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英雄氣魄垂千古1(2 / 3)

聽了副指導員的一番話,黃繼光終於豁然開朗,開始正確看待上級給自己安排的工作。

黃繼光喜歡聽英雄的故事,經常纏著炊事班的李子義同誌給他講,像劉胡蘭、楊根思他們的英雄事跡,他百聽不厭。黃繼光是個行動派,他崇拜英雄,向往英雄,也努力向英雄們學習。他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後勤工作後,就跑去幫前線的戰士們分配武器,送糧食,送木材。當時另外一個部隊開鑿坑道,黃繼光知道了,經常一有時間就跑去幫忙。

1952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誌願軍上甘嶺附近高地的誌願軍發起“攤牌”行動,抗美援朝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上甘嶺戰役”打響了。

“聯合國軍”針對誌願軍在上甘嶺附近的597.9高地以及537.7高地發起猛烈的進攻。當時誌願軍駐守在這兩個高地的兵力隻有兩個連,美軍依靠飛機、坦克、火炮,以強大兵力對誌願軍發起無數次進攻。

為了守住高地,上級派其他部隊對597.9高地以及537.7高地進行支援,黃繼光所在部隊被命令負責支援597.9高地。

黃繼光所在部隊與敵人激戰四晝夜,戰鬥極為激烈。黃繼光在槍林彈雨中為連與營部之間傳送消息,及時彙報領導的戰略命令。而負責火力戰鬥的同誌們也非常英勇,他們毫不畏懼敵人的猛烈炮火,向敵人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擊,相繼占領了4號陣地、5號陣地和6號陣地。收複這三個陣地之後,5連與6連的戰士又向0號陣地發起攻擊。

0號陣地相較之前幾個陣地的凶猛火力有過之而無不及。該陣地的半山腰上有個火力集團點,誌願軍戰士多次組織進攻都因為這個火力集團點而損失慘重,久攻不下。營長在指揮所心急如焚,0號陣地的爭奪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如果0號陣地不能及時拿下,前麵攻下的幾個占地的安全也難以保障,等敵人得到喘息機會,後麵的戰鬥將會更加艱難。

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營長向六連下達命令:組織爆破組,堅決炸掉敵人火力點。敵人火力點占據著製高點,誌願軍戰士想順利將其炸掉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派去的第一、第二爆破組的戰士都相繼陣亡。

看著敵人的猛烈炮火,看著戰士們一個個倒下,營長恨不得自己衝出去炸掉那個火力集團點。一直跟隨營長關注著戰事動態的黃繼光也了解此時的危機,他在心裏默默作出了一個決定,走到參謀長身邊說道:“營長,我請求參加爆破小組。”

營長看著這個目光堅定的年輕人,他知道黃繼光是個優秀的通訊員,爆破本不是他的任務範圍,但此時部隊減員嚴重,如果再拖下去,情況隻會更糟。營長沉思片刻,同意了黃繼光的請求。

黃繼光被任命為六班代理班長,帶領另外兩名戰士展開爆破行動。此時已是夜晚,敵人向空中發出無數顆照明彈。在照明彈的火光下,敵人很快就發現了黃繼光三人,並向他們進行瘋狂掃射。黃繼光用土坑、屍體作為掩護,沉著地指揮另外兩名戰士冒著密集的炮火向火力點不斷靠近。

黃繼光三人機智地穿梭於敵人火力之間,相繼炸掉了敵人幾個火力點。在準備向最後一個火力點進發的時候,一名戰士被敵人的機槍擊中犧牲,而另一名戰士與黃繼光也身負重傷。黃繼光看著犧牲的戰友,心中充滿了憤怒,他決心拚死也要完成這次任務,炸掉敵人所有的火力點。

隻剩最後一個火力點的時候,另外一名戰士因傷勢嚴重已經無法繼續作戰了。黃繼光讓這名戰友躲避至安全位置後,拖著受傷的身體,獨自一人向最後一個火力點靠近。敵人瘋狂的掃射沒能攔住黃繼光。終於,黃繼光到達爆破位置,向敵人的火力點投擲出最後一枚手雷,“轟”的一聲巨響,就在他以為任務完成了的時候,敵人的掃射又開始了——火力點的敵人沒有全部被炸死!

黃繼光的身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爆破的武器了,可是如果不阻止敵人的掃射,後麵的部隊就無法展開有效反擊。黃繼光看著不斷對外掃射的機槍眼,在心中堅定了一個信念。他忍著疼痛,用盡全身力氣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那或許隻是一瞬間,但每一個目睹到這一情景的戰士腦中所展現的卻像是一組慢鏡頭:黃繼光爬到敵人火力點,突然猛地撲過去,用自己身體堵住瘋狂掃射的槍眼

後方等待反擊的戰士看到這一幕,內心像被點燃了一把無名之火,他們怒吼著拿起武器向敵人衝去。他們要報仇,為倒下的戰士報仇,為黃繼光報仇!

黑暗漸漸散去,清晨即將來臨,五聖山漸漸染上了朝陽的光暈,黃繼光所在的部隊順利完成了任務。

勝利的時刻沒有像往常一樣出現一片歡騰的景象,還活著的戰士,紛紛圍站在已經離開的黃繼光身邊沉默著,緬懷著。黃繼光從前是一個崇拜英雄、優秀奮進的好戰士,但從他向敵人槍眼撲去的那一刻開始,他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首英雄的詩篇,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偉大英雄!

烈火燒不滅的意誌——邱少雲

邱少雲出身窮苦,童年時期經常受到地主豪紳的欺壓、剝削,受盡了折磨。直到新中國成立,邱少雲才過上幸福快樂的新生活。為了表達對祖國、對黨的熱愛,邱少雲毅然於1951年3月參軍,成為了一名誌願軍戰士,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大部隊中。

邱少雲來到朝鮮戰場後,深刻了解到北朝鮮人民所遭受到的苦難。他看著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炸毀的房屋、燒焦的土地、無家可歸的百姓,內心燃起憤怒的火焰。他更加堅定了要為祖國、為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朝鮮人民而戰的決心。

1951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接到了上級命令。上級讓他們消滅據守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391高地上的“聯合國軍”,將誌願軍戰線向南推進。這項任務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破壞敵人陣地炮火密集的封鎖區,順利讓軍隊進攻深入。

“聯合國軍”的封鎖區是誌願軍進攻的必經之路,這裏將誌願軍與391高地之間隔絕開,有三千多米寬。“聯合國軍”在此地安排了重兵把守,一有風吹草動,敵人就會以強大火力瘋狂掃射、轟炸,眾指揮員都為此頭疼不已。

誌願軍火力、裝備不如敵人,最適合誌願軍的進攻方式是:出奇製勝,縮短衝擊距離,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為了實施戰略方針,上級命邱少雲所在連隊在總攻日的前一天,埋伏在敵人的陣地前沿,以此來策應第二日的總攻擊。

計劃中的總攻擊,打的是奇襲,所以事先埋伏的任務也是“隱蔽”的。邱少雲所在連隊在實施埋伏行動前,上級就三令五申,讓戰士們一定要遵守紀律,切勿暴露目標。邱少雲深知此次埋伏任務的重要性,如果不能順利完成,會影響到後麵整場戰役的進行。他在心中默默堅定信念,決定誓死完成任務。在出發前,邱少雲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在申請書中寫道:“為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執行此任務的一共52人,這52名戰士要埋伏在陣地前沿二十多個小時。這二十多個小時,他們必須紋絲不動,能做的隻是睜大自己的眼睛觀察敵人——這是對身體與意誌的一種考驗。

邱少雲隱蔽的地方是高地的東邊。他周圍是茂密旺盛的蒿草,身邊還有一個小水溝。邱少雲靜靜地匍匐在草叢中,看著遠處的敵人。敵人的陣地布防嚴密,一座座地堡接連成一條密不透風的火力封鎖線,每個地堡的射擊口都架著一挺機關槍,每挺機關槍都對著邱少雲所在連隊埋伏的位置。整個連隊的戰士沒有一個人暴露目標,整片空地顯得平靜又安全,但狡猾的敵人仍沒有放鬆警戒,時常有哨兵用望遠鏡對該區域進行偵查。

晚上10點鍾左右,敵人派出一個班對邱少雲所在連隊埋伏的地區進行巡視。誌願軍每一名戰士都屏住呼吸,不讓自己的身體有任何動作。即使如此,還是有兩名戰士被敵人發現了。敵人發現誌願軍後,嚇得連忙往回跑,打算通知其他人。大家都清楚,如果敵人成功跑回去,那麼不僅此次埋伏任務徹底失敗,第二日發動的進攻行動也會失敗。

幸好,這一切被站在觀察所裏的誌願軍指揮員看到。指揮員當機立斷,立刻向逃跑的敵人開炮,整個班的敵人都被消滅掉了。敵人以為隻是誌願軍在放冷炮,並沒有發現隱藏在草叢中的邱少雲等人。不過,敵人為了安全起見,調動了美國飛機對邱少雲所在連隊埋伏的地區投放燃燒彈。

敵人的燃燒彈投放得並不密集,誌願軍戰士傷亡也不嚴重,就在大家以為全員安全的時候,忽然發現邱少雲附近燃起了大火。原來,燃燒彈的火焰不幸點燃了邱少雲的褲子,火勢順著邱少雲周圍的蒿草以及他身上的棉衣迅速燃燒,用不了多久就會將他整個身體吞沒。邱少雲此時隻需向邊上一滾,就可以滾進水坑,將身上的火撲滅。但這樣做卻會暴露整個連隊,整個戰略計劃也就因此破壞了。邱少雲比誰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忍受著火焰在皮膚上燃燒所帶來的劇烈疼痛,咬緊牙關,死死地盯住前方,一動不動。

不一會兒,大火蔓延到邱少雲的全身。不遠處的戰友看著邱少雲在烈火中一動不動,淚水盈滿他們的眼眶。邱少雲就像一座巨石,他肩負重任匍匐在那裏,不管是吞沒一切的大火,還是強大囂張的敵人,都不可能撼動他。

邱少雲感到全身疼痛,但比疼痛更清晰的感覺是對勝利的渴望,對祖國的忠誠!他顧不得疼痛,不畏懼死亡,此時此刻,他心中唯一的信念是:不能動,不能動,為了勝利,為了人民,不能動!

邱少雲就這樣一動不動,甚至未發出一聲呻吟,就這樣靜靜地趴在那裏,直到犧牲。

因為邱少雲的犧牲,整個連隊都充滿了對敵人的憤怒,他們期盼著戰鬥的打響,他們要將憤怒轉化為力量,轉化為正義的力量,消滅所有敵人。

下午5點,戰鬥的號角吹響了。潛伏在草叢中仿佛和大地融為一體的戰士們突然向敵人陣地襲去,他們個個都是勇猛無敵的鬥士,他們要繼承邱少雲的意誌向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經過激烈的戰鬥,敵人全部被殲,誌願軍獲得了此場戰役的勝利。

邱少雲沒能參加總進攻,但是他的精神卻感染了每一名參加戰鬥的人員。當勝利到來,戰士們從剛剛占領的陣地向邱少雲犧牲的地方望去時,心中回蕩的是對英雄的敬意與緬懷。

邱少雲在生死麵前嚴守軍人的紀律,他不是不怕疼痛,不渴望生存,而是他知道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是戰役的勝利,是祖國人民的信任,是美好的未來

邱少雲不是雄才偉略的領袖,不是馳騁沙場的名將豪傑,他隻是一名普通的戰士,但同時他也是一位英雄,一位用生命去書寫紀律,去譜寫讚歌,去成就曆史的大英雄。就像著名女書法家肖嫻所書的:“是真烈士,乃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