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馬肯定地對我說道:“本來人已過世,我不該道人是非,可我怕弄不清楚原由,反倒會讓我們對眼前的狀況做出錯誤的判斷。”
我細心聽他說下去。
“這個秘密是我偶爾發現的,記得那次是蔣人壽受墾骨道人的命令,讓他帶我練習盜墓的技巧、手法,作為大徒弟的蔣人壽並不十分願意,但迫於墾骨道人說一不二的準則,上刀山下火海也是推脫不了的。剛開始,我以為是他怕麻煩,沒有這個耐心放在我這個毛頭小子的身上,後來我才察覺到他的顧忌。盜墓固然會見到屍體,但古人保存屍體的技術尤為精湛,不可同日而語,很多時候躺在棺槨裏的是有皮有肉的古屍,連眼珠都是濕潤的。所以走穴,也就是盜墓的時候,我們會盡量避免去接觸屍體,因為有可能會引起屍變,但或多或少還是會接觸到,個中緣由無非為的是藏在屍體中的明器。這個時候,會事前準備一些保命的措施,比如符咒、八卦鏡、桃木劍、糯米、屍膏(由獅虎豹狼等野獸的屍油煉成,再混合一些中草藥,煉製成漿糊狀的膏脂,塗抹在五官,可以迷惑僵屍誤以為是同類,因為煉製步驟繁瑣和材料稀有,所以存量很少,鑒於這個原因,能用得上的人不多)、化屍水(一種強酸溶液,能把屍體瞬間化骨,清末才出現,據說是洋鬼子帶入中原後才被普遍用在盜墓行中,因為它不僅能化屍,而且能化金屬,容易把藏於屍體中明器同時花掉,所以萬不得已不會使用)、陰陽火(又名雷火,取火源長燃不滅,以桃木助燃,穿透力極強,能把一切燃盡,何況屍骨,因為攜帶不便,采取不易,也很少會用到),還有捆屍繩、白麵粉、蛇吞蟲等等枚不勝舉,不過再妥當的方法都不如遠離屍體,這才是最為合理、最為安全的措施,至少蔣人壽是這麼認為的。事先,墾骨道人已命人準備了一些埋在地下的屍棺(從附近的墳山上盜取的屍棺,確認無誤後在棺材的各個位置,包括屍體內部放置錫塊)用來練習,我按照蔣人壽的指示用洛陽鏟挖土撬棺。開啟棺材板後,那具極度腐爛的屍體臭不可聞、麵目猙獰,但能從衣著打扮判斷出這具屍體剛死不久,起碼不是所謂的古屍。從屍體暴露在空氣中的那一刻起,蔣人壽就站立在我的背後,不停催促著我用各種手法把錫塊找出來。他告訴我,一共有藏有十二塊,但當我找出第十一塊的時候,無論我把屍體開腸破肚還是分離肢解,還是沒能找到最後一塊。於是我就問他是不是忘記放了,他一問三不知,隻知道不停催促我,眼神都不打往我這看。當時一氣之下我就扯下屍體的頭顱,假裝想嚇嚇他,本以為他會鎮定如常,再給我點教訓,起碼痛罵幾句,誰知……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