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雲犧牲後,誌願軍總部追授他“一級英雄”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以及國旗勳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楊根思
楊根思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誌願軍至今僅有兩人獲得過“特級英雄”稱號,其中一位就是楊根思。
楊根思出生在江蘇泰興縣黃橋地區羊郎店的一個窮苦人家。小小年紀的楊根思就到上海資本家的工廠裏做了童工,後來又給地主家放牛。1944年,長大成人的楊根思光榮地加入了新四軍,成為了一名新四軍戰士。
楊根思從小沒有上過學,沒有受過教育,但是他聰明、果敢,打起仗來機智勇敢,常常立功。1946年,楊根思因表現突出,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成為黨員的楊根思對自己的要求比往常更加嚴格,常跟其他戰士學經驗,學知識,從各個方麵武裝自己,強化自己。
1946年6月,泰安戰鬥打響了。楊根思所在部隊的任務是占領製高點天主堂。天主堂的前方是一片平房,再前麵是一片開闊地,敵人在平房的房頂堆了許多麻袋,架著機槍,形成一條火力線。
天主堂爭奪戰開始得極為迅速,敵人還未準備好,解放軍戰士就開始行動了。九班和十一班很快就衝到了敵人作為火力防禦線的一排平房前。到了屋簷下,敵人就很難再用機槍進行掃射。但狡猾的敵人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向衝到前麵的戰士投擲手榴彈。隨著一聲聲的爆炸,硝煙四起,塵土飛揚。楊根思看著前麵的戰士被手榴彈擊中一個個倒下,心中焦急萬分。再這樣下去,即使最後勝利,也會犧牲許多戰友。想到這裏,楊根思連忙向班長請求讓戰士們先停止戰鬥,他一人向敵人攻擊,這樣目標小,傷亡再大也隻會是他一人。說完,楊根思就起身衝到平房前的開闊地,抽出身上的手榴彈,準確而迅速地向敵人的火力點投擲。
十幾個手榴彈扔了過去,敵人的一發子彈擊中了楊根思的鼻子,頓時鮮血直流。班長看到楊根思負傷,連忙把他拉到安全地帶找人幫他包紮,同時將楊根思的雙眼也一起包紮上了。即使是這樣,楊根思仍然要求去戰鬥,班長無奈,隻得代替楊根思的雙眼,告訴他敵人所在位置。失去視覺的楊根思根據班長描述的位置投擲了兩枚手榴彈,令人驚歎的是,這兩枚手榴彈都準確地擊中了敵人的火力點。
楊根思因為這次戰鬥,創造了用18枚手榴彈攻下天主堂的壯舉,首次獲得了“戰鬥英雄”的稱號。
等到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時,楊根思已經參加了包括淮海戰役等大大小小多次戰役,升為連長,跟隨第一批入朝的隊伍,來到了朝鮮戰場。沒多久,楊根思所在部隊就接到消息,敵人被阻擊在鹹鏡南道鹹興郡黃草嶺一帶。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鹹鏡南道美軍戰鬥中,楊根思奉命帶領1個排扼守下碣隅裏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當時朝鮮半島時值冬季,天氣寒冷異常,氣溫經常低於零下三十攝氏度。誌願軍因為參戰倉促,資源緊缺,戰士們過冬的衣物準備不充分,補給線又因“聯合國軍”的破壞不能及時到位,戰士們經常忍饑挨凍。楊根思努力發動大家想辦法,戰勝困難,用一些“土辦法”改善作戰條件,比如用玉米殼放在鞋裏保暖,動員大家一起來跳舞活動身體等。
11月29日,美軍的“王牌”軍陸戰第一師向小高嶺進攻。敵人的這支“王牌”軍依靠強力火炮、坦克向誌願軍發起猛烈進攻。誌願軍的大多戰地工事都被炮火炸毀,許多戰士都是第一次見識這樣強力的火炮,麵對美國先進武器造成的破壞,一時無法做出反應。就在這時,楊根思向戰士們大聲喊道:“敵人的炸彈坑就是我們的工事!”
楊根思一語驚醒處於震驚中的戰士,大家立刻調整好作戰情緒,因地製宜,迅速做好反擊準備。經過一番火炮的轟炸,美軍認為這座小小的山頭已經毫無威脅,步兵們端著槍就衝了上來。楊根思見敵人進入射程範圍,一聲令下,眾戰士向攻上來的美軍發起猛烈攻擊。前麵的敵人瞬間倒下一片,後麵的敵人頑抗了一段時間後也慌亂逃跑。
第一次失敗後敵人馬上又開始準備第二次攻擊,這次敵人的兵力已經增加到了2個連,並且有8輛坦克作掩護。楊根思對山下的美軍觀察了一番,發現美軍的坦克無法開上山。這對誌願軍來說是一個有利因素,這意味著美軍靠近誌願軍陣地時隻能徒步進攻,再也不能依靠他們的“鋼鐵夥伴”逃跑了。
美軍的攻擊很快再次來臨。狡猾的美軍先用強力的火炮與山下的坦克對誌願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小高嶺在轟炸下已經變為一片焦土。等轟炸結束,美軍緊接著就向誌願軍陣地發起衝鋒。誌願軍戰士也不甘示弱,向敵人猛烈回擊。戰事異常激烈,剛消滅一波敵人,新的敵人又從山下湧來。戰士們咬緊牙關,忘記寒冷、饑餓、疲勞,與敵人頑強作戰,子彈打完了就拚刺刀,刺刀沒有了就用鐵鍬,不論怎樣,戰士們一步也不後退。
打退敵人兩次進攻後,楊根思部減員嚴重,僅剩的戰士中還有許多傷員。楊根思環視了一周,說道:“同誌們,我們為了祖國的人民也要守住陣地!有幾個人,我們就打幾個人的仗,堅決守住陣地!”
戰士們聽了楊根思的話心中再次燃起鬥誌,眼中都是不服輸的火焰。
很快,新的一輪戰鬥又開始了。敵人像是要將小高嶺夷為平地一般,瘋狂地向這個小小的山頭傾瀉炮彈、炸藥。這個隻有一個排鎮守的陣地,四處是焦土,散不去的硝煙遮天蔽日。
敵人不斷地湧上來,炮火不斷地襲向陣地。等到美軍對誌願軍發起第八次衝擊的時候,全排戰士隻剩下楊根思與兩位傷員。楊根思讓兩位傷員拿著重機槍撤退。兩位傷員當然不願意拋下連長離開,楊根思嚴厲地對他們說道:“這是命令!拿著武器撤退,這裏交給我。”
聽到這裏,兩位傷員哽咽著服從了命令。
此時,陣地上隻剩下楊根思一人。他拿起機槍繼續沉著地向敵人發起猛烈的反擊。子彈用盡了,就扔手榴彈,手榴彈也用完了,楊根思拿出他留下的最後一個炸藥包。麵對又衝上來的40多名敵人,他表情嚴肅,麵無懼色,平靜又堅定地向敵人大踏步走去。敵人被楊根思匪夷所思的行動一時弄得發懵,都沒有發起攻擊,直到楊根思逐漸走近,他們才發現“嗤嗤”冒著火星的炸藥包,但為時已晚。楊根思一個箭步,猛地向敵人撲去。“轟”的一聲,爆炸聲響徹整個山間,彌漫的硝煙下是英雄離去的壯歌,是敵人無法攻破的陣地。
楊根思犧牲了,他的英雄精神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戰士與人民,永垂不朽。
英勇獻身的鐵道兵——楊連弟
楊連弟,中國人民誌願軍一級戰鬥英雄,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獲得者,同時也被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新中國成立前,楊連弟生活貧苦,當過電工、架子工,賣了十幾年的苦力。那段時日雖然常受資本家剝削,但同時他也練就了一身熟練的技術本領。1949年,楊連弟的老家天津解放了,迎來新生活的楊連弟毅然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因為他有技術,被分配到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鐵道兵縱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鐵道兵。
朝鮮戰爭爆發後不久,楊連弟就隨其他鐵道兵一起跨過鴨綠江,加入了抗美援朝戰爭。當楊連弟所在部隊到達朝鮮的時候,正值第三次戰役剛剛打響。前線戰士因為運輸補給不到位,打起仗來很是吃虧。當時補給線上重要的沸流江大橋被敵人炸斷了,上級命令楊連弟所在的連隊先去幫助四連修複沸流江大橋。
楊連弟在入朝前就因為技術高超、能力優秀而獲得各種嘉獎,是鐵道部隊中的大名人。當時美軍空軍白天總是會派飛機進行巡視,如果發現有誌願軍蹤跡,就會進行瘋狂掃射和轟炸。誌願軍戰士隻好在夜間不開燈摸黑搶修。這種辦法雖然安全,卻極影響搶修效率。楊連弟觀察了幾日後發現,敵機雖然巡查頻繁,但每輪之間都有一段時間的空隙。如果能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白天搶修,效率一定會大大增加的。
因為這種行為極為冒險,楊連弟在最開始隻與8名戰士試探搶修。誰知,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他們幾人在白天的工作效率果真大大提高,當敵機來襲時,他們迅速分散躲避,一天下來無一人傷亡。楊連弟的方法後來被大家廣泛學習應用,搶修工作就這樣迅速、順利地展開。沒多久,沸流江大橋上就又通起了運輸物資的火車。
楊連弟的奇思妙想非常多。1951年的時候,朝鮮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衝垮了許多大橋。因為洪水一時半會退不下去,大橋無法修複,嚴重影響誌願軍補給運輸線的修複進度。這時,楊連弟想出了一種修橋方法——搭鋼軌浮橋。楊連弟的這一辦法一經實施就發揮了極大作用,解決了誌願軍的一大難題。
因為楊連弟的優秀表現,1951年8月,他被選為誌願軍國慶觀禮代表團成員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和慶功大會,並在國內各個部隊展開巡回報告,大大鼓舞了國內軍隊的士氣。一連串的工作做完後已經是1952年3月,升任所在連隊副連長的楊連弟馬不停蹄地趕回朝鮮戰場。
當時,楊連弟所在連隊的任務是搶修白岑川大橋。白岑川大橋周圍地勢險要,東麵是高聳峭壁,西麵是波濤洶湧的清川江。敵人自從展開針對運輸線的“絞殺機”行動,這裏就成了他們轟炸的重要目標之一,不管白天黑夜都會有轟炸機進行轟炸掃射,有時還扔下大量定時炸彈。
回到朝鮮的第二天,楊連弟就來到搶修現場。一到現場,楊連弟就感受到了敵人對此地轟炸之猛烈。地上到處是被炸出來的坑,大橋的十個橋墩被炸毀了五個。不過令人振奮的是,在戰士們的努力下,雖然損失慘重,但火車依然通行著,從未間斷。
楊連弟看到大家熱火朝天的工作情景深受感染,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他先從其他戰士那裏了解現在的搶修情況,聽說九連裝工字梁很厲害後,連忙跑去九連虛心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楊連弟了解到連隊裏戰士們的傷亡主要是因為敵人的定時炸彈。定時炸彈不易發現,一爆炸,周圍土石被崩起,很容易砸傷、砸死正在工作的戰士。楊連弟針對這一情況,向連長提議在工地周圍建造一些工棚,這樣遇到危險時,戰士們可以及時躲避進工棚裏。楊連弟的提議被采納,許多戰士都稱讚:“副連長的辦法就是好,以後再也不怕那些石頭砸啦!”
一日,敵人又在夜間派出多架戰鬥機對白岑川大橋進行轟炸,馬上就要通車的大橋被炸毀了多處。楊連弟在搶修過程中受了傷,但為了不延誤通車,天沒亮,他帶傷與戰士們一起開始搶修。眼看大橋馬上就可以修好,這時敵機再次來襲。大家本來準備躲進防空洞,但此時如果戰士們放下手中的工作,一定會趕不上通車時間。楊連弟緊緊抓住立排架的繩子,對大家喊道:“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大家不要鬆手,堅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