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養生之學2(3 / 3)

蘇東坡正是以此精神對待人生的一切不如意事情,所以他身體健康、晚年快樂。

(2)動靜結合

蘇東坡非常重視身體鍛煉和心理健康,強調要動靜相結合,才能養生長壽。他認為,動“能逸而能勞”;靜“能心平氣和”。

蘇東坡認為:“夫風雨寒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貴人深居簡出,行則坐轎,寒則厚衣,養之太過,所以易受寒暑;農夫小民,不問嚴寒酷暑,勞作於田間,勞動的鍛煉使得他們祛病延年。由於他對勞動的重視,一生勤於勞作,即使在63歲被貶瓊州,也還親自開荒種地。

在重視動的同時,蘇東坡還推崇靜。他認為一個人首先要心靜,不要胡思亂想,自然就能“心平氣和”。在《東坡養生集》中有記載,說他每天天剛亮,就立即起身,盤腿而坐,練習我國傳統的保健功。

(3)對酒的正確認識

蘇東坡對我國傳統醫學頗有研究,對酒的養生作用也有一定的認識。他說:“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大意是說,酒隻要飲得適量,是可以養生的。

蘇東坡除了飲名酒之外,還精心釀製、經常飲用藥酒,以祛病健體。正是因為他對各種養生酒有不解之緣,所以他在“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泉”的艱苦環境中,能免時疫、拒障傷。

(4)“四當”以長壽

一次,一位先生向蘇東坡請教長壽秘方時,他摘取了古書上的四句話作答。這四句話為:“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前兩句意為樂觀、早睡。後兩句話則出自《戰國策》“安步,緩行也;晚食,晏食也。”對此,蘇東坡還作了具體解釋:“已饑而食,蔬菜有過於八珍。”就是說肚子餓了才吃飯,但食不可過飽,這樣的飲食,即使是蔬菜也勝過皇帝吃的山珍海味。

陸遊修身與養生

宋代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一生三次罷官累遭打擊,但仍堅決抗金,毫不動搖,可以說曆盡坎坷,飽經風霜。然而他卻活到了85歲,且耳不聾,眼不花,還能到山間采草藥,這在古代文人中可謂高壽了。他在晚年曾作詩雲:“養生如藝樹,培植要得宜。”

陸遊的許多養生詩,對現代人的修身養性亦頗有裨益。

(1)心胸豁達

陸遊青年時就胸懷遠大誌向,盡管一生流離顛沛、窮困潦倒,但仍然是“莫厭相逢笑開口”,始終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2)生活規律

吃飯“少飽則止”,飯後堅持散步,讀書定時,起居有常。他提倡起床後梳頭,晚上睡前洗腳更是他的樂趣,並養成了良好習慣,有詩為證:“老人不複事農桑,點數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鮮燒湯。”

(3)飲食清淡

陸遊崇尚簡樸,甘於淡泊,食求清淡,“老無聲色娛,戒懼在飲食”。追求“怡然氣貌漸還嬰,淡飯粗茶過此生。”陸遊喜歡吃蔬菜,菜肴以素為主,芹菜、山藥、蘿卜等都是他喜愛的菜譜,如詩中雲“食常羹芋已忘肉。”

陸遊更以粥為養生妙品,他作詩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苑丘平易法,隻將食粥致神仙。”陸遊三餐皆食粥,有淡粥、菜粥和豆粥,他認為豆粥味道最好。陸遊食粥之法甚為獨特,他有時早晨起身後,無所事事,隻管食粥,吃飽了又臥床安睡。“粥罷重投枕,燈殘起讀書”,便是他生活起居的寫照。

(4)堅持鍛煉

陸遊推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哲理,平常“整書拂幾當閑嬉,時取曾孫竹馬騎,朝夕小勞君會否?戶樞流水即吾師。”所以,陸遊年輕時就注意鍛煉身體,到了老年仍堅持參加體育活動。堅持“不動成羆臥,微勞學鳥伸。呼童按摩罷,依壁久伸餘。拳拳奉天裏,坦坦息心機”。

陸遊深喜按摩、學劍、氣功,並獲益匪淺。他堅持一天數次自我按摩;學劍幾十年,48歲時仍能“射獵深山,親刺猛虎”;他還堅持氣功鍛煉。

(5)多勞動

陸遊七八十歲時還能從事掃地、整理臥室、種草養花等力所能及的勞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在《種百合》中說道:“方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他還把每天掃地作為健身必修的一課,“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掃地。既省課童奴,亦以平血氣。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直差易。”執帚掃地,既清潔了生活環境,又活動了筋骨血脈,這比專門按摩與導引,確實不知要勝過多少。

乾隆皇帝養生之“十常”“四勿”

清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享年88歲,在位60年。我國自秦至清共有封建皇帝259個,其中可查出生卒年份的209人,平均壽命僅為39.2歲。其中,乾隆為最,故得號“長春老人”。

乾隆一生身體康健,遲暮之年仍然神誌清醒,活動自如,有時還以太上皇身份過問政事。他去世前兩年,仍能外出狩獵,臨終前尚能寫字讀書,當屬盡其天年。晚年,他曾總結出自己的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在這秘訣中,運動是貫穿其中的靈魂。乾隆自幼練習騎射,在避暑山莊皇家比賽中常常大顯身手。當上皇帝之後,更以騎射為樂,常到郊外打靶、狩獵。乾隆好遊曆,一生曾6次巡遊江南,5次西巡五台山,3次東巡泰山,在飽覽山川、親近自然中,既能愉情養性,又能鍛煉身體。

乾隆的飲食起居很有規律。每天大約6時起床,洗漱後用早膳。上午處理政務,和大臣們議事,午後遊獵騎射,看書習字,作文賦詩,然後就寢。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多飲西山泉水,少吃肉類,不飽食。他進補注意適時適當,所用“鬆齡酒”之類補酒,係由補脾腎、益血氣的中藥材製成。腎氣強盛,脾胃健運,氣血充盈,身體自然強健。

乾隆畢生時間了自己總結的“十常”、“四勿”的養生之道。其“十常”是:

齒常叩,先叩大齒,再叩前齒,每日各100次;

津常咽,用舌頭先舔唇、齒、齶等部位,待口水增多後鼓嗽吸吮,分幾口咽下;

耳常彈,食指壓在中指上,輕叩後腦枕部,每次100下;

眼常轉,雙目緩慢自如地轉動,從左至右,從右至左,再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各10次,然後緊閉片刻,再睜大眼睛;

鼻常揉,雙手握拳,以拇指中關節搓揉鼻部兩側,上下各100次;

麵常搓,雙手搓熱,以中指引導帶動其他各手指指腹,由下向上搓洗,至額部兩側分開,再向下搓擦,每回50次;

腹常旋,雙手搓熱重疊,用掌心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方向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50次;

肢常伸,上肢向上伸展,下肢向前後遠端伸展,四肢關節隨之舒展;

肛常提,吸氣時,用力攝提肛門連同會陰部位,稍作停頓,呼氣時放鬆,做50次;

足常摩,用熱水浸泡洗淨雙足,再用手掌心的勞宮穴轉動搓擦前腳心100次,直至摩熱為止。

乾隆的“四勿”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乾隆的“十常”,有助於鍛煉機體組織,改善係統狀況,防治老年疾病,延緩器官衰老,尤其是他尊為天子,富擁天下,美酒盈倉,佳麗滿宮,仍然時時注意規律生活,恪守“四勿”,在中國各代皇帝中獨享高壽當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