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大搞特務(3 / 3)

“複興社”又稱藍衣社,相當於墨索裏尼的黑衫與希特勒棕衫,大約於1932年2月在南京秘密成立,其核心分子為黃埔出身,又曾侍從過蔣介石的人,如賀衷寒、鄧文儀、戴笠、鄭介民等,還有自命精通理論的劉健群等人,無一不是蔣之心腹,以“絕對服從領袖”自矢,認為“法西斯獨裁是中國的唯一救主”。英文《劍橋中國史》亦肯定蔣介石以德、意軍國主義為模式。(第145頁)他組訓青年,派人到部隊去監視軍官,搞黨團活動,用斷然手段掃蕩黨內“反動分子”,沒收反動分子財產以及收取黨費十分之六為活動基金,奉蔣介石為領袖,要“秉承領袖意旨,體念領袖苦心”,甘願為蔣之耳目。複興社自成立以後,發展迅速,骨幹分子曾分批派往德國,接受“蓋世太保”的訓練。在五年之內,從四十餘人的組織,發展到將近十萬人之多,亦因而形成派係,諸如戴笠的特務係、陳誠的軍事係、康澤的別動係,以及賀衷寒的政訓係,分別經由黨政管道,控製政府與社會的各個方麵,從事迫害、盯梢、恐嚇、綁架、監禁,甚至暗殺等行動。如30年代,轟動一時的楊杏佛與史量才謀殺案,一時諱莫如深,然而事過境遷,特務紛紛寫回憶錄、一一招認。軍統的沈醉更明言,殺中央研究院的楊杏佛,為了警告宋慶齡,殺《申報》主筆史量才,因懷疑與共產黨有關係,都出自蔣介石的意旨,特務不過是執行的工具。(參見沈醉《軍統內幕》上冊,第193—202頁)另外還可通過法令,逮捕異己,鉗製言論。最後中央權力完全集中於蔣介石一人。

1933年,為了江西“剿共”,“複興社”主持“廬山軍官訓練班”,由蔣介石親自坐鎮,教導希特勒那一套。德國軍事顧問團一百餘人,進駐廬山,傳授妙計。蔣介石的軍事委員會中各重要機構,也多有德國人以及意大利的高參參與。意籍高等顧問史丹法尼就建議中國應當在全國唯一最高首領蔣委員長領導之下,“以服從就統一”“以統一謀建設”“以武力爭和平”。這種法西斯精神講話,為蔣介石捧場、敲邊鼓,令蔣十分受用。史氏回意大利後,蔣仍要中國駐意大使轉致“國民政府最高文官待遇月俸八百元”。

法西斯特務組織不僅幫助蔣介石鞏固權力,而且提供了不少方便,包括在軍事作戰時,扮演間諜的角色,偷看敵人的底牌。所謂偷看底牌,就是偷譯對方的密碼。桂係三巨頭之一的黃紹竑,在《五十回憶》書中透露,在1929年至1930年間內戰時,桂係方麵的密碼,都被蔣介石方麵推譯出來。正由於偷譯對方密碼的成功,更予蔣以“料敵如神”“天縱英明”的形象。

據情報局秘密出版的《戴雨農先生傳》:“民國二十二年3月,胡宗南將軍介紹一位擅長無線電通訊的魏大銘給戴先生,乃即著手從人才的吸收訓練、電機的研究製造,與內外通訊網的建立各方麵,迅謀發展。”其實在魏大銘以前,蔣介石就在這方麵坐享其利了。據魏大銘《評述戴雨農先生的事功》(《傳記文學》第三十八卷第三期)回憶:

民國十八年交通部國際電訊局長溫毓慶博士,由財政部長宋子文的財務支持,研破了桂係的上海秘密電台XHFA的密電,情報為蔣總司令所用,乃繼續擴展及於馮玉祥、唐生智、石友三等情報而贏得中原大戰,石友三、唐生智等叛變諸役,幾次解救蔣總司令於危難之中,極有貢獻。此種密電情報,當時由林蔚文將軍經手,呈轉處理,用後即毀,不存檔案,了無痕跡,後來侍從室即循此規例,故知者極少而識者幾無,人但知蔣委員長之神機妙算,而不知其另有密電情報。(第49頁)

蔡孟堅也於《八十談奇》中談到,中原大戰時以時遷手段,偷得鹿鍾麟總部新頒的密電本,以陳立夫名義送交總部機要室,大收戰果,受到蔣介石的召見,“深予嘉勉”。特務之功大矣哉!蔣介石焉得不重視特務?

蔣介石北伐到江西時,身邊已有一大批侍從秘書、副官衛士等。他原本用人唯親,而這些人更是親上加親,如第一個擔任侍從秘書的毛慶祥,乃溪口世交毛穎甫的兒子,另一個侍從秘書汪日章,排起行來,乃蔣介石的表兄弟。再一個侍從秘書俞國華,乃蔣介石少年同窗莫逆之子。俞國華的助手周宏濤,則是蔣介石密友的孫子。為蔣介石監印的薑輔成,由蔣介石同鄉、交易所舊友應夢卿介紹,另一個監印官沈紹洙,也是奉化人。親戚關係、密友關係、浙江人、黃埔以及後來的中央政治學校出身,成為蔣介石周圍親信選擇的標準,也是他權力中心的一塊基石。

1932年,蔣介石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後,決定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設立南昌行營,指揮“剿共”,一手包辦黨政軍大事,乃擴大侍從秘書、副官以及侍衛人員的編製,組織侍從室,猶如清朝雍正皇帝的軍機處。到1936年1月,正式改組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下設兩個處,錢大鈞任侍一處主任掌軍事,轄總務、參謀、警衛三組。陳布雷為侍二處主任,掌政治與黨務,轄政治黨務和侍從秘書兩組。侍從秘書的名義時而授予黨政簡任以上人員,以備谘詢或外調,猶如舊皇朝的翰林院。至於警衛已不是一排或一連,而是大隊,同時配有便衣侍衛,由侍衛長統一調度。侍從室的權力自然而然地淩駕政府各部門之上,舉凡國民黨全會、中執會、中央委員會,也都成了獨裁者的橡皮圖章,其顯赫似猶超過清朝的軍機處。20世紀30年代的蔣介石,顯然已具有皇帝的架勢,隻是他皇命所及的疆域,仍然無法涵蓋全中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