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4年,電報機盡管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可以實現在遠地互相通訊,但是還是必須依賴“導線”來連接。而收音機訊號的收、發,卻是“無線電通訊”。整個無線電通訊發明的曆史,是多位科學家先後研究發明的結果。1906年加拿大發明家費森登首度發射出“聲音”,無線電廣播就此開始。同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出真空電子管,這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鍵盤的發明
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等國家的工程師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裏斯托夫·拉森·肖爾斯獲得了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了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範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打字機的最初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地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粥的發明
粥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了。古時的粥與現在的概念不一樣,古時的粥是米熬成的,稠的叫,稀的叫粥。粥的功用在古時可以歸納為三點,家貧食粥、荒年賑饑食粥、養生食粥。
粥是貧家的必食品,《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中晚年窮困潦倒,其詩有“舉家食粥酒長賒”的敘述。
中國曆史上,凡遇荒年就有官家或大戶人家設粥場或粥棚,這種粥棚是專為救災而設的,由於災民多經常出亂子,如《宋史·富粥傳》中記,以前立粥場救災,災民聚集在城裏,互相傳播瘟疫,搶食粥又相互踐踏,還有的等待數日吃不到粥而餓死。
粥可以救災,同時也是養生佳品,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前食粥為貧的觀念變了,並出現一些專門經營“粥”的飯店,用粥作為“藥膳”來調劑人的口味和身體,粥的作用的確不可小覷了。寶麗來相機的發明
埃德溫·赫伯特·蘭德,是現代商業史上無法忽略的名字,使他聞名於世的拍立得相機的靈感,誕生於戰亂中的1943年。當時,正在度假的蘭德給女兒拍了張照片,女兒疑惑為什麼不能馬上看到照片。女兒的“無理要求”卻給了蘭德靈感,把曝光好的負片和一個在白色片基上塗了層感光膜的正片粘合在一起,數秒鍾後,正片衝洗完畢,與負片分離。蘭德意識到,這種新型的反轉轉印法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此基礎上,他主持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一次成像照相機。
這款被命名為寶麗來蘭德照相機的拍立得產品讓攝影變得隨心所欲,從而改變了世界上數百萬人的拍攝習慣,並為日後數碼攝影的發展提供了雛形。他創立的寶麗來公司因為1分鍾成像技術和寶麗來相機贏得了美國相機成就獎。
計算器的發明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窗口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到1950年代末才有了電子計算器的出現。犁的發明
農民最早是用簡易的挖掘棒或鋤頭來挖墾農田的。農田挖好後,他們把種子拋撒在地裏,希冀著能有一個好的收成。5500年前,美索希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開始嚐試一種破碎泥土的新手段——犁。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麵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麵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當將犁係上繩子並由一頭牛拉動時,尖頭就在泥土裏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鼠標的發明
在個人電腦熱席卷全球的今天,幾乎沒有一台電腦是不配備鼠標的。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鼠標的發明者是誰。
1951年,一個名叫恩格爾巴特的人從美國海軍退役,在美國航空航天局任工程師,他總是設想電腦與人如何彼此交流,設想如何顯示、組織、指引和記載信息。1963年,恩格爾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發展研究中心,他用木頭和小鐵輪製成了最初的鼠標。70年代,施樂公司不斷完善恩格爾巴特的發明。1983年1月,蘋果電腦公司推出的“莉薩”個人電腦,首先配置鼠標。在專利證書上,鼠標的正式名稱叫“顯示係統縱橫位置指示器”,但不知是誰把它叫作“鼠標”,而且很快便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