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建築(3 / 3)

府邸

18世紀初年,少數顯赫的大貴族執掌著內閣,他們的府邸不僅規模上趕上了王宮,而且建築宏偉,氣魄宏大,這類府邸中最著名的有霍華德府邸和勃侖南姆府邸等等。它們的一般形製是:正中為主樓,包括大廳、臥室、書房、餐廳、休息廳等。主樓前是寬闊的三合院,它兩側又各有一個四合院,一個是廚房和其它雜用房屋及仆役們的住房,另一個是馬廄。

布局很不方便,廚房遠離餐廳,主樓房間不夠明亮,隻是一味追求豪華的氣派。

最大的勃侖南姆府邸全長261米,其中主樓長97.6米,它力求表現凱旋的激情。重塊石牆、巨柱式的柱子和沉重的體積等,造成十分剛強有力的形象。主樓的第一層,進門就是寬敞富麗的大廳,裝飾著科林斯式柱子、壁龕和雕像。大廳後麵是沙龍,朝向一座美麗的意大利式水景花園。沙龍左右是主要的臥室和起居室。樓梯在大廳的兩側。

勃侖南姆府邸的主人馬勃勒公爵約翰·丘吉爾(1650—1722年)曾任英軍統帥,1705年在勃侖南姆地方(在巴伐利亞)大敗法國和巴伐利亞聯軍,這所府邸就是國王為此而賜給他的獎品。建築師凡布婁(1666-1726年)是英國擴張主義政策狂熱的擁護者,所以,他在他所崇拜的“英雄”的府邸上力求表現凱旋的激情。重塊石牆麵、巨柱式的柱子和壁柱,起伏劇烈的輪廓、沉重的體積,造成十分剛強有力的形象。但這些“英雄”是殖民地的掠奪者,勃侖南姆府邸的鋪張揚厲,盛氣淩人。

府邸前麵展開一片廣闊的英國式自然園林,綠茵起伏,羊群如雲,古樹傍著池沼。

在勃侖南姆莊園裏,凡布婁的合作者豪克斯摩爾(1661—1736年)設計了一座主人家族的陵墓。它在小高地上,構圖是坦比哀多式的,下麵有兩層舒展的基座層,使它同高地緊緊聯係在一起。它氣魄恢宏,莊嚴肅穆,但基座高而沉重,柱間距狹小,顯得孤傲。穹頂扁平,軟弱無力。

凡布婁和豪克斯摩爾都曾在克裏斯道弗·侖手下工作,受到他的培養。

18世紀初,少數大貴族執掌內閣,他們的莊園府邸不僅規模趕上了王宮,而且也力圖宏偉。這類府邸中最著名的有帕拉第奧主義。

18世紀上半葉和中葉,在大量興建的中小型莊園府邸中,流行著帕拉第奧主義。

早在17世紀上半葉,英國的莊園府邸建築就深深受到帕拉第奧的影響。18世紀對帕拉第奧的更進一步的崇拜,是由於年青一代輝格黨人中流行以法國為中心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同封建殘餘勢力和羅馬天主教會的鬥爭,使他們傾向唯理主義。但是,他們厭惡法國古典主義的宮廷性質,而且這時古典主義在法國也已經日薄西山了。因此,他們就重新回複到意大利文藝複興晚期唯理主義建築大師帕拉第奧那裏去了。當然,這也同帕拉第奧曾經以很高的技巧設計過大量中小型莊園府邸有極大的關係。

熱烈鼓吹帕拉第奧主義的是一些多少具有思想家氣質的輝格黨新貴族。他們組織業餘愛好者協會,出版了帕拉第奧的許多遺稿,籠絡建築師展開研究。

18世紀上半葉和中葉,大量興建著的中小型莊園府邸中,流行著帕拉第奧主義。最典型的帕拉第奧主義的作品有麥瑞渥斯府邸、斯威克府邸和坎德萊斯府邸。

大型公共建築物也有帕拉第奧主義的。著名的有牛津的雷得克裏夫圖書館。

帕拉第奧主義的最後一位代表是當時在歐洲影響最大的王家建築師錢伯斯。他曾到過中國廣州,並且在王家園林丘園建造了一座中國式的塔。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