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董小宛兩女卻是對此毫不在意,所謂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尤其是她們這些生活在風月場所的女子,見慣了迎來送往,今日張郎妻,明日李氏妾,對那真心可以托付的男子更是看重。逐名者追逐名利也不過是為了獲益,滿足心願。當心願的償後哪裏還會再去追逐那虛無縹緲的名利?
至於秦淮諸女,不知是否心有所感,這幾日自從花魁大賽過後,莫不賓客迎門,身價倍翻,卻各個托辭身體不適,幾日過後南來北往本打算一親芳澤的客人消磨了性子,紛紛離開。一些商人本打算邀請出名的幾位女子前往各地表演,卻也失望而歸。更讓眾人驚異的是花魁大賽第二名,姚媛在花魁大賽之後便即消失不見。想要親近的公子哥們紛紛撲了個空。
這些事情,卻不是樂文謙有興趣理會的。那花魁大賽前抓獲的幾人被公主,郡主帶走,並沒有給樂文謙什麼消息,樂文謙意識到事情隻怕不簡單。而劉士禎這些日子刻意討好,劉文浩甚至親自上門道歉,盡力化解昔日矛盾,樂文謙見對方這般懂的做事,便是想發作也沒有機會,表麵上一番親和,倒是相處融洽。甄琰終究是民,對官心裏懷著本能般的恐懼,當日公主在場時劉士禎主動致歉她已經十分開心,再無後顧之憂,現今更是歡喜,但求無礙,根本不想追究。既然如此,樂文謙也就放棄了報複的心思。
忽忽數日過去,將近年關,雖然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情,不過事情已然發生,悲傷總是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淡。甄琰心頭雖然傷感,但有樂文謙,還有幾位姐妹的安慰,心情並不算十分失落。柳月英則是暗暗感謝上蒼,不但讓相公醒了過來,而且短短半年時間在相公的努力下,家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許多時候讓柳月英有種身在夢中的感覺。柳如是,董小宛則是心中充滿歡喜,何曾想過有這樣幸福,滿足的一天?回首曾經的過往,隻感覺曾經的一些幽暗也變的晴朗起來,而前路更是一片坦途。
十二月廿四是崇禎皇帝的生辰,朝廷中發生了什麼,遠在金陵的樂文謙自然不清楚,樂文謙也不去在意,陪著四女每日裏在家中好好玩樂。自從在花魁大賽上作畫之後,尤其是得到公主,郡主,以及金陵一眾名宿的讚譽,許多人前來尋樂文謙求畫,一些士子書生亦是上門請教,邀請樂文謙談些詩詞歌賦,樂文謙雖然來到大明半年了,但對於古代文人這些賣弄風流的事情還是不怎麼喜歡,隻是婉言拒絕,不若和自家娘子說些情話,唱些歌曲給她們聽。
幾女之中,柳如是,董小宛文學造詣最深,聽著樂文謙唱的那些後代歌曲,雖然覺得怪異卻感覺非常有趣,兩女一撫琴,一唱歌,將古代歌曲之美完全展現,柳月英,甄琰做裁判,評論誰唱的更好,一家人其樂融融。
樂文謙不時想起遠在京城的吳芸兒,不知道小丫頭過的怎麼樣了?看著有幾分清冷的月亮,不由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古代文人多愁善感,樂文謙以前還覺得他們太酸,所謂窮酸秀才,但當心裏真的有了牽掛,思念不絕,才下眉頭,不覺間,已經襲上了心頭。
這個年在歡喜和思念中過去,作為樂文謙在大明過的第一個年,意義不同,卻也沒什麼不同。
又是半月過去,元宵花燈節樂文謙陪著幾女在秦淮河上好一番遊玩,之前柳如是,甄琰,董小宛三女和顧媚頗為親近,遊覽秦淮時候也將顧媚叫上。幾女雖然相談甚歡,但心境已經完全不同了。
董小宛,柳如是作為遊人,心裏自在,安寧,帶著一份閑適,而顧媚卻依舊懷著一些感懷身世的自憐,尤其是和董小宛,柳如是相比,曾經同樣是這秦淮河上的姑娘,大家同樣的處境,尚且不覺得什麼,現今卻仿佛有了種對方在天上,她依舊在地上,人家已經成了鳳凰,自身卻依舊卑賤如野雞,不免自傷,興致總是不高。
前些時候還和顧媚頗為親近,但現在,看著顧媚一副自傷模樣,樂文謙也感覺有些歎息,董小宛,柳如是暗中期望樂文謙為顧媚贖身,樂文謙當即答應下來。
不料,將這事情和顧媚說了,顧媚竟然淒然一笑:“媚兒便得了清白身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