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變化:
第十一周【大致區分出五官】:
此時的胎兒雖小,但成長迅速。從脊髓伸展的脊椎神經特別發達,能清晰地看到脊柱輪廓,而且頭部占全身長度的一半左右。額頭向前突出,頭部變長,已形成了下頜。同時,臉部還能大致區分出眼睛、鼻子和嘴巴。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預防妊娠紋從現在開始:
隨著胎兒的成長、羊水的增加,準媽媽的子宮也會逐漸地膨大。當腹部在快速膨隆的情形下,超過肚皮肌膚的伸張度,就會導致皮下組織所富含的纖維組織及膠原蛋白纖維因擴張而斷裂,產生妊娠紋。雖說妊娠紋的發生與體質有關,不見得每個準媽媽都會有妊娠紋,而妊娠紋的嚴重程度也會因人而異。但妊娠紋產生是不可逆的,所以預防妊娠紋要從孕早期開始。
控製體重:
營養的攝入隻要能滿足胎兒的營養就可以,營養過多會導致胎兒發育太快,使腹部彈性纖維斷裂,產生妊娠紋。懷孕期間的體重增加控製在12千克的範圍內,就會有效防止和減輕妊娠紋。
小貼士:在懷孕期間準媽媽要避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油炸食品,應攝取均衡的營養,改善皮膚的膚質,幫助皮膚增強彈性。
使用去妊娠紋產品:
有條件的準媽媽可以購買適合自己的去妊娠紋霜。從懷孕初期到產後1個月,每天早晚取適量抗妊娠紋霜塗於腹部、髖部、大腿根部和乳房部位,並用手做圓形按摩,使乳液完全被皮膚吸收,可減少皮膚的張力,增加皮膚表層和真皮層的彈性。也可以使用含維生素E的橄欖油進行皮膚按摩。
適度按摩:
從懷孕3個月開始到生完後的3個月內堅持按摩,可以有效預防妊娠紋生成或淡化已形成的細紋。
懷孕也可以適當做家務:
準媽媽在妊娠期間堅持適宜的家務勞動,對母子健康都有益。適度的家務勞動能增強準媽媽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有效地防止多種疾病的發生。盡量不用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因為有可能受寒引起宮縮,而引發流產。早孕反應較重時,不要到廚房裏去,因油煙和其他氣味可加重惡心、嘔吐。廚房最好安裝抽油煙機,因油煙對準媽媽尤為不利,可危害腹中胎兒。從事一般的擦、抹家具,掃地、拖地等勞作是可以的,但不能登高,不能搬抬笨重家具,更不可以蹲著壓迫肚子。
同樣不要使用冷水,不宜用洗衣粉,更不可用搓板頂著腹部,以免胎兒受壓。晾曬衣服時不要向上伸腰,晾衣繩可放置得低一些。出去購物對準媽媽有許多好處,比如可以使準媽媽心胸開闊,也可以鍛煉身體,因為購物走路,相當於散步。但也要注意,不宜行走過多,速度不宜快,不要穿高跟鞋,購物不宜過多,不能太重,一般不超過5千克為宜。避免在人流高峰時間去擠公共汽車,不宜到人群過於擁擠的市場去。另外在寒潮、大風等天氣時不宜外出。特別是在流感和其他傳染病流行時,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
總之,準媽媽不能什麼也不做,而是要做適宜的家務,但需對危險因素加以避免,這樣就能保證準媽媽的孕期生活健康而有意義。
準媽媽要有正確的姿勢:
懷孕後,如果姿勢不當,不但會造成自身傷害,對胎兒的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準媽媽要減少繁重的體力勞動,如果要做家務活或上班,盡可能坐著進行,因為女性正常姿勢主要靠韌帶支持,懷孕期間,腹部重量日增,單靠韌帶支持不夠,還要靠部分肌肉的幫助,坐下可緩和韌帶與肌肉所受的壓力,減少準媽媽常患的腰背痛。準媽媽坐時最好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坐下來身體挺直地靠在椅背上。這樣一方麵可以避免身體彎曲而增加腹部的壓力,另一方麵可把身體的重力轉移於椅背,從而得到充分的休息。端坐時,不妨用小椅子來墊腳,兩腿適當地分開,以免壓迫腹部。站立時要保持身體直立,這樣可盡力收縮前方的腹壁肌肉,使骨盆前緣上舉,不致傾斜過甚而導致背痛。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過敏的症狀與危害:
從醫學角度講,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胃腸功能較差,腸壁的通透性較高,容易將食物中未被消化分解的蛋白質直接吸收進入體內,於是這些異體蛋白就成為一種抗原物質,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當抗體物質——過敏性物質再次進入人體時就會發生過敏。
食物過敏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出現皮膚症狀,並可見呼吸道症狀和消化道症狀。如皮膚瘙癢、濕疹、蕁麻疹、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甚至少數人還會發生過敏性休克。據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約有50%的食物對人體有致敏作用,隻不過有隱性和顯性之分。
有過敏體質的準媽媽可能會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這些過敏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可從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妨礙胎兒的成長發育,或直接損害某些器官,如肺、支氣管等,從而導致胎兒畸形或罹患疾病。
會引起準媽媽過敏的食物:
可能引起準媽媽過敏的食物範圍很廣,魚、肉、蛋、奶、菜、果、麵、油、酒、醋、醬等都可能引起過敏。但一般來說,常見的也是最易引起過敏的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包括牛奶、花生、蝦、螃蟹、豆類、堅果、海產品等。目前,食物過敏尚無有效根治辦法,但生活中加以注意是可以防止的,也並不是所有準媽媽都會過敏,這些可能引起準媽媽過敏的食物,隻是針對少部分有過敏體質的準媽媽而言的。
科學的飲食營養:
加強鈣的補充:
早孕反應嚴重的準媽媽,現在尤其要注意加強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每天鈣的補充量應在800毫克左右。多吃牛奶,因為它富含鈣質,可以使尿液中的鈉排泄增多,降低血容量以消除水腫,還可以防治妊娠高血壓,並有益於胎兒骨骼的發育。多喝水,這可以“洗滌”身體,並能軟化大便和促進消化道內食物蠕動,對妊娠有益。開水、水果和蔬菜汁,可以適量飲用。
酸食這樣吃:
喜吃酸食的準媽媽,最好選擇既有酸味又營養豐富的番茄、櫻桃、楊梅、石榴、海棠、橘子、酸棗、葡萄、青蘋果等新鮮水果,這樣既能改善胃腸道不適症狀,也可增進食欲,增加營養。有利於胎兒的生長,一舉多得。另外,對於酸酸的山楂,雖然其富含維生素C,但是無論是鮮果還是幹片,準媽媽都不能多吃。因為山楂或山楂片有刺激子宮收縮的成分,有可能引發流產和早產,尤其是妊娠3個月以內的準媽媽,既往有流產、早產史的準媽媽更不可貪食山楂。還要記住不要吃醃製的酸菜或者醋製品,因為這類食品不僅營養喪失殆盡,而且還容易致癌,因此要少吃或不吃。
營養師推薦的食材搭配:
好的膳食追求的是營養平衡,沒有哪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提供全麵的營養。因此準媽媽的膳食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不但要提供給食用者足夠的熱量和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還要保持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合理比例和多樣化的食物來源,以提高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達到合理營養的目的。
方案1:豬肉+雞蛋=維生素A:
豬肉富含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材搭配組合,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維生素A多存在於乳製品、雞蛋、動物內髒、魚類中,而黃花菜、菠菜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方案2:雞蛋+蝦仁=鈣:
和雞蛋相似的是,蝦仁、鮮貝、蟹肉這幾種海鮮食物都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而其鈣含量遠遠高於雞蛋,二者同食不但營養全麵,口感更是極其鮮美,故非常適合準媽媽食用。
方案3:鯽魚+蘑菇=鈣、蛋白質:
鯽魚營養豐富,蘑菇滋補清腸,搭配同食,可理氣開胃、止瀉化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準媽媽比較容易缺鈣,鯽魚加蘑菇的搭配方案非常適合。但鯽魚魚刺較多,食用時要特別小心。
方案4:紅薯+牛奶=鈣質:
紅薯煮熟後,部分澱粉發生變化,比生食時增加40%左右的膳食纖維,加上富含鈣質的牛奶同食,效果更佳。
方案5:雞肉+金針菇=賴氨酸、鋅:
金針菇含有較全的人體必需氨基酸成分,並富含鋅質。雞肉的優質蛋白質能強壯身體,而金針菇具加速營養素吸收利用的作用,二者搭配同食,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方案6:萵苣+牛肉=B族維生素:
萵苣是營養豐富的蔬菜,能刺激消化,增進食欲,有助於寶寶的睡眠。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萵苣與含B族維生素的牛肉同食,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