第二類人開刀,若是國家富強時刻,這不失為一條妙計,但是現今國家動蕩,皇帝威嚴大損,皇親國戚們所做多是努力維持之的利益,像是一個個葛朗台一般,別人生死概不關心,隻是關心自己的財產是否減少。拿他們開刀,必然導致這些人心懷怨恨,偏偏這些人手中有一定實力,報複起來,便是皇帝也無可奈何。提出這計策,雖然也算是為國為民,隻是根本是在自尋死路。
“樂愛卿,你意如何?”崇禎再次問道。
樂文謙心頭還有一個疑惑,自己不過是金科狀元,看似名聲赫赫,但是和這些位列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比起來自己資曆,威望等方麵差了太多,皇上為何要召見自己問詢?
“皇上,微臣年幼,見識不足,言辭間不妥之處還請皇上原宥。微臣以為,薛大人此計可行,但需要謹慎為之。”樂文謙輕聲道。
這話剛剛出口,樂文謙頓時感覺到吳昌時的眼神瞟了過來,像是刀鋒一般。分明有幾分責備之意。
“哦,此話何解?”崇禎來了興致,微微坐直了身子,問道。原本他並沒有召見樂文謙的意思,隻是薛國觀提議樂文謙曾經任過江寧衙役,主持追討被潑皮卷走的稅銀,不但成功尋回朝廷要求的稅款,而且得銀兩萬兩這巨,超額完成任務,便提議樂文謙上殿。在崇禎心頭,這種事情其實算不得什麼,不過薛愛卿既然這般推崇,那麼索性召樂文謙前來,一方麵不願薄了薛愛卿麵子,另一方麵崇禎也有些心思,或許他能夠給予自己一些希望呢?沒想到樂文謙還真有些要說的話。
“皇上,連年大旱,百姓無甚收益。便是皇親國戚庫存亦是無多,不過終究比之尋常百姓豐腴,可以和皇親國戚借銀,不過需要打上欠條,而且最好許下利息,待剿滅內寇,攘除外患之後對皇親國戚連本帶利一起償還。”樂文謙道。
“嗤……”樂文謙這話一出,頓時朝堂上出現些嗤笑聲。
崇禎亦是眉頭皺起,連本帶利?還要打欠條?這是朕的江山,朕和黃親們借些銀兩還需要打欠條,傳出去豈不笑話?
“皇上,樂狀元此言不妥,若是此事傳了出去,皇上威嚴何在?”吳昌時叫道。
“薛愛卿你且說說你的計策。”崇禎道,不再看樂文謙。樂文謙默然退在一旁。
“皇上,此計微臣還有些細致處思慮不夠周詳,容微臣考慮清楚後再稟告皇上。”薛國觀道。
崇禎眉頭微皺,隨即發現薛國觀眼神有異,頓時明白薛國觀的計策隻怕不宜當堂提出,微微點頭。“眾愛卿誰還有本啟奏?”
眾人沉默。
“退朝!”
眾大臣紛紛退下。行走之時瞧見樂文謙,臉上紛紛露出幾分輕笑。雖是金科狀元,但明顯稚嫩的多,理論聯係實際?哼,不過是個笑話。
出了皇宮,樂文謙剛剛走了幾步,隻見吳小用來到身前:“樂公子,老爺要見您。”
樂文謙早之吳昌時心中有疑,當即走了過來,登上馬車。
“你那話是什麼意思?”吳昌時直接問道。朝堂之上他那句詆毀樂文謙的話看似在打擊樂文謙,實則是在暗中相助。
這點樂文謙也很清楚,當即微微一笑:“多謝大人在朝堂之上相助文謙。”
吳昌時擺手:“你說的打欠條是什麼意思?”他再次問道。吳昌時自信對樂文謙的了解絕對在一眾大臣之上,以樂文謙的聰明才智不會說出那等言語,那為何樂文謙還要那樣去做?自尋奚落?
“大人,您覺得薛大人向皇親國戚借銀此計如何?”樂文謙反問。
吳昌時瞥了樂文謙一眼,卻沒說話。他感覺樂文謙有些高深莫測的感覺。
老狐狸!難不成還怕自己給你下套?“以文謙看來,此計乃殺神之禍!”樂文謙直言道。
吳昌時心頭一驚。雖然感覺此計不妥,卻沒想到樂文謙居然說的這麼肯定,是危言聳聽嗎?吳昌時麵色不見絲毫變化,沉聲道:“你這話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