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和華夏拚消耗,他們有大量的資源,我們沒有。所以在100式列裝帝國陸軍之前,不要考慮與華夏的裝甲部隊決戰。”炮兵出身的教育總監西義一插話道。
雖然日本軍界,特別是日本陸軍對敗於華夏國防軍一直耿耿於懷,但日本人骨子裏那種對強者的臣服思想,卻讓他們不自覺的把華夏國防軍當作了他們眼下的偶像。在他們看來,日本陸軍在對陣華夏國防軍時打了敗仗,是敗於華夏國防軍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手裏。所以,他們對陸軍發展裝甲兵和航空兵,眼下已經有了一種病態的執著。一心想要建造出比華夏國防軍更強大的裝甲部隊和航空兵。這從陸軍省兵器局這幾年研發的一係列武器都是坦克和飛機就能看出來。
研製中的100式坦克,就是在這種心態下的產物。他們想用更大口徑的坦克炮,更厚的裝甲,在以後與華夏國防軍再次進行一次較量,洗刷他們戰敗的恥辱。隻是他們不知道,華夏提供給德國的坦克技術,已經被楊寰宇選擇了淘汰。華夏新型的龍式坦克的重量雖然隻有三十八噸,但他的複合裝甲,他們的100式坦克裝備的105毫米坦克炮,根本無法擊穿。而他們的105毫米裝甲,卻未必能經受住龍式坦克的105毫米滑膛炮的一擊。
對於西義一的話,在座的人並沒有誰提出異議。眼下,隨著華夏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活躍,日本也在想方設法的試圖緩和與華夏的關係。但讓他們有些鬱悶的是,在美英法德都與華夏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的同時,日本卻還是公使級。華夏行政院的汪兆銘雖然數次在接見日本公使時,表示願意將華夏與日本的外交關係也提升為大使級,可日本公使數次表示要拜見總統楊寰宇,卻遭到了拒絕。若說這是受以往日本與華夏國防軍之間的敵對關係的影響的話,英國與華夏的關係當初同樣是敵對關係。
這是日本方麵始終覺得難以理解的。甚至日本有人在懷疑,華夏有繼續進攻日本的企圖。理由也很充分,華夏人在二千多年前,就有遠交近攻的謀略。而以華夏對待日本的態度上,很是符合這個原則,最好的證明就是華夏在針對蘇俄的態度上,一直就是敵視的態度,扶持高爾察克,屢屢與蘇俄開戰。同樣,眼下的蘇俄與和華夏的外交關係上也是公使級的。這也造成了日本國內在對華夏的態度上,相當的矛盾。又想複仇,又想和解。
可以說,日本人在獲得與俄國的戰爭勝利後,被毫無征兆突然間崛起的楊寰宇軍事集團,一記悶棍打昏了頭。茫然間,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他們想崛起,也覺得找到了讓日本崛起的道路,同時也認為虛弱的清國就是他們獲取讓日本崛起的資源的最好來源。事實上,他們也趁著清國的虛弱,獲得了成功,與列強們一起,在華夏大地上獲得了相當的資源。
隻是華夏風雲突變,清國倒台了。在經過一番軍閥混戰後,崛起的楊寰宇集團給了他們致命的一擊。即使到現在,他們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華夏會冒出楊寰宇這樣一個強大的人物,能夠在他們不知不覺間,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打敗包括他們在內的列強們。蘇俄人、英國人、還有他們日本人,誰也沒在楊寰宇那裏討到便宜。
現在的日本,舉目四望,在他們四周,除開朝鮮半島,竟然找不出一個他們能欺負的對象了。華夏不用說了,眼下他們肯定還不是對手。俄國曾是他們的手下敗將,可現在的高爾察克有華夏在撐腰。向南的東南亞又都是列強們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