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加油機(1)(3 / 3)

五、噴氣式加油機的誕生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空中加油機迎來了第二次大發展時期。供油量更大,加油速度更快、載機飛行速度更大的噴氣式加油機問世,1架加油機同時給多架飛機進行空中加油的技術成為噴氣式加油機的基本技術。空中加油機的這次發展,是對應軍用飛機噴氣化和對美國蘇聯爭奪軍事優勢需求的回應。

軍用飛機進入噴氣化後,巡航速度普遍達到亞音速和高亞音速,飛行高度普遍達到1萬米以上的高空。航程遠,載油量大,飛機的重量大幅度增加,發動機功率加大,耗油率大幅度提高。軍用飛機的跨越式發展對加油機也提出新的需求,活塞式加油機已不能滿足需要:一是飛行速度慢,高度低,與噴氣式飛機飛行性能差距大;二是載油量小,不用說需要大量加油的重型轟炸機和運輸機,就是對大量的戰鬥機、攻擊機的需求也很難滿足;三是加油速度慢,不能滿足軍用飛機對於快速空中加油的要求。由於存在上述差距,噴氣式飛機當需要進行空中加油時,不得不降低高度,減小速度,長時間與加油機保持密集編隊飛行才能完成空中加油,不但加油效率低,而且也容易發生事故。這樣,研製載油量更大、加油速度更快、飛行高度速度與噴氣式飛機相匹配的噴氣式加油機勢在必行。

1956年,美國空軍的第一架KC-135A“同溫層油船”噴氣式加油機首飛。第二年,美國空軍KB-29加裝了英國空中加油公司生產的MK-17型空中加油吊艙,成為多點式空中加油機。60年代中期,英國空軍將“勝利者”戰略轟炸機改裝成空中加油機進入皇家空軍服役。該空中加油機用兩個MK-20翼下空中加油吊艙和一個裝在機身下麵的MK-17B軟管絞盤裝置,首次開創了一架油機同時為3架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的先例。在這一時期,蘇聯空軍在圖-16噴氣式中型轟炸機的基礎上研製了圖-16型空中加油機,組建了噴氣式空中加油機部隊。

六、加油機的發展趨勢

在現代戰爭中,加油機已經成為軍隊機動作戰的一個支柱,對戰爭的進程與結局有著重要影響。當前,加油機的發展表現出五點趨勢:

一是全麵完善自動化空中加油技術。不斷提高空中加油的自動化程度,當前主要是在技術上克服機翼振動、陣風和空氣渦流對輸油管穩定性的影響;繼續完善計算機控製技術和攝像監控顯示技術;加強自動加油管理係統和自動加油結合係統等。

二是發展能夠提供更多油料的大型加油機。加油機主要用於為軍用飛機在空中補充油料,支援作戰飛機機動、戰略空運、戰略偵察和遠程作戰。加油機所能提供的油料越多,作用越明顯。因此,發展載油量更大的加油機成為軍事強國的一種要求。

三是提高空中加油機的自衛能力。當前裝備的絕大部分加油機既無火力係統,又無預警裝置,主要采用將加油區域放置在戰場後方並采取安排戰鬥機掩護等措施保證加油機安全。由於加油機大都是大型飛機,機體大,飛行速度和機動能力都有限,加之有時需要安排到有一定危險的區域進行空中加油,加油機還是容易受到攻擊,特別是紅外導彈的攻擊。當前,一些國家正在加油機上安裝衛星數據係統和聯合作戰信息分發係統,以使加油機飛行員隨時了解空中安全形勢;加裝無源導彈告警係統和多普勒雷達係統,並安裝投放紅外幹擾彈、金屬箔條絲的綜合防衛裝置,以對付敵紅外導彈的攻擊;在加油機上使用隱身材料,減少雷達反射麵積,提高隱身性。

四是發展運輸、加油兩用機。大型加油機都由同型運輸機改裝而成。如果將其改裝成專用加油機,當不需要空中加油時則會閑置無用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如將其改裝成空中運輸、加油兩用飛機,使用起來就方便得多。當需要當運輸機使用時就進行空運;當空中加油任務多時就作為加油機使用。這也是當前裝備加油機較多國家的基本作法。如英國皇家空軍研製的“空中客車”飛機,既可作為洲際運輸機使用,執行戰略空運任務;也可兼作空中加油機,為戰略空運和遠程作戰進行空中加油。美國空軍的KC-10、KC-135都是運輸、加油兩用機。

五是世界強國空軍在研製新型軍用飛機時通常都要求具有加油、受油能力。美國軍用標準規定:所有飛機都應該具備空中加油的能力或具有供空中加油使用的空間和結構措施。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在軍用飛機研製的初始階段都考慮空中加油、受油

問題。

空中加油機的作用與

操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