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我都是想你想的,今後又你陪著,我一定會心寬體胖的。”
無爭母子和小草就暫時住在了村子裏,布赫曼基本上每隔十天左右就會來看她們一次,其他時間裏都是讓朗姆借著回家的幌子過來看看她們有沒有什麼需要。
每次朗姆回去以後,都會像講故事一樣,將他在村子裏的所見所聞都講一遍,即使沒有親眼看到,布赫曼聽到朗姆的轉述心情都會莫名的變得很溫馨。
“少主你知道嗎?無爭在自己的院子裏設了個小學堂,教孩子們念書寫字呢。”
“少主,這次我去的時候無爭正在交孩子們唱歌,真沒想到她唱歌那麼好聽。”
“少主,無爭今天給大家講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特別好聽,不行,明天我還要去,我聽說她現在每天都會給大家講故事。”
“少主,無爭……”
“夠了!朗姆,你可不可以說點兒有用的給我聽,我讓你過去是幹什麼的?是要你去看看她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不是讓你到那去聽歌、聽書的,居然明天還要接著去,你沒事可做嗎?今後你都不用去了,反正去了也不辦正事,出去出去。”布赫曼聽著朗姆越來越不像話得彙報終於忍不住暴怒了。
第二天,布赫曼擋不住心中的好奇,親自去了村子裏,他才到了當初到時的山丘上,好像就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
稍微走近了一些,終於聽清孩子們在朗讀什麼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他們讀的到底是什麼?三個字一組,雖然短小精悍卻是琅琅上口。
孩子們背誦結束後,無爭開始本堂課的總結,“俗語有雲,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所以我要求同學們,不僅要背熟《三字經》,更要用心去理解,記住老師的要求了嗎?”
“記住了!”
“好,今天下課。”
孩子們陸續的出了院子,布赫曼剛要現身,突然有人早他一步,來人長的憨憨的,還沒說話就先用手搔了搔頭發,“我,我今天從地理挖出些番薯,給你們送來一點兒。”說完,將衣服兜著的番薯悉數倒在院子門口,就扭頭走開了,連道謝的機會都不給。
無爭衝著大漢的背影無奈的聳了聳肩,嘴裏小聲嘀咕著,“還真是吃紅薯的季節,我家裏紅薯多得都可以去賣了。”
小草抱著孩子站到無爭的身邊,看著她抿嘴偷笑,“又是紅薯?”
無爭無奈的回答,“是啊,幹嘛全村都種紅薯,而且全村的紅薯都一起熟,這回好了,紅薯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