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二百六十八章 初抵重慶(2 / 2)

可偏偏皇上的旨意又說得很清楚,他若率軍撤走,那就是抗旨不遵,李維正一樣會殺了他。況且遼東五萬先鋒軍已經抵達重慶了,他又能撤到哪裏去?

他歎了口氣便道:“這件事讓我想想好嗎?”

鄧戩見他已經明白了,便點了點頭道:“高兄的時間可不多了,我不妨說實話吧!其實李總兵的主力已經到長了壽縣,最多兩天便可抵達了重慶。”

鄧戩說的兩天,實際上李維正的十萬主力大軍在次日中午便抵達了重慶,浩浩蕩蕩的船隊一眼望不見邊際,李維正站在大船之上,目光沉靜地望著遠方的山巒起伏。雖然他的軍隊在鳳陽戰勝了燕王的精銳,但那隻是一場遭遇戰,規模也不夠大,規模也不夠大,而這一次將是對他軍隊真正的檢驗,他的對手將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員名將,或許藍玉在政治上能力不足,但在軍事上,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天才,他征討北元\威名赫赫,他南征北戰、百戰百勝,而他李維正的軍事才能卻遠遠不能和藍玉相比。

這一點,李維正非常清楚,但他也有著藍玉無法比擬的優勢,不僅僅是他的火器犀利,更重要是他在暗,藍玉在明,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李維正足足準備了三年,三年時間,足以讓他摸清藍玉的一切,而藍玉卻對他一無所知。

“都督,快看!”他身邊一名親兵指著岸上大喊。打斷了他的思路,李維正扭頭向岸上望去,隻見離岸不遠的一座亭子裏站著一群人,其中兩人站在最前麵向他拱手致敬,他一眼便認出了其中一人,正是他的先鋒大將鄧戩,而他旁邊是名中年將軍,身材魁梧、氣宇軒昂,雖然李維正不認識,但他已經猜到此人必定就是大將高巍了,李維正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會心的笑意,他知道高巍肯定會留下來,大凡聰明一點的人,都應該看清楚朝廷的大勢所趨了,他也微微拱手,向亭中的兩人致意。

座船緩緩靠岸了,一塊長長的船板達上了岸邊,鄧戩和高巍二人已經從亭子上趕來了,他們急上船去拜見李維正,高巍認出了李維正,他上前一步,單膝跪下行禮道:“前軍都督僉事高巍參見大都督。”

高巍有兩個官職,一個是前軍都督僉事,另一個是江西都指揮使,前軍都督僉事隻是個虛職,他真正的實權官卻是都指揮使,但現在報的卻是五軍府的官職,其實也就是承認了李維正作為五軍大都督對他的指揮權。

他昨晚幾乎一夜未睡,反反複複都在考慮自己何去何從,昨天鄧戩又給透露了遼東軍的真實兵力,已達六十萬人,這讓高巍極為震驚,他終於意識到了李維正主政大明已經是不可逆轉,為了自己的前途命運,他最終下定了決心,追隨李維正。

李維正連忙將他扶起,誠懇地說道:“高將軍不愧是我大明梁柱,能率五萬孤軍麵對強敵而抵抗一年,別人不知高將軍的功勞,但我卻知道高將軍為此付出了何等的艱辛,若平藍玉,高將軍的功勞可排第三。”

李維正的一席話說得高巍心中暖烘烘的,他當然知道功勞排第一的非李維正本人莫屬,而排第二的,則應該是漢中的張翼,張翼率二十萬軍抵抗著藍玉和秦王的南北夾擊,承受的壓力比他大得多,他自愧不如,所以李維正把他功勞排第三,就說明李維正是一個務真求實的人,是以誠待他。

他不由感激地說道:“弟兄們告別妻子父母在外長年打仗,最怕的就是賞罰不明,皇上非但不治敗將之罪,反而再次重用於他,而盛將軍在濟南大勝,卻隻得微薄的賞賜,而且險些無功反罪,如此賞罰顛倒,實在讓弟兄們都為之心寒,但大人卻在武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殺了嶽州知府,此等魄力和手段讓將士敬服,此番李大人率軍與藍玉作戰,重慶五萬將士,願聽大人調遣。”

李維正點了點頭,便肅然道:“高將軍是大將之才,我將會委以重用,重慶府的五萬駐軍,仍歸高將軍全權統帥,作為我的左翼。”

高巍一怔,李維正居然不奪他兵權,一轉念他立刻便體會到了這是李維正對他的信任,以最大的誠意來待自己,高巍鼻子一酸,跪下顫聲道:“屬下高巍,願為總兵大人效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