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潛意識中蘊藏著無窮的能量
科學研究者將人的意識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存在我們大腦當中,雖然不能感覺到它,但它的的確確存在,因為它確實發揮著作用。這就像我們晚上睡覺做夢一樣,夢便是潛意識的表現之一。
根據維也納大學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類的腦神經細胞數量約有1500億個,腦神經細胞受到外部的刺激會長出芽,再長成枝(神經元),然後與其他腦細胞結合並相互聯絡,形成了發達的聯絡網。於是,信息電路開啟了。
然而,人類有95%以上的神經元處於未使用狀態,這些沉睡的神經元如果能夠被喚醒,幾乎人人都可以變成“超人”。如果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話,那麼浮出水麵的部分就屬於顯意識的範圍,約占全部意識的5%。換句話說,95%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識都是屬於潛意識的範圍。這僅僅是理論值,就目前隻用到很少腦細胞的大腦而言,其耗氧量已經占到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潛意識全部使用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像愛因斯坦、愛迪生之類的天才,終其一生也不過運用了他們整個潛意識的2%左右。
每一個人都具備潛意識,潛意識的發現源於催眠術。許多催眠大師可以讓人沉睡,讓被催眠的人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舉動,展示出驚人的承受力。
曾經有一位催眠大師催眠了一位男士,讓他以為自己是一根鐵棒。隨後,催眠大師讓他躺在兩張椅子上,頭和腳分別擱在椅子上,然後,催眠師在他身上堆滿重物,還讓幾個人站在他身上。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無法承受如此大的重量。然而在催眠的作用下,他輕而易舉地做到了。他是如何做到的?方法非常簡單,移開顯意識對身體的控製,讓它沉睡,隨後讓潛意識接管身體。這時,身體內在的力量可以做到很多“不尋常”的事。當你擺脫了顯意識的束縛,放手讓潛意識接管一切,吸引力法則就會發揮作用,用潛意識激發你的潛能,你會擁有完全不一樣的能力。
催眠大師隻是讓你的意識暫時沉睡,然後,暗示潛意識按他的意願行動。但是,讓自己的潛意識受到外在控製是很不明智的,相信多數人都不願意自己受別人意識的擺布。我們可以用顯意識來製造潛意識,用吸引力法則來吸引潛意識,發揮出自己身體、頭腦的潛力,這樣可以比任何催眠大師都幹得好。
第一次提出人類具有潛在意識學說的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所談的潛意識,是一種與理性相對立存在的本能,是人類固有的一種動力。他認為,人類有一種本能,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卻一直在無形中控製著人類的言語和行動。在適當的條件下,這種潛意識可以升華成為人類文明的原始動力。
潛意識是本能的欲望,它依照意識的提示執行任務,並且忠誠至極。正是因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密切聯係,才使得有意識地思考顯得至關重要。人的器官功能是受潛意識控製的。人體的循環、呼吸、消化、吸收係統通通都受潛意識控製。潛意識不斷地從顯意識中接受神經脈衝,我們想要改變潛意識隻需先相應地改變我們的顯意識。
俄列岡州奧克蘭的凱恩這樣寫道:
我知道有這樣一種能量的存在,因為有一次我看見兩個男孩,一個16歲,一個18歲,將一根壓在他們兄弟身上的巨木挪走了。第二天,還是那兩個男孩,還有我和另一個男人,我們四個人一起試圖將那根巨木抬起,但是失敗了。那兩個男孩是怎麼抬起四個人都無法抬起的巨木的呢?因為他們當時根本沒有時間去懷疑自己能不能辦得到,而是將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都集中到這一件事上,全身所有的細胞在聽到他們的召喚時都動了起來,激發出力量。這時,他們擁有的便不是兩人之力,而是十人之力了!
案例中的兩個男孩正是用自己的顯意識引發了潛意識中的關注點,從而激發了潛能,來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吸引力吸引來他們前所未有的力量,讓他們力大無比。
總之,平時潛意識我們雖然感覺不到,但它卻時時發揮著作用——情景類似於胃的蠕動和食物消化。世界上沒有一個化學家能夠告訴你,應該攝取多少劑量的水分來稀釋食物中的鹽量,排汗會失去多少鹽量,水與鹽到底要在每天的食物中保持什麼樣的比例才能維持健康。然而,你的潛意識知道這些答案,甚至在你還是個嬰兒時就已經知道,而且潛意識還會自然地指引你的行為舉止。我們要學會利用潛意識的力量抵達成功的彼岸。
開發潛意識的三條渠道和六點建議
根據研究,即使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人,其大腦的使用也沒有達到其功能的1%,人類的智慧和知識,至今仍是“低度開發”!人的大腦真是個無窮的寶藏,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忽略了如何有效地發揮它的潛能——潛意識中激發出來的力量。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抬起汽車的神力”的報道:
一對父子駕車經過一條鐵道路口時,有列火車疾馳而過。駕車的父親急忙刹車。由於腳下用力過猛,車子出現滑溜現象,向前直衝,越過了阻隔,撞向了火車的尾輪,車子受火車動力牽引,越過軌道,橫在另一條軌道上,損壞了的車軸被卡在鐵軌上。受傷的兒子爬出車外,而昏迷的父親卻被困在車廂裏。不一會兒,另一列列車正從千米之外疾馳而來,此時,如果兒子不把父親損壞的車子抬離軌道,將會釀成慘劇。
在這千鈞一發之時,兒子為了救出父親,情急之下咬緊牙關,令人吃驚地抬起了超過他體重十幾倍的汽車,利用車的前輪滑離軌道,溜下小斜坡。就在車子脫離軌道最後的刹那間,火車風馳電掣地從他們身旁掠過,父親終於得救了。等回過神來,兒子也不清楚剛才的神力從何而降,他決定再試一試剛才的動作時,卻無法把汽車抬起來滑行。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裏麵的道理很簡單。心理學家解釋說,在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不到緊要關頭,潛能不會顯山露水,但要是你平時注意多多發掘,多多積累,將潛能轉化為自信,那種神奇的力量是會出現的。下麵便是開發潛意識的三條渠道。
1.聽覺刺激
當你產生恐慌、害怕、缺乏自信時,大喊幾聲,就像拳擊、搏擊時的喊叫一樣,可以立即恢複力量。聲音的力量影響你的信念,帶來積極的行動。在你的家中或其他地方一直播放潛意識錄音帶,即使不注意它,它也可以進入你的潛意識中。即使在睡眠中也可以播放,因為耳朵是24小時張開的,意識聽到,潛意識照樣能聽到,效果甚佳。
2.視覺刺激
在房間設置一個夢想板,把自己的目標圖貼在夢想板上勤於觀看,可以每天刺激你的潛意識,有助於你實現夢想。
3.觀想刺激
利用潛意識不分真假的原理,在大腦中引導出你所希望的成功場景,從而達到替換你潛意識中負麵思想的目的,通過反複的觀察暗示,改變自我意象,樹立成功信念,並使自我產生積極的行動,達到預訂的目標。
接下來是引爆你潛能的六點建議。
1.良性暗示
暗示會通過意識進入潛意識,最終到達意識的深層,它的表現形式就是靈感、直覺、想象等。每個人都需要良性暗示,對自己可以說服自身缺的負麵影響,對他人可幫助激發他們的潛能,尤其是對那些經驗不足的新手。帶有創新意識的積極暗示會讓你在自發心理中實現自己的目標。
2.幽默氛圍
各種類型的幽默都是言語舉止方麵表現出來的一種創新,能夠引起我們發笑之處,必定有出乎意料的新東西。幽默與思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為了激發出幽默,必須要擺脫理性思考和固有結論的束縛,而這正是創新思維必須的條件。
3.夢境頓悟
苯環的發現是夢境激發思維潛能的典型例子。德國化學家弗裏德裏希·凱庫勒花了很長時間研究苯的分子結構,但是,一直沒有結果。有一天,疲憊的凱庫勒坐在椅子上打盹,恍惚中看到眼前有成群的原子在飛舞跳躍,接著,這些原子排成一個長隊,像一條蛇那樣纏繞著,蠕動著,忽然,蛇頭咬住了蛇尾,形成了一個環圍繞在凱庫勒眼前環繞著,像是在嘲笑他。凱庫勒猛然驚醒,並且悟出:苯的分子結構應該是封閉的環形,而非開放的鏈狀。
當我們做夢時,思維超越了清醒狀態的“可能與不可能”、“合理與不合理”的界限,從而進入一個超越不理性、跨越時空的自由思維狀態。從今天開始,入睡前給自己以暗示,在枕邊放好紙和筆,隨時記錄下美好的夢境吧!
4.快樂心情
快樂與人的需求有關,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壓力就會變成需求,這樣我們就會主動思考,創新思維自然而然產生了。
5.冥想
有位擁有兩百多項專利的博士有一間“個人溝通室”,當他需要靈感時,就會走進這間屋子,關掉燈,坐在桌前,集中心力在正在鑽研的發明物的已知部分,直到“靈光乍現”想出發明物中未知的部分,許多大公司花重金請他“坐著想點子”,這是它的謀生方式。
6.製造環境
一位日本創造學家在水中想出來許多新發現,他覺得潛水讓他避免了幹擾,易於集中精神,缺氧氣大腦會突然產生意想不到的靈感。對他來說,潛水是激發靈感的環境,一位伐木工人被要求用斧背砍木頭,報酬加倍,幹了半天之後,他不幹了,理由是“我要看著木片飛起來”。對他來說,看到成果才能激發潛能,這些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激發潛能的最佳環境,別讓無窮無盡的能量僵死在肉體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