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十四章 施舍(1 / 3)

飛雪如花的昨天,錦藍陪她看了一場。雪色褪去不久,堪園裏那兩株繡球海棠悄然盛放,風吹繽紛雪一樣。

海棠花期比山櫻略長,然而蘇離知道即使有一株花期貫穿整個春天的花兒,在它凋謝以前,他也必不會再出現了。錦藍走後,她不曾再流半滴眼淚。此外她還慢慢為自己想好了未來,打算等海棠和牡丹都謝了再離開,還要選一日去娘親的墓前束芻,這畢竟可能是她最後一次回來家鄉。而完成一切後,要去哪裏則不在需要決定的範圍內。

她是一個深居簡出的人,然而生活在此,總有日常物什需要采買。春雨綿綿的天氣裏,芙蓉河畔的人們偶爾會看到一個身著素衫的女子挽著簡簡單單的髻,不施粉黛的麵目讓整個桃夭朱戶倚欄的笑娘黯然失色。她提一隻竹籃經過,從東市買到西市,一路上不做任何逗留,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人們說不出她的眉間為何總有淡淡的愁,像雨天裏水麵上揮之不去的輕霧。這樣的女子出現在煙視媚行的芙蓉河畔不但讓人好奇,更多的卻是心疼。

紈絝子弟和文人墨客們並非不想結識,隻是不論如何緊緊盯梢,集中精神,加快腳程……最後的結果都一樣。仿佛一場春夢,回過神來早已沒有那抹背影,空氣中唯留淺淺花香,淡不可聞。試的人多了,這件怪事便一傳十十傳百地揚出去,有人覺得邪門,卻也有人更加神往。才子畫手著迷於在字裏行間留住她的悵然,浮遊公子則投擲千金,隻賭她微微一笑時的模樣。

不管怎樣,都是紙醉金迷,夜夜笙歌。聖國討伐末闌的三十萬大軍還未開戰就飛捷報,末闌不戰而降,自願轄屬。消息傳來,舉國又是一片歡慶,尤以江南的沿岸城鎮為首,其次才是京師長幹和陪都清晏。

這些人根本是借著各種名頭大肆享受。國家存亡,社稷興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紙空談。

海棠已經謝了,堪園裏那一紅一白兩株牡丹也搖搖欲墜,層疊怒放的花瓣開始出現枯萎征兆。一切都已打點停當,蘇離隻等著看它落盡最後一片才動身,沒想到這時卻發生了一件撼動天下人心的大事,趁著聖國遠伐末闌,京城軍備空虛之際,一支五千人的輕騎突襲長幹,迅速控製了皇城內外,同時放一把熊熊大火燒毀必經之路文德橋,切斷所有入城路線,就算聖國那數量驚人的三十萬大軍在頃刻之間撤回,等待他們也必然是一場迎頭痛擊。

何況他們再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戰亂烽火傳到駐守克孜戈爾的聖軍大營,軍隊連夜動身趕回,卻還是遭逢一支黑衣勁騎部隊的風襲,一夜之間兵力消耗過萬,折損兩員大將,那是潛伏末闌長達七年的鴉軍,他們對這裏的熟悉程度早已使之來去沙漠一如疾風,而被迎入克孜戈爾的聖軍將士,尚未從凱旋的喜悅中飄出來就麵臨著奔北的沮喪。

鴉軍的突襲成功鼓舞了本就痛恨器械投降俯首稱臣的末闌人,他們也紛紛拿起武器加入追擊的行列。遠方的首都失陷,近處腹背臨敵,還有隨時神出鬼沒幽魅一樣的鴉軍,數不清的士兵在條件惡劣的沙漠中大片大片地死去,那些無一例外睜著閉不上的眼睛的年輕人大概再也想不到這次本該穩勝的戰役會終結了他們短暫的一生。

蘇離鎖了門,飛身上馬,馬蹄聲驚了一群棲息在樹枝上的烏鴉,噗啦啦全都飛了起來,夜色沉沉,她甚至來不及回頭去將那如夢似幻的園子看上最後一眼。

抵達京師那個夜晚,月亮像燦爛銀盤掛在一片琉璃般的淡烏天空中。長幹已經封城,所有路徑不是燒焦了就是完全斷開,城外荒蕪,夏季裏野草叢生,短短數月就變成了毒蛇和蜈蚣的樂園。馬兒讓蠍子蟄傷了前蹄無法再走,蘇離知道馬兒的腿腳一旦受傷就等於喪失了生存能力,若是戰士最仁慈的做法就是痛快地一下子解決它們,隻是她手邊連一樣武器都沒有,隻能放它自生自滅。倒臥在地的馬兒側過頭來蹭了蹭蘇離,大眼睛裏流露出一無所知的天真。

“對不起,我要走了。”連日來的形影不離累積下或多或少的情誼,蘇離摸了摸它糾結的馬鬃,將包袱挎在身上。走出數十尺,身後突然響起輕靈的破空聲,蘇離一驚,意識到什麼似的倏然轉身,一身黑衣的鴉軍衛士正收起染血的長刀。

“為什麼要殺它?也許有人路過,也許它還有獲救的生機!”蘇離衝過去,怒不可遏地又震驚地看著血泊中的馬屍,甚至沒有問那些數月前本該跟錦藍一起離開的鴉軍衛士怎麼會突然出現在自己身後。

“姑娘,不會有人經過這裏的,它活不了。”對方平靜地還刀入鞘,眼裏冷光和刀身一樣澈寒,“長幹城已經封鎖了,你進不去。”

“可是他們也出不來。”蘇離冷冷地打斷他,“等那幾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再富庶的土地,這麼長年累月地被圍攻也會枯竭的,何況城裏還有許多無辜百姓。”

“無辜百姓嗎?”那人捏著刀鞘,神色如常,“隻要不發生暴動,一切都會和以前一樣。殿下他也沒有打算長期駐城,我們的目的隻是容王手裏的東西而已,他交出來,我們即刻撤走。”

“尚天行律!”蘇離一下子反應過來,可是又忍不住狐疑,“撤走……你們能從幾十萬大軍的包圍中安全撤離?”

“幾千人當然不可能,然而走幾個至少不成問題。”

蘇離倒吸了一口冷氣。讓她驚懾的不是這個計劃,而是這些人麵對這種命運時輕描淡寫的態度。通常對自己生命毫不看重的人也必不會在意他人的性命,蘇離隱隱開始為長幹城裏百姓的未來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