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6章 科舉結束(1 / 2)

對於樂文謙第一名狀元,眾貢士沒有任何意見,但是這第二名?人們頗為不服。

事實上,一眾大臣對榜眼的人選也不是很讚同。這魏藻德明顯眼高手低,何德何能排名第二?莫說第二,便是一甲都不夠資格,便是排布在這十人之後位列第十一名都十分合理。

隻是想到剛才皇上力主此人為榜眼,群臣本打算勸解皇上,但見皇上眼眸冰冷,但凡有人想要說話,皇上冷冰冰的眼眸便瞧了過來,群臣頓時不敢說話了,顯然皇上是對這個魏藻德十分喜歡,若不是樂文謙太過優秀,隻怕狀元之名都是他的。隻是如此一來,眾人更加疑惑了,皇上不是是喜歡樂文謙嗎?群臣心頭疑惑,皇上心思多變,而且近來殺伐果斷,不敢開口了。

樂文謙聽到自己是一甲第一名狀元,微微舒了口氣,皇上既然賜自己第一名,那麼對自己的態度應當發生一些變化,之前的芥蒂可能已經消了,但是聽到魏藻德位列第二,榜眼,樂文謙眼眸微凝,隨即明白了,皇上終究對自己不放心,所以用魏藻德牽製自己,否則之前辯駁陷害魏藻德的一番言辭足夠令魏藻德前途灰暗。

樂文謙不敢抬頭,保持著低垂的姿勢。樂文謙相信此時崇禎定然暗中瞧著自己。

短短幾秒過後,樂文謙感覺到身上一鬆,隨後一個太監的聲音響起,一席話,宣布一甲前三人授予的官職。

樂文謙授翰林院修攥(從六品),魏藻德,袁武德授翰林院編修(七品)。其餘人進入翰林院學習。

一般而言,進士出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經過一定年限學習後,舉行甄別考試,成為散館。進士經過殿試後,除了一甲三名直接授予官職,其餘一部分宣威庶吉士者都由特派的翰林任教習,通常在三年後考試優等者,二甲進士授編修,三甲進士授檢討,次者,改任各部主事或知縣。

樂文謙等人山呼萬歲,而後退出大殿。至此,

至此,1640年庚辰年,崇禎十三年科舉徹底結束。

出了皇極殿,一眾士子紛紛向樂文謙道喜,亦有一部分向魏藻德,袁武德道喜。雖然是同科取中的進士,但是彼此待遇是不同的,除了三甲馬上坐官,他們那些人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夠授予官職,一些運道不濟者,甚至可能在翰林院中待滿三年時間,方才可能授予一方知縣。楊昌祚便是如此,現今已經在京城翰林院中待了三年,尚不曾得到官職授予。

顯然,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位已經開始踏上官場之路,平步青雲就在眼前,其他幾人焉能不巴結?而在眾人之中樂文謙,魏藻德更是主要巴結的對象,樂文謙自不必說,而魏藻德,著實讓眾人吃了一驚。他現在能夠獲得榜眼之位,分明是皇上厚愛,這份厚愛甚至比之皇上對樂文謙的看重還要多了幾分,是以此刻,魏藻德身旁圍繞著的進士們一點都不比樂文謙身旁的少。倒是探花袁武德身旁頗為孤單。

魏藻德直到此刻依舊感覺心兒砰砰直跳,剛才在大殿中經曆的一切,他以為他已經沒什麼前程可言了,不料得到皇上偏愛,厚賜榜眼之名。剛剛短短一刻多時間裏,仿佛從天上到了地下,又返回天上,得意失意得意來回轉換,此刻兀自有些不敢相信。聽著身旁幾人的恭維,魏藻德漸漸清醒過來,忍不住得意的瞧了樂文謙一眼,此刻他雖然沒得到狀元之名,但是魏藻德覺得自己已經得到了皇上的看重,已經足夠了。曆朝曆代,成就狀元之名但最後位極人臣者有幾?得到皇上的看重,賞識才最重要。

樂文謙淡淡一笑,也不理會。到現在連為何被皇上看重都不清楚,糊糊塗塗的到達這個位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豈不危險?

出了皇宮城門,狀元,榜眼,探花排名等已經由朝廷公布,一時間整個京城紛紛稱道不已。狀元,榜眼之名在人們意料之中,倒是對探花之名頗感興趣,然而百姓們卻是不知朝堂之上的紛爭暗鬥!

樂文謙回到吳府時候,正遇到許多人差人前來討賞返回,吳老夫人,吳夫人笑著合不攏嘴。吳芸兒則躲在繡樓之上,遠遠看著這一幕,心頭著實歡喜。自從那日吳夫人來訪之後,樂文謙便發現吳夫人對吳芸兒的自由限製了些,而且開始教導吳芸兒各種女兒家規矩,吳芸兒居然也耐的下性子,認真的學習著。

看到樂文謙返回,早有下人傳信進去,吳府上下又是一番恭喜之聲。蓋因樂文謙身在吳府,雖然為一個主子,但樂文謙對下人們頗為謙和,而且偶爾開些玩笑,下人們頗為愛戴。今兒樂公子成就狀元之名,連中三元,這可是整個大明朝少有的才子,位居曆史第三,平時本就對樂公子敬服多於敬畏,此時紛紛上前恭喜求個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