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3 / 3)

南雄州地藏和尚

上堂。僧問。今日供養地藏。地藏還來否。師曰。打開佛殿門。裝香換水 師與大容。在白雲開火路。容曰。三道寶堦。何似個火路。師曰。甚麼處不是。

英州樂淨含匡禪師

上堂。良久曰。摩竭提國。親行此令。去卻擔簦。截流相見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側耳無功 問如何是樂淨家風。師曰。天地養人 問如何是樂淨境。師曰。有工貪種竹。無暇不杖鬆。曰忽遇客來。將何供養。師曰。滿園秋果熟。要者近前甞 問龍門有意。透者如何。師曰。灘下接取。曰學人不會。師曰。喚行頭來 問但得本莫愁末。如何是本。師曰。不要問人。曰如何是末。師乃豎指 問如何是樂淨境。師曰。滿月團圓菩薩麵。庭前棕樹夜叉頭 僧辭。師問。甚處去。曰大容去。師曰。大容若問樂淨有何言教。汝作麼生祇對。僧無語。師代曰。但道樂淨近日不肯大容 因普請打籬次。僧問。古人種種開方便門。和尚為甚麼卻攔截。師曰。牢下撅著。

韶州後白雲和尚

僧問。古琴絕韻。請師彈。師曰。伯牙雖妙手。時人聽者希。曰恁麼則再遇子期也。師曰。笑發驚絃斷。寧知調不同 問昔日靈山一會。梵王為主。未審白雲甚麼人為主。師曰。有常侍在。曰恁麼則法雨霶[雨/沱]。群生有賴。師曰。汝莫這裏賣梔子。

韶州白雲福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法的的之意。師曰直。曰學人不會。師曰。崖州路上問知音。

德山密禪師法嗣

鼎州文殊應真禪師

上堂。直鉤釣獰龍。曲鉤釣蝦蟆蚯蚓還有龍麼。良久曰。勞而無功 僧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師曰。在甚麼處。曰出匣後如何。師曰。臂長衫袖短 問古人拊掌意旨如何。師曰。家無小使。不成君子。

南嶽南臺勤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一寸龜毛重七斤。

鼎州德山紹晏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桃源水遶白雲亭 上堂。一塵纔起。大地全收。一毛頭上。師子全身且道。一塵纔起。大地全收。須彌山重多少。一毛頭上。師子全身。大海水有幾滴。有人道得。與汝拄杖子。天下橫行。若道不得。須彌山葢卻汝頭。大海水溺卻汝身。

潭州鹿苑文襲禪師

僧問。遠遠投師。請師一接。師曰。五門巷裏無消息。僧良久。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長樂坡頭信不通。

澧州藥山可瓊禪師

上堂。僧出曰。請師答話。師曰好。曰還當得也無。師曰更問 問巨嶽不曾乏寸土。師今苦口為何人。師曰。延壽也要道過。曰不伸此問。焉辯我師。師便喝。僧禮拜。師便打。

巴陵乾明院普禪師

僧問。萬行齊修。古人不許。不落功勳。還許也無。師曰一。曰學人未曉。乞師再指。師曰。三十年後。

興元府中梁山崇禪師

僧問。垂絲千尺。意在深潭時如何。師曰。紅鱗掌上躍。

鄂州黃龍誌願禪師

僧問。迦葉上行衣。何人合得披。師曰。一片燒痕地。春入又逢青。

益州東禪秀禪師

僧問。既是善神。為甚麼卻被雷打。師曰。世亂奴欺主。年衰鬼弄人 問如何是一代時教。師曰。多年故紙。

鼎州普安道禪師

三句頌。函葢乾坤曰。乾坤並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見。頭頭用不傷。截斷眾流曰。堆山積嶽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冰消瓦解摧。隨波逐浪曰。辯口利舌問。高低總不虧。還汝應病藥。診候在臨時。三句外曰。當人如舉唱。三句豈能該。有問如何事。南嶽與天台 擡薦商量曰。相見不揚眉。君東我亦西。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

巴陵鑒禪師法嗣

南昌泐潭靈澄禪師

以脫灑不羈人。故目為散聖。因智門寬問曰。甚處來。師曰。水清月現。門曰。好好借問。師曰。褊衫不染皂。門曰。喫茶去 師甞有頌曰。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居山七八年。草履祇栽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東菴每見西菴雪。下澗長流上澗泉。半夜白雲消散後。一輪明月到牀前。

襄州興化院興順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師曰。舉即易。答即難。曰為甚麼如此。師曰。過去 問如何是百千妙門同歸方寸。師曰。水底看夜市 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楚山頭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