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理論家們的責任(1 / 2)

理論是十分重要的。記得早年上政治課時就學過,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這話我記了幾十年。

過去還學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正因為有了馬列主義,才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有了“文革”之後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改變中國命運的改革開放。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與校正作用,中國人有著切身的感受。

中國的理論家們,為發展階級的理論以及超越階級的理論,都作過不小的貢獻。陳獨秀、李大釗、蔡和森、毛澤東、鄧小平、李達、艾思奇、田家英、李銳、遲福林等人,在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都有不小的建樹,都對中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作出過卓越的貢獻。

中國也有一群所謂的理論家,比如陳伯達、王力、關鋒、戚本禹、張春橋、姚文元等,名聲很臭,堪比國際共運史上的考茨基、拉薩爾、托洛茨基等(僅就名聲而論,學術上未作過對比),他們搞的是實用主義理論、階級偏執理論、詮釋領袖指示理論,順竿爬理論,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理論。他們的理論,在搞“肅反擴大化”“反右傾”“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反右派”,搞“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反擊右傾翻案風”等運動中,起到了發動、推動、引領的作用。其對中國社會的破壞作用之大,中國應無人不曉。

理論是雙刃劍。好的理論如太陽,如星星;錯誤的理論則如鬼火,如海市蜃樓。

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掙脫了十年“文革”的夢魘,走上了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道路。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國有了不小的進步,經濟總量已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1%左右。這裏麵,有成千上萬理論家的功績。

社會的發展,或多或少有讓人遺憾的地方。這三十多年,成績固然巨大,但不足處不少,失誤處也不少。今天早上收到一條手機段子,說:“神十發射成功,記者采訪,大爺你覺得神州十號的發射成功說明了什麼?老大爺:說明了我國解決教育問題、住房問題,醫療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比他媽登天還難。”這個段子,可以說是對中國現存問題的高度概括和總結,而理論家們,除了掩蓋、美化、辯解,更多的是失語。

喊了三十多年“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對此理論的表述還是不清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似乎不是特色,而是社會主義帶有共性的東西。“民主”“文明”“平等”“自由”“共同富裕”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似也不是特色,是人類文明的共性。在此方麵,理論家們有洋洋灑灑的文章,有厚如磚頭的論著,但缺少準確高度的概括,讓人不知所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表達不夠凝練。對這一概念,先前的表述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愛國主義,“八榮八恥”等等。最新的表述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與孫中山“民主、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與兩方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比,表達仍然過於繁瑣,讓人難以記誦,當然,成為人們行為準則就更有難度。

“中國夢”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前幾天從網上看到《紅旗文稿》上一篇文章,說“中國夢”不同於“美國夢”,“中國夢”的核心不是憲政民主,說內涵要豐富得多。到底有多多,他又沒說。在此問題的研究上,理論家們又落在了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