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見敵人采取了“拉弗伯雷圓圈”,連忙讓隊員的飛機混進敵人的圓圈之中,這樣由於敵我相距較近,雙方都無法展開攻擊,也就形成了對峙局麵。雖然暫時保障了安全,但這樣繞著圓圈飛下去也不是辦法,王海苦苦思考。終於,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方法。他向隊員們命令道:“爬高占位!”
一聲令下,誌願軍的6架飛機迅速向上飛去,還沒等敵人有所行動,又聽王海命令向下俯衝。誌願軍的這6架飛機就這樣在敵人的“拉弗伯雷圓圈”陣形中忽上忽下,徹底攪亂了敵人的陣形。
“拉弗伯雷圓圈”遭到破壞後,誌願軍的空軍戰士抓住機會,各自尋找目標,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6名空軍飛行員像戰鬥在前線的勇猛步兵一樣,用自己的武器——飛機與敵人展開殊死的搏鬥。這不是單純的機械與機械的對抗,是戰士與戰士之間的戰鬥,戰鬥中的雙方利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技巧進行猛烈的打擊,就如同站在高台上格鬥的格鬥士。我們的戰士在無邊的天空中進行著一場異常驚險、激烈的空中格鬥!
經過激烈的戰鬥,敵人的60多架飛機被王海率領的6架飛機打得驚慌失措,在其損失了5架飛機後,終於慌忙撤退。王海所率領的6名飛行員無一傷亡。這之後,王海所率領的一大隊陸續參加了80多次空戰,擊落敵機29架,被大家譽為“英勇的王海大隊”。
截止到1952年1月14日,誌願軍空軍第三師進行了大小戰鬥23次,擊落敵機55架,擊傷8架,自己損失16架,被擊傷7架。對於一個第一次參加戰鬥的年輕空軍隊伍來說,這是一個輝煌的戰績,就連毛主席也對他們讚賞不已,寫下“向空軍第三師致祝賀”的批語。
除了空軍第三師,之後入朝的空軍第4師的戰績也很優秀,其中湧現出了大批優秀戰鬥人員。
1952年1月16日,空軍第4師轉入一線作戰。經過多次戰鬥,美軍在誌願軍的高射炮部隊與空軍部隊的聯合打擊下,損失慘重。為了再次取得空中戰鬥優勢,美軍陸續又從國內調來一批飛行員。這批飛行員有一半都參加過二戰,戰鬥經驗非常豐富。其中有一個叫喬治·戴維斯的人更是有著3000小時的飛行經驗,被美軍空軍稱為“百戰不倦”、“特別勇敢善戰”的“空中英雄”,是美國空軍中不折不扣的“成績最高的噴氣機王牌飛行員”。
1952年2月10日,喬治·戴維斯率領美國空軍轟炸軍隅裏附近的鐵路目標。美軍的此次出擊規模龐大,以戴維斯為首的一部分飛行員的任務主要是掩護大批轟炸機。整個龐大的機群分工明確,火力充足,“大搖大擺”地向軍隅裏附近鐵路上空前進。
負責迎敵的是誌願軍空軍第四師的兩個團。當天空中多雲,敵人很有可能躲避在雲朵中對誌願軍進行突襲。誌願軍飛行員戰士個個精神專注,一邊飛行至戰區,一邊仔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
忽然,飛行員張積慧在飛行過程中發現前方有一道道飛機飛過留下的白煙——有敵機!張積慧沒有多作猶豫,立刻向其他戰鬥人員報告。剛報告完畢,就見敵人的機群黑壓壓地向誌願軍機群襲來。隊長阮濟舟連忙下令讓全員進入備戰狀態。
張積慧聽命立刻進入備戰狀態,與其他幾架飛機一同飛到高處,伺機殲敵。誰知,等飛到了高處,剛才還在視線內的敵機突然失去了蹤跡,而張積慧與其他幾架飛機已經脫離了編隊。張積慧知道此時再伺機等候敵人蹤跡很危險,便率領其他幾架飛機加速追趕編隊,一邊追一邊觀察敵機蹤跡。
就在這時,張積慧左前方的雲層中突然衝出8架敵機。看來這8架敵機是躲在雲層中蓄謀已久,等張積慧率領的幾架飛機一到,立刻展開有計劃的攻擊。張積慧麵對敵人的強勢來襲,沒有驚慌失措。他沉著應對,率領其他幾架飛機迅速向高空飛去,使敵機置於自己飛機的下方,讓敵人的攻擊撲了個空。
敵人連忙轉變方向對張積慧等人的飛機實行追擊,張積慧隨機應變,率領其他幾架飛機與敵機在空中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追逐戰。張積慧的機智應對,讓本來勢在必得的敵人頭疼不已。“王牌飛行員”戴維斯更是被誌願軍飛機死死追擊,戴維斯利用以往的飛行經驗,以陽光作為掩護擺脫追擊。張積慧不會讓他輕易逃脫,雖然陽光刺眼,無法瞄準,但張積慧並不著急,而是耐心尋找時機。終於,張積慧瞅準機會,連續開火,戴維斯的飛機應聲墜落。這位美軍“空中英雄”的空中神話就此結束,誌願軍空軍戰士又一次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戴維斯的陣亡嚴重影響了美國空軍的士氣,美軍再也不敢小瞧紅色新中國的空軍力量。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這樣說道:“戴維斯的死亡,是對遠東空軍的一大打擊,是一個悲慘的損失,我們是在空戰中和一個厲害而熟練的敵人作戰,需要我們拿出每一分技能、領導經驗和決心。”
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部隊是一支初次迎擊長空的年輕隊伍,他們缺乏駕駛經驗、戰鬥經驗,他們有的隻是足夠的勇氣、才智,以及對祖國的一腔熱血與忠誠,他們用實際行動與精神創造了一段空戰史上的奇跡,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驕人的戰績,保障了誌願軍後方運輸線的安全,同時也使世界各國開始重新審視這支年輕的隊伍,這個年輕的國家!
最終,在全體誌願軍的奮力拚搏下,美國空軍實施的“絞殺戰”計劃最終破產。
對壘上甘嶺
誌願軍在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戰中的出色表現讓“聯合國軍”方麵非常頭疼,他們已經逐漸失去了優勢,士兵們也開始出現萎靡的狀態。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裏特建議發動一場有限目的的進攻,以扭轉戰局,振奮部隊士氣。所謂“有限目的的進攻”,其實就是發動“小規模的進攻行動”,也就是範弗裏特非常中意的第八軍製定的名為“攤牌”的行動計劃。
“攤牌”行動計劃的目的是攻占上甘嶺。上甘嶺是誌願軍中部戰線戰略要點五聖山的前沿陣地。“聯合國軍”自恃彈藥裝備要遠遠超於上甘嶺地區的誌願軍,以為能輕鬆奪得上甘嶺地區的597.9高地(美軍稱為598高地)和537.7高地,而且,這對之後遏止誌願軍的行動極為有利。於是,“攤牌”計劃在1952年10月8日得到批準,一場震驚世界的戰役即將打響。
10月14日,在範弗裏特的指揮下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聯合國軍”動用40多架飛機對597.9高地和537.7高地進行輪番轟炸,同時還架設了280門大炮對兩個高地進行猛烈轟擊。整個上甘嶺地區瞬間被炮火點燃。“聯合國軍”向上甘嶺地區傾瀉上萬噸火藥後,便集結大量兵力分6路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發起進攻。
駐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是誌願軍第15軍45師135團的兩個連。這兩個連在兵力、火力上都和敵人相差甚遠。當時,這兩個連的戰士隻能依托以坑道為骨幹的陣地工事,用步槍、機槍和手榴彈作為主要武器進行反擊。經過長久作戰,高地上的野戰工事都被飛機和火炮炸毀,戰士們的彈藥也幾乎用盡,兩個連的減員情況極為嚴重。為了保留戰鬥力,這兩個連的戰士不得不先退守於坑道,暫時放棄表麵陣地的堅守。當日夜晚,誌願軍戰士趁“聯合國軍”麻痹大意的時候進行了猛烈的反攻。經過一場慘烈的戰鬥,誌願軍又將陣地全部收複。
為了粉碎敵人企圖占領上甘嶺的計劃,誌願軍第15軍45師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派出了炮兵和兩個營的兵力進行支援。此時,組織進行“攤牌”作戰計劃的範弗裏特心情大為鬱悶。他沒有想到如此萬無一失的作戰計劃竟然剛開始實施就遭到了誌願軍的沉痛打擊,不但沒有實現任何戰略目標,甚至還損失了2000多人。範弗裏特當然無法忍受這種結果,立即下令繼續投入兵力進行攻擊。
從15日開始,“聯合國軍”向上甘嶺進行輪番進攻,誌願軍也進行了激烈的反擊,雙方連續交戰三天,陣地反複被占領、奪回。18日,表麵陣地被“聯合國軍”占領,誌願軍再次轉入坑道戰,以待反擊。
19日,反擊開始。誌願軍戰士在100多門大炮的掩護下,英勇地衝鋒陷陣,不怕流血,不怕犧牲,與敵人殊死戰鬥。大家所熟知的特級英雄黃繼光就是在場戰役中光榮犧牲的。
黃繼光在反擊597.9高地的戰鬥中,為了掩護其他戰士進攻,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壯烈犧牲。至今,在朝鮮的五聖山上還屹立著一塊石壁,上麵寫著:“中國人民誌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同誌以身殉國永垂不朽!”以此來紀念黃繼光的偉大事跡。
10月20日,上甘嶺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從10月14日至20日,“聯合國軍”與誌願軍均投入了大量兵力,“聯合國軍”更是飛機、坦克、火炮一齊上,火力之強令人咋舌。誌願軍也先後投入了21個步兵連,利用夜間作戰的優勢,曾3次恢複全部陣地,殲敵7000餘人。但在敵人的猛烈炮火下,誌願軍戰士傷亡慘重。
“聯合國軍”發動“攤牌”作戰計劃的最初目的隻是想扭轉被動局麵,是一場有限目的的進攻。戰事發展至此,不論是作戰時間,還是傷亡人數、物資消耗,都遠遠超出了“聯合國軍”高層的原定計劃。麵對這種超出計劃的局麵,“攤牌”作戰計劃的主要負責人範弗裏特和克拉克不甘心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們不僅不及時調整作戰計劃,反而為了挽回“聯合國軍”的麵子,下令繼續進攻。這時,“聯合國軍”所謂的“攤牌”作戰計劃已經淪為一場挽回麵子的無意義拚殺,就連克拉克本人在見識了上甘嶺的慘烈戰爭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開始為有限目標的攻擊,發展成為一場殘忍的挽救麵子的惡性賭博。”
對誌願軍來說,不論“聯合國軍”發動的這場戰役是否是一場“惡性賭博”,選擇都隻有一個——反擊回去,守住陣地!21日,上甘嶺戰役進入第二階段。誌願軍從21日開始著手部署反擊作戰計劃。誌願軍第15軍命第45師轉入坑道作戰,以此來爭取時間,為決定性反擊創造條件。
“聯合國軍”得知45師轉入坑道後,發起了一係列針對坑道的攻擊措施,對誌願軍堅守坑道部隊進行圍攻。這次戰役,誌願軍後勤司令部和第15軍原本進行了火線運輸,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障上甘嶺戰役戰士們的彈藥、食物供應。狡詐的“聯合國軍”對誌願軍坑道部隊用盡了毒辣手段:炮火封鎖、摧毀坑道口,用石頭、麻袋、鐵絲網阻塞坑道口,向坑內投擲汽油彈、硫磺彈等。這給誌願軍後勤部隊為坑道內的戰士運送補給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戰士們經常餓著肚子,一天隻能吃到半個饅頭。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蘋果”的故事,就是上甘嶺戰役中坑道部隊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