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原諒它們。早上是它們狩獵的好時機。”托馬斯對他的警覺很驚詫。
李晟聽著樹冠層傳來的各種動物的叫聲,確實像動物市集開市了一樣:“看來雨季,確實是動物們的天堂。”
“有些是。”托馬斯用開山刀開路,一邊說。“對於吃果實的動物是的。但是對於捕獵者來說,特別是地麵的捕獵者,這並不是什麼天堂。因為它們的食物都待在樹上了。”
他說著突然停下了。
“怎麼了?”
“這附近有一群野豬。”托馬斯回頭說。“這裏有它們經過的痕跡。”
“你想吃新鮮的豬肉?”李晟感應了一下,發現附近並沒有野豬群。“不過這可能它們昨晚經過時留下的。未必還留在附近。”
“也許,不過這裏肯定是它們的地盤。”
李晟也沒有大範圍感應,那太好精力。不過托馬斯說的應該沒錯。野生動物都會有自己的勢力範圍,通常不會離開這個範圍活動。
“要不我們找找看?”說到野豬,在華夏也是二級保護動物呢。不過市場買不到,但偶爾還是能在市場外邊能買到。不過隻是偶爾。
野豬肉其實並不好吃,肉質比較粗,但華夏人崇尚野味。李晟也不例外。
“如果你想的話。”
李晟想了一下,覺得還是算了。這次他們並不是為了打獵來的:“也許下次吧。”
托馬斯這才繼續開路。一邊走一邊解釋說:“其實在亞馬遜的野豬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野豬,而是西貒。它們背上有一個臭腺,經過留下臭味,可能很久都不會散去……”
一路上他們跨過不少的水地。這裏雖然是平原,但雨林釋放的水源,讓這裏多了不少的水流。
到了樹林的邊緣,李晟和托馬斯遇到了水。這不是小片的水,而是大片的。
這裏就是托馬斯昨天提到過的會被水洪水淹沒的地方。
“洪水經常會影響到叢林。也許在原先的河岸,水深會有兩米的多深。這裏的叢林變成了魚類的樂園。這裏的蟲子和果實為這些魚提供了庇護所,還有食物。”托馬斯笑著說。“平原地區,河水遇到頂推,就會淹沒大片的叢林。”
李晟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象,連片的樹林被淹沒,樹好像就生長在水裏麵。不過這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實際上他在紀錄片裏見過這樣的場景,知道這樹林裏有很多的魚類活動:“快中午了,也許我們午飯可以吃河鮮。”
“是個好主意。”托馬斯也不打算這幾天都吃肉幹或者魚幹。
他從背包裏翻出釣線和魚鉤,不過不可能有釣竿。他們也不可能往水太深的地方去。
兩人各自拿著一根釣線,慢慢走下水,走到水大腿深的位置就停了下來。然後將吊鉤往遠處丟。
這裏水不深,大魚基本不會有,但是小魚還是不少的。
這裏說的小魚,並不那種很小的魚,而是指正常大小的魚。比如水虎魚——也就是常說的食人魚。
兩人的釣線上都綁著一個顏色鮮豔的浮子,而鉤就在浮子附近。魚鉤上甚至沒有魚餌。但是沒有魚餌的吊鉤卻很容易將魚給釣上來。
不是這些魚蠢,而是它們習慣了吃水麵掉落的東西。蟲子、果實、花瓣等等,都是它們的食物。而且競爭非常激烈,這會讓它們連試探的耐心都沒有。
托馬斯很快就釣上幾條一尺多長的魚。
李晟最後釣上一條兩尺多長的巨骨舌魚。
托馬斯大笑說:“幹得漂亮。”這條巨骨舌魚並不算大,真正大的巨骨舌魚長度能有兩米。李晟釣上來的這條隻能算是小魚。
釣到這些魚,兩人也就收手了,就這些他們就吃不完。
他們的工具不夠,這魚也隻能是烤著吃。而且這頓午飯他們就隻吃烤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