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敗百戰,百戰百敗,隻是兩個字顛倒了一下順序,但是意義卻完全不同。不已一城一戰的得失論成敗,隻要百戰不餒,百戰百敗又如何?終究有勝利的一日。這段時間張獻忠,李自成等人經過去年的圍剿,兵力大損,但是韃子入侵,外患襲來,使得朝廷大軍應對乏力,這些個亂賊得到喘息之機,漸有東山再起之勢。尤其是張獻忠的降而再反,令皇上震怒,皇上雖然對自己依舊十分看重,但已經有了些不滿,若是有一二良謀在皇上麵前進言,打消皇上心頭疑慮,給自己更大權力,剿滅亂賊不再話下。
之前倒是小覷了樂文謙此人!朝堂之上雖言理論聯係實際,本以為是不知從何處偷來的理論,亦或者就是那吳昌時的指導,現在看來此人並非尋常隻知道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不過此人這般年輕,不免心高氣傲,雖是大才,卻需要敲打敲打。
這魏藻德雖然有些才幹,卻終究太嫩了些。
“好,且聽第三聯。無為仁義兼愛,老子道,老子儒,老子墨。”楊嗣昌笑道。說罷,眼光在探花袁武德身上看了看,相比較起來,這探花便失色了許多。難怪殿試上魏藻德雖然言辭遭到眾人聲討,皇上依舊將魏藻德此人列為第二。
些許進士聽到這一聯身子不由一顫,此聯乃是先帝所出,隻是至今尚未有人對出,不想楊大人此刻將這聯說出。
“此聯乃是先帝所出,且看看今朝可有人能否對出?若是有人能夠對出,老夫再多……”
楊嗣昌話未說完,另一個聲音響起:“若有人能夠對出,朕賞賜白銀千兩,東珠十顆。”
眾人一驚,頓時瞧見一個身穿黃袍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身後緊緊跟隨幾人,都做便衣裝扮。
“微臣參見皇上。”楊嗣昌心驚,不是說皇上忙於政事,不來參宴嗎?心頭雖疑慮,身子卻是下意識的拜了下去。
一眾進士中見過皇上的並不多,此刻見到皇上連忙跪拜下去,一些進士心頭驚大於喜,身子僵硬,頓時撞在桌椅上,杯盞掉落,酒水沾濕了衣衫,口中惶恐的稱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坐吧。”崇禎沉聲道。今日他本忙於政務,現今北方禍亂愈發嚴重,赤地千裏,而此時已經是五月時候,卻不見多少雨水,隻怕今年又是一個災年,國庫卻又拿不出銀子賑災,心頭煩悶之極,索性出來走走。因為之前已經告知禮部不去參宴,所以此刻僅僅帶了幾個隨從前來。不料剛剛進了院子,便聽到先帝出的對子,這個對子可是難住了許多人,不禁來了興致,當即許下厚賜。
眾人連忙起身,重新坐下。隻是此刻卻不再如剛才那般做的安穩,屁股微微倚在椅子上,身子坐的筆挺,雖是文弱書生,卻十足英氣。
皇上到來,歌舞再起,一眾歌姬賣力舞蹈。
“撤下吧。”崇禎對這歌舞不是太喜歡,加上此時著實想要知道是否有人能夠對出對子,這對子雖然是先帝所出,流傳許久,或許已經有人有了對子,崇禎頗為期盼。對於這吟詩作對,崇禎並無多大興致,更在意治國治世的實幹人才,不過偶爾風花雪月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這一聯乃是先皇所出。
“皇上,民女也曾學習過些舞曲,民女懇請為皇上獻上一曲。”一個聲音在皇上身後響起。聲音嬌柔帶著些許媚意。
樂文謙微怔,這聲音分明是個女人的聲音,而且好生熟悉,仔細看去,頓時瞧見一個相貌十分俊秀的年輕公子站在一個皇上貼身太監王承恩身後,看那模樣不是陳圓圓是何人!
之前已經聽說陳圓圓進京,但曆史記載陳圓圓似乎並不得皇上喜歡,怎地現今卻陪伴在皇上身側,尤其是皇上今日相當於私服造訪?能夠跟隨在皇上身側的人莫不是皇上親信之人。
隻見崇禎眉頭微皺,身旁那大太監王承恩附在崇禎耳旁,輕聲嘀咕起來。
話畢,崇禎回頭看了看陳圓圓,微微點頭。
陳圓圓連忙道謝,一時間笑靨生花。將帽子摘下,要了一具瑤琴,擺好,淺吟低唱起來。
眾人剛才已經聽到陳圓圓自報姓氏,知曉此女正是前段時間金陵花魁陳圓圓,莫不暗暗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