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二胡,樂文謙緩緩演奏起來。《吻別》的主要樂器就是二胡,其中還蘊含了許多中國古樂器,不過,此刻有二胡已經足已。
右手微微拉動,悠揚中帶著沉鬱的聲音響起。樂文謙沒想到在大明朝,在皇帝麵前自己拉起了二胡,曾經遇到一個和瞎子阿炳際遇頗為相似的民間藝術家,那時候正是進入黑幫不久,被人砍傷,倒在那個瞎子不遠處,被他所救,隨後養傷養了一個來月,對二胡也能夠拉上一段。
第一遍人們聽的有些怪,但不可否認有一些繼續聆聽下去的心思,第二遍,尤其是低沉的二胡聲響起,配合著樂文謙滄桑的嗓音頓時一股濃鬱的惜別之意從字裏行間中溢出,令人深深沉醉。比之第一遍樂文謙清唱效果要強的多,似乎意境也深了許多。眾人哪裏知道樂文謙不僅僅思念金陵幾女,對前世那個救了他的老藝人也有了些想念。
一曲終了,眾人一時間並未回過神來,似乎眼前看到了雪花,看到了兩個依依惜別之人,那深深的眷戀讓人側目。
“此曲有些意思。”崇禎緩緩道。
眾人終於回過神來,看向樂文謙的眼神變得愈發複雜。羨慕,嫉妒?但不可否認帶著一絲敬佩。
“眾愛卿以為此曲如何?”崇禎問道。
一時間眾人都不敢說話。
崇禎向身旁的王承恩看去,王承恩微微思索,尖聲道:“這種曲子老奴從未聽過,意境似乎不及,但卻更令人心顫,仿佛那惜別一幕活生生出現在眼前。傳聞昔日白樂天(白居易)作詩時先誦讀於老嫗,務求其能夠清楚明白,而非字句深沉,晦澀難懂,老奴深以為然。”
雖然王承恩的話沒有明言,但眾人都聽的出來王承恩對樂文謙這首《惜別》十分推崇,上升到與香山居士(白居易)相提並論的地步。
崇禎暗暗點頭,王承恩這話正是他心中所想。詩詞歌賦,瀟灑風流,但對於國家政事卻沒有多少幫助,亂世興武,崇禎心裏雖然不願相信現今大明霍亂四起,卻也知道大明朝的形勢堪憂,若是此刻還大力宣揚些詩詞文化,與那唱《後庭花》的商女有何區別?樂文謙的詞更直白,易懂,更符合崇禎心思。
“皇上,微臣認為樂公子此曲和意境不合,縱然樂公子和圓圓姑娘昔日相識,或真如此曲中所述,難不成樂公子和圓圓姑娘舊日交好?情誼深厚?”魏藻德叫道。
眾人身子不由一顫。剛才沉浸在此曲的美妙之中,卻是忘記了這點。難不成昔日樂文謙和陳圓圓真的有舊情?皇上今日雖然出言將陳圓圓賜予他人,但陳圓圓當日終究被皇上招入,作為皇上的女人誰敢與之有舊?昔日唐明皇為得楊貴妃可是不惜將其子殺害!眾人頓時惶恐不已。看向魏藻德的眼神也是充滿了戒備,這一句話是要將樂公子置於死地啊!
陳圓圓也是慌了。若是皇上治罪於樂公子,自己豈能討得好去?但心裏也有疑惑,樂文謙對自己有情嗎?為何自己從不曾感覺到?隻是為何那曲子中情誼那般深厚,真切?
崇禎看了魏藻德一眼,隨後看向樂文謙,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
樂文謙微微一笑,看向崇禎:“微臣昔日確實認識圓圓姑娘,隻是舊日交好此話未免主觀臆斷。微臣剛才瞧見圓圓姑娘的眼神,與微臣家中娘子眼神有些相似,文謙思念家中娘子,想必圓圓姑娘也思念金陵故土,思念金陵的親友。微臣心頭有感,想起當日離開金陵時候幾位娘子思戀神色,是以做出《惜別》一曲。事實上,此曲文謙心頭早已經有了腹稿,不能算是今日所做,倒是有些取巧了。”
魏藻德臉上微微露出些得意笑容,既然樂文謙都承認了取巧,他得到陳圓圓幾乎已經板上釘釘了。
陳圓圓心裏焦急,樂公子為何要將後麵那一句話說出?
樂文謙心裏清楚明白,這樣風格完全迥異的歌曲若說當場作出沒人會相信。看崇禎那一副城府極深的模樣,自己還是率先說出為妙,若是被人就此查問,反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