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活性維生素B能促進腸道吸收鈣,同時直接抑製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並且對成骨細胞骨鈣素的合成有促進作用。但須注意的是大劑量時,維生素B及其衍生物可以增加破骨細胞活性和數量,骨吸收明顯增加。
目前常用的有維生素B,這類藥物的副作用為給藥過多將可引起高鈣血症,長期應用引起腎結石,並由腎鈣化引起腎功能不全,應定期監測血清鈣、尿鈣。
4.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用於不適於受激素替代療法治療的婦女。它們同時具有雌激素激動和拮抗的活性,對生殖係統表現為雌激素抗作用,而對骨骼係統及心血管係統發揮雌激素激動作用。目前處於開發階段的有三苯乙烯類的他莫西芬。
5.依撲拉芬(異丙氧黃酮)它廣泛存在於苜蓿類牧草中,是異黃酮的衍生物。具有直接抑製骨吸收和協同雌激素間接促進降鈣素分泌的作用。該藥耐受性良好,無明顯毒副作用,可作為新的非激素類骨質疏鬆症防治藥物。
(二)骨形成促進劑
1.氟離子可取代羥基磷灰石晶體中的羥基基團而形成氟磷灰石晶體,減少骨鹽結晶的溶解性和反應性,從而減少骨吸收。氟化物是一種有明顯療效的骨形成刺激劑,是目前臨床上作用最強的骨同化藥物。主要增加小梁骨的骨密度,皮質骨無明顯改善,甚至有可能減少,因此它一般僅適用於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
常用的氟化物主要有氟化鈉、腸衣片氟化鈉、緩釋氟化鈉等。氟化物的毒性很小,但治療時可引起周圍關節痛,稱之為下肢疼痛綜合征;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致骨硬化,骨強度下降。
2.蛋白同化激素能促進成骨細胞的產生從而增加骨量,適用於由於衰老、運動減少、服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的骨質疏鬆症。副作用包括肝髒毒性、男性化、血清脂蛋白異常等,不作為骨質疏鬆的常規用藥。
3.甲狀旁腺激素多肽片段阿H對骨重建具有雙重作用,小劑量時能促進骨形成,而大劑量時則抑製成骨細胞。臨床應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主要包括由成骨細胞產生,對於成骨細胞具有促進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治療骨質疏鬆症尚處於開始階段,其療效評價、毒副作用等問題尚需長期深入研究。
六、預防
目前還沒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複原狀。因此,正確認識、早期預防比治療更為現實和重要。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遺傳因素,但可以通過飲食調節、改變生活方式等辦法來減少患骨質疏鬆的危險性。
預防內容包括獲得骨峰量、減少骨量丟失和幹預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等幾個方麵。
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形成與遺傳及後天因素有關,後天因素主要包括飲食調節、體育活動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
合理的營養是防治骨質疏鬆的基礎,包括對鈣、維生素、蛋白質和某些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的合理攝入。
鈣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人體內鈣的總量以上,其中99%存在於骨骼中,在目前影響骨質疏鬆症的膳食因素中,鈣是最受重視而且研究最多的營養素,它對兒童期、青春期和成人骨峰值的維持都非常重要。低鈣攝入是骨質疏鬆症諸膳食危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鈣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市居民每日鈣的平均攝入量不足500毫克,不少省份低於400毫克,尤其是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體內都存在鈣負平衡,應保證攝入足夠的鈣。鈣的補充最好從食物中攝取,在天然食物中,牛奶鈣含量高,且易吸收,被認為是最好的鈣源。
維生素B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人與動物皮膚中的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即可轉變成維生素氈,維生素B3含量最豐富的食物為魚肝油、動物肝髒和蛋黃,牛奶與其他食物中維生素B3的含量較少。一般來說,隻要能經常接觸陽光,在一般膳食條件下,不會造成維生素B的缺乏。
近年的研究發現維生素K是骨質疏鬆症的膳食危險因素。維生素K是骨鈣素中穀氨酸羧化的重要輔酶,骨鈣素是骨內非膠原蛋白,約占有機質的20%,最重要的作用是促進骨礦化。低維生素K攝入導致了穀氨酸羧化不全,增加骨折危險性。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缺乏可導致包括骨骼在內的機體各器官組織係統的功能紊亂與結構異常。但蛋白質攝人過多,可增加尿鈣排泄,使體內鈣丟失增多。因此在膳食中應控製蛋白質的合理攝人量,並合理地分配動植物蛋白的比例,從而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
此外,過量飲用咖啡、碳酸飲料、飲酒及高鈉飲食等都是骨質疏鬆的膳食危險因素,影響了骨峰值的獲得或加速骨丟失。
在營養合理的基礎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則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①加強體育鍛煉,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尤其是負重鍛煉,促進骨的發育增加,以期獲得理想的骨峰值;對老年人來說可減少骨量丟失的速度,有利於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病。②多接受日光浴。③不吸煙、不酗酒、少喝咖啡及碳酸飲料。④少吃食鹽,合理攝入動物蛋白的量。
骨質疏鬆在早期一般沒有症狀,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人到中年,尤其是婦女絕經後,骨量丟失加速進行,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及長期預防性補鈣,減少骨量丟失。
預防骨質疏鬆應從小開始。保證合理的膳食,保障各種營養素的合適入量;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加骨峰量,減少骨丟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絕經後婦女定期檢查骨密度,及時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老年人適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B,對預防骨質疏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