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教學加強公民意識教育
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是提高中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水平的有效途徑,有利於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認識,社會權利和義務的了解,社會責任的認可,以及對實現自身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所取手段的理解。社會主義公民意識的實質內容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社會主義公民意識要求人們按照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來處理問題;社會主義公民意識應該包括道德意識,法律意識,政治意識和人生價值意識等四個方麵。這四個方麵的內容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一不可,隻有同時具備四個方麵的內容,才能構成完整的公民意識體係。
我們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一)寓公民意識教育於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傳授之中
向學生傳授好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重要任務和中心環節。我們十分重視根據初中學生的思想特點和接受能力向學生傳授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加強公民意識教育。
《公民》課,我們注意強化權利義務觀念教育,強調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強調勞動和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教育學生自覺培養勞動習慣,自覺接受義務教育,努力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同時,還突出道德修養觀點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公德。
《社會發展簡史》注意從曆史事實中揭示有關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幫助學生逐步樹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常識》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線,闡明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的基本觀點,激發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的曆史責任感,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前途充滿信心,使他們立誌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二)寓公民意識教育於聯係學生實際和社會實際的原則之中
理論聯係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原則,起著反映思想政治課的性質,規定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的發展方向,最終決定其教學效果的作用。對中學生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必須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結合社會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導向。
經常了解學生思想實際,通過討論、辯論等形式,有的放矢地進行自我教育。改革實驗前,我們就學生的公民道德認識和法製觀念現狀進行調查,為製定改革實驗方案提供依據;課題教學備課時實行“六備”,其中之一是備學生思想實際,尋找基本觀點和學生思想的最佳結合點;講授教材時,注意抓“反響點”(即學生對教材反響較大的知識點),抓“對立點”(即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抓“閃光點”(即學生身邊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以及學生自己的實際中尋找榜樣),組織學生討論、議論、辯論、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加深對基本觀點的理解。學生普遍歡迎這種做法,課堂氣氛活躍,思想活躍,想得深,記得住。初三學《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常識》,我們把調查學生實際的範圍擴大到廈門市八所中學1113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從大量的思想信息中我們深感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中學生政治意識很有加強教育的必要。於是,我們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幫助學生穩定情緒,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下決心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以優秀成績讓祖國挑選。
有重點地聯係社會實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高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公民》第8課《熱愛祖國》是全書的重點課,是公民道德意識最根本的部分,也是公民最根本的修養問題。我們組織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初一7個班級分別瞻仰了廈門七尊英豪塑像,通過調查訪問,學習孫中山、魯迅、鄭成功、陳嘉庚、林巧稚、王亞南和羅揚才的光輝業績,激發學生繼承革命傳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勤奮學習。除此之外,我們還結合單元教學,先後組織過“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勞動創造財富、勞動需要知識”、“我們要學法、守法、用法”等社會實踐活動。《社會發展簡史》教學,我們根據教學大綱規定“上冊內容以封建社會為重點,在下冊內容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結合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實事求是地回答學生提出的新的現實思想問題”,先後組織“封建主義思想在當代的影響”“怎樣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製度有沒有優越性?”的專題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用事實開展辯論,劃清思想界限,努力抵製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影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常識》教學,我們組織學生觀看錄相、專題講解國家教委編寫的“形勢教育學習材料”,參觀訪問廈門經濟特區,通過家長所在單位收集大量生動材料,使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實踐證明,有重點地有機地聯係重大社會實際問題,聯係學生在政治方向和思想認識及品德修養等方麵帶有普遍傾向性的問題進行公民意識教育,可以抓住要害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政治覺悟和認識能力。而社會實踐是引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正確途徑,是加強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