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甘肅省企業集團及其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戰略(6)(1 / 3)

2005年至今為公司各信息化係統的運行優化,全麵實現公司集團各單元的信息化。為了不斷提高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滿足公司管理變革的需求,公司對信息化係統進行了全麵優化,大大提高了信息化係統的運行效率及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支撐力度。

2005—2006年,公司對ERP係統進行了優化及升級改造,實現了對單件生產管理模式和多品種批量生產模式在一套ERP係統中的無縫集成,完全實現了對兩種管理模式下不同物料需求的統一管理,大大提高了生產係統的快速響應能力。

從2005年開始,對公司所屬的駐外銷售分公司、獨立運營公司全麵實施並優化了ERP係統,同時,根據公司信息化係統總體規劃,統一了各單元的信息編碼,目前已初步實現了係統集成,大大加快了各單元之間信息傳遞及處理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最終提高了公司整體響應市場的速度和能力。

2006年,公司緊密結合企業產品數據管理的具體需求,製訂了以最終應用為目標的PDM係統實施及優化方案,開始PDM項目實施的最後階段——應用階段。

2006年,公司對企業網站進行了優化升級,建成了高水準的企業門戶網站,廣泛開展了網上企業形象及產品宣傳,公司各單元之間的信息傳遞及處理,並初步開展了電子商務。

在信息化係統全麵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對計算機網絡硬件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先後升級改造了公司局域網部分交換設備,根據管理需要對局域網進行了擴充,新增了部分信息點,根據ERP係統應用的需要,對ERP係統服務器進行了升級改造,購置了高性能的應用服務器,以滿足應用需求。

天水213電器有限公司通過全麵的信息建設,公司已初步建立了集成化的信息化管理指揮係統,在該係統的支持下,企業整體響應市場的速度大大提高,帶動了公司經濟效益,經營規模年年上台階,為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5)甘肅省企業集團及在甘部分中央企業信息化建設速度加快

案例分析之一: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圍繞最終實現管控一體化的中遠期目標,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技術思路和“總體規劃,重點突出,分布實施,注重實效”的基本原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的集成,不斷擴大信息技術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和服務,在內部網絡建設、管理信息技術開發、生產過程自動化控製、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方麵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在甘肅省及國內有色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被列為甘肅省信息化示範企業。

案例分析之二:甘肅省煤炭行業企業信息化起步較晚,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在全行業進行計算機的推廣應用工作,但是在近20多年來,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和各有關方麵的高度重視以及企事業單位對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我省煤炭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有了較快的發展。

“九五”期間,甘肅省煤炭行業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在全行業推廣計算機應用。2000年以來,隨著信息化意識的提高和現實工作的需要,各大煤炭企業均把信息化建設與總體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結合起來,同提高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結合起來,相繼建成了計算中心、信息中心等部門,並把信息技術運用到生產安全、監測監控、自動控製及企業管理等方麵,不僅獲得了包括煤炭信息在內的大量外部信息,也為煤炭企業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

2002年,省煤炭局擁有30台終端機的局域網正式投入使用,雖然局域網的建設還有很多不足,使用也是初步的,但已經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2005年底,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省局開始對局域網進行改造,同時建立全省煤炭安全生產信息監控網絡係統。2006年12月,省局局域網改造工程和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監控網絡係統一期工程順利完工,發揮著信息收集、信息整合、自動化控製、綜合管理等作用,實現了與靖遠、窯街、華亭3家省屬煤炭企業的聯網和對省屬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情況的實時監控。全省包括6個重點產煤市蘭州、白銀、武威、酒泉、張掖、平涼等,在2007年下半年開始籌建以市為單位的區域監測網絡。

目前,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信息監控網絡係統二期工程建設也正在積極籌建準備當中。二期工程計劃於2008年6月完成工程後,將與6個重點產煤市聯網。屆時將實現對省屬煤炭企業和重點產煤市煤炭安全生產情況的實時監控,並通過網絡收集、整理、分析全省煤炭產生、安全等方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