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過快樂生活的本領是上帝賜予我們的,我們有權力過快樂的生活,沒有人限製我們。
像疾病一樣有違於我們本性的是痛苦、憂鬱的情緒,我走在街道上,滿眼都是一張張憂鬱、愁眉緊索、愁苦的麵孔,隨處可見一副副憤怒不平的表情,但是我們絕不能認為這些憂傷的表情就會破壞這個充滿快樂的美好世界,這與人類的本性相違背。其實,這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不和諧,是它掠奪了我們的幸福,阻礙了我們前行的腳步。
學會用開闊的視野來看待人生,學會理性地對待自己,不要根據那些小小的困難猜測你的未來發展狀況,讓你的內心晴朗起來吧!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會不斷發生這樣的情形:當他開始為自己的一生奮鬥的時候,當遇到挫折和困難,感到孤立無援的時候,他會想到半途而廢要比持之以恒容易得多,因此他選擇了退縮。但是退縮就難得勝利,所以我們在計劃做一件事時,就應充滿自信,堅定意誌,不要給薄弱的意誌、猶豫不決或萎靡不振留退路。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堅持不懈地工作,即使情況不明朗,麵臨巨大的障礙,也要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最難戰勝的敵人便是我們自己。做任何事情,我們都應當保持有勇氣、有信心、樂觀和滿懷憧憬的信念,不要讓有害的不良思想和不良情緒每時每刻占據我們的心靈,破壞我們的快樂生活。但是,那些令人泄氣的想法和懷疑、憂慮、沮喪情緒等等總會在我們遇到不快時、情緒低落或悻悻不滿時出現,像一頭公牛衝進瓷器店一樣,破壞我們的頭腦,破壞我們奮發努力獲得的工作成果,使它們毀於一旦。對此,我們無可奈何,隻能從頭再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懂得這些毫無用處的、極具破壞性的想法是我們的最大的敵人。燒掉畫家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作品隻需隨意地加上一筆,燒毀一座古樸的宅院僅僅需要幾分鍾的時間。同樣,我們曆盡艱難困苦精心創作的人生藍圖也會被憂慮、嫉妒、悲傷、沮喪、憎恨等這些極具破壞力的情感瞬時間毀掉。
當你感到失望或沒有前進的動力和信心的時候,你不妨對自己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然後重新振作起來,運用這種方法,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堅信,你不會在哪一錯誤方向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人的思想觀念也常常體現在自己的生活模式中,當你認為自己一敗塗地的時候,你就可能真的成為一名失敗者。你的信念往往是你為自己樹立的標準,因此你無法擺脫自己的思想情緒,無法擺脫自己的理想信念,如果你不想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一生的代價,那麼你就不要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不要從思想深處認為自己無法與他們一樣做任何有價值的事,不要認為自己運氣不佳,沒有其他人那樣的機會。
忘掉你昔日的失敗,麵向新境界時,你的視野會更開闊,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一點東西值得留戀,那麼他必定是個缺乏信心、缺乏勇氣的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擁有一顆鑽石般堅韌的心,擁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和一種不留退路、勇往直前的決心,即使他們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失去了一生努力奮鬥得來的物質財富,他們也不是真正的失敗者,他們仍然像失去心愛的東西和物質財富以前那樣鬥誌昂揚,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可以擊倒這種人。擁有了這種寶貴的財富,貧窮將會離他們越來越遠,迎麵走來的必將是美好幸福的生活。首先在思想上看重自己
在蘇格蘭,一個貧窮的紡織工人,每天都要非常虔誠地做禱告。在他的禱告中有一項內容非常奇怪,他祈求神讓他對自己有一個好的評價。其實,這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難道有這樣的想法不對嗎?如果我們對自己都沒有好的評價,又怎麼期望別人會對我們有好的評價呢?正如一句諺語所說的那樣: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果人們發現我們不自重,那麼,他們就會把我們當作騙子,拒絕與我們交往。因為我們一方麵對別人說,他們應該對我們有好感,而另一方麵自己卻對自己沒有好感。事實上,尊重是建立在同一原則基礎上的,無論是對自己的尊重,還是對他人的尊重。
“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裏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某一段時間裏欺騙所有的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裏欺騙所有的人。”這是林肯的至理名言。然而,無論何時,我們都無法欺騙自己。因此,要真正產生自尊的感覺,讓自己配得上這種對自己的尊重是惟一的辦法。
我們認為自己有多少價值,就不能期望別人把我們看得比這更重。人們有權利按照我們看待自己的眼光來評價我們。我們一旦步入社會,人們就會從我們的臉上,從我們的眼神中去判斷,我們到底賦予了自己多高的價值。如果他們發現,我們對自己的評價都不高,他們又有什麼理由要給他們自己添麻煩,來煞費苦心地研究我們的自我評價到底是不是偏低呢?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踏入社會的人對自己價值的判斷是最真實、最準確的。
在沃爾夫將軍被任命為駐守加拿大的英軍統帥後,英國首相皮特剛好找到了一個機會領略了一番沃爾夫將軍的自吹自擂。這個年輕的軍官揮舞著佩劍不停地敲著桌麵,在屋子裏手舞足蹈,對自己將要建立的功勳誇誇其談。沃爾夫將軍的不自謙讓皮特產生了厭惡之情,他忍不住對坦普爾勳爵說:“上帝啊,上帝,我竟然把整個國家、整個政府的命運交到了這樣人的手上。”
但是,令這位首相感到意外的是,就是這麼一個喜歡誇耀自己的年輕人竟然會不顧重病纏身,離開病床指揮部隊在亞伯拉罕高地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其實,他的自誇是在預言自己未來所能做出的成就。
“如果一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的人,”德國哲學家謝林說,“那麼,他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讓他在思想上覺得自己重要,那麼不久後,他就會在現實生活中覺得自己重要。”
如果一個人能夠相信自己的能力,那麼,他很快就會擁有巨大的力量,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科蘇特是匈牙利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他曾經說:“謙遜是一種智慧,這種品質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我們也不應該輕視自立自信的價值,它比其他任何個性因素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男人氣概。”
“一個人要學會依賴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運的饋贈,這就如同一棵樹如果要結出果實,就必須先在土壤裏紮下根一樣。如果擁有了這樣的基礎,那麼知識上的成就也就勢在必得了。”英國曆史學家弗勞德說。
青年人必須與各種各樣的侮辱與不體麵絕緣,培養自己的自尊,使自己超越於一切狹隘卑賤的行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