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職場上的執著:使你成為金牌員工(3 / 3)

三個月後,胡永被留了下來,張軍則悄無聲息地走了。過了半年,胡永被提升為部門主管,和經理的關係也親近了,就問經理當初為什麼留下了他而不是張軍。經理說:“當時從你們中選拔一個還真難,工作上不分高低,同事關係也很融洽,所以我就常去你們宿舍串門,想更多地了解你們。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凡是你們不在的時候,張軍的宿舍仍亮著燈,開著電腦。而你的宿舍則熄了燈,關了電腦,所以最後確定了你。”

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細節常會顯出奇特的魅力,提升你的人格,增加你的績效指數,從而使你博得上司的青睞,獲得更好的機會。

細節本身往往潛藏著很好的機會。如果你能敏銳地發現別人沒有注意到的空白領域或薄弱環節,以小事為突破口,改變思維定式,你的工作績效就有可能得到質的飛躍。

新聞係畢業的小寧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她的記者生涯。然而工作僅一周,她就發現自己是部門裏多餘的人。部門的工作已被原有的三個人周密地分了工,他們各管一攤,根本沒有小寧插手的餘地。

該怎麼辦呢?

同時分到其他部門的同學見她按兵不動,就提醒她說:“小寧,這是個憑業績吃飯的時代,你可不能這樣站著看,你必須厚著臉皮去搶。該撬的牆腳就去撬,該圈的地就去圈,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小寧聽了思慮再三,仍決定不搶別人的飯碗。她細心觀察,耐心接聽編輯部的求助電話——這是誰都不想幹的活。一個月後,她通過接聽電話,得到了一條寶貴的信息。依據這條信息,她回避了資深同事“以學校老師”為主體的采訪路線,改走“學生家長”的路線,在科教文衛部首推“教育話題熱線”,主持一個討論性的欄目。這個欄目得到了一致好評,小寧由此在報社站穩了腳跟。

能否把握細節並予以關注,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能力。對細節給予必要的重視是一個人有無敬業精神和責任感的表現,若能從細節中發現新的思路,開辟新的領域,更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是老板十分看重的。

7.請謹記:不要隨意地跳槽

“常移的樹長不大”,輕易“跳槽”是成功者的一大忌。

跳槽,是大多數職場人士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薪資待遇、更有價值的晉升途徑而采用的一種手段,其時機把握度的好壞,使一部分職業人士在這個環節上的確謀求了發展,可也有職業人士在這個環節中因為破壞了職業發展的連貫性,從而喪失了職業競爭力。

隨意跳槽是對工作不執著的表現。一個員工最好不要隨意跳槽。

近幾年許多年輕人都把“跳槽”掛在嘴邊,隻要其他單位的待遇比現在的好,就立馬“跳槽”。

不僅年輕人換工作如同走馬燈,中年人也不甘寂寞,名片常換常新。“跳槽”現象在各類企業中屢見不鮮。

很多公司不惜代價對員工進行培訓,但是當員工們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經常是不打一聲招呼就“跳槽”而去。

劉麗麗的外號是“跳跳糖”,3年中換了5個不同的工作。最開始在學校當老師的她一個月不到就失去了工作興趣,抱怨辛苦、麻煩,而工資又少得可憐。於是,她一咬牙,連檔案都不要,跳進了一家公司。

進公司後,她的收入提高了,精神煥發,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可沒多久,她又抱怨說:“我的老板是個暴發戶,比周扒皮還周扒皮!整天地幹活、加班,他還總拿各種標準來威脅你,動不動就有被炒的危險,真是受夠了!”

此後,“跳跳糖”又因為人際關係、收入、環境等問題經曆了無數次的跳槽,用她的話來說,“沒有跳過槽的人是沒有價值的人”。

可事實證明,她雖然不斷跳槽,也未見得跳出了多少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在不斷的跳槽之中,喪失了很多職業上的持續積累。盡管她對目前的收入還算滿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想繼續攀升更好的職位和薪水,底子還是薄弱了一些。

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說:“我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我們辛辛苦苦為企業培訓的員工,一轉身他就‘跳槽’了。”

一些企業領導者說,他們不願意錄用一些頻繁“跳槽”的人,他們認為頻繁“跳槽”的人不成熟,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做什麼更適合自己,或者說這些人根本沒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這人恐怕在自己的公司也留不住,不如不用,免得雙方都浪費精力。

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不無感慨地說:

“當我看到申請人員的簡曆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而且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的工作換得太頻繁了。頻繁地換工作,並不代表一個人工作經驗豐富,而是說明一個人的適應性很差或者工作能力很低。如果他能快速適應一份工作,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的成本也是很大的。”

“這樣頻繁‘跳槽’的人,不能給人安全感和信任感。一個什麼工作都做不長久的人,讓人想到不會是公司的問題而是他個人的問題。第一,他的工作能力值得懷疑;第二,他對企業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第三,我不能肯定他會在我們公司做得長久。所以這樣的人,我們在錄用時顧慮就比較多。”

在這裏,我們提醒大家,跳槽時不能忽略的一點,就是不要讓自己的職業道路失去連續性。因為,職業生涯具有螺旋上升性,最講究“連續性”。除非你打算徹底改行,否則一旦職業生涯出現斷層,或者一個發展良好的職業道路突然掉轉行進方向,對於你的職業發展都是一種“倒退”。畢竟,以往的積累是你作為一個職業人士最寶貴的財富。

缺乏職業可持續發展的跳槽,會使自己陷於不利的局麵,會使自己喪失職業競爭力。

季小姐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原本在一家公司幹得好好的。由於個性獨特,她很快厭倦了自己的工作。在沒有和親朋好友仔細商量、自己也沒有認真考慮的情況下,她就貿然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直至她穿起了職業裝,才為周圍人知曉。

可季小姐新去的這家公司是專營五金、建材類的,雖然有電腦房,但其實隻是十幾台早已落伍的電腦,而且老是“死機”,讓她忙於搶救。一個月下來,季小姐幾乎每天都是重複著這樣的工作。季小姐很後悔:這樣的工作低級煩瑣,而且讓她專業知識得不到增加,讓她職業競爭力大打折扣。

所以,跳槽時,要慎重考察跳槽對象的資質和職位的真正要求。始終要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以能夠提高職業競爭力為原則,力爭使自己“走俏”起來。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還是不跳槽的好。

(1)做事靠經驗

經驗是積累起來的,不能夠從速成班學來,因為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跳的是和本行業毫無關係的行業,等於是把過去積累的專業經驗全部丟掉,那不是很可惜嗎?而且在新的行業裏,你又要花很多時間從頭學起,這種時間和精神的浪費相當驚人,何況還不一定學得好。

(2)做事要有成就,衝勁也很重要

人一到特定的年齡,衝勁就會減少。在要收成的年齡“跳槽”,就算有衝勁,也不會有很多。守成的心態反而會讓你在新的行業進退不得,於是一轉眼,40歲了,50歲了,光陰虛度,不堪回首,何必呢?

話雖這麼說,但並沒有讓你委屈自己老死本行的意思,不過“跳槽”的風險畢竟太大,尤其不能聽別人說哪個行業如何的好,就嫌棄自己的本行,心動又行動。這種哪邊好哪邊跑的心態會讓你一輩子都在“跳槽”,一輩子不得安寧。

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圈好自己的“地”,在這個圈子內發展,才是走上成功的前提條件。

在競爭日益激烈、人才流動逐漸增大的現代職場,跳槽對每個公司員工來說都是難免的。沒有人會在一個公司待一輩子,“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希望踏上更高的台階,選擇一份最適合自己能力、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的工作。但有一點要搞清楚的是,自己為什麼跳槽,是不是工作不開心?如果是老板不好,那你就要不猶豫,趕快走人;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在遇到一些困難時想逃避,你一定要明白逃避的原因是什麼,最好是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第三個就是是否有人來“挖牆腳”。

有人說,機會是一個怪物,他的頭發長在前麵,你隻有站在它的前麵時才能抓住它。所以,你一定要站在機會前麵,看清機會是什麼,並考慮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來抓住這個機會。

人一生換幾次工作也很平常,關鍵是要認清自己,不要隨意去跳槽。如果真需要跳槽,事先也要謀劃好,而不是去亂跳。

心理學家忠告,一個跳槽轉職成功的人,絕對是有計劃而非衝動地換工作。

跳槽是為了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追求更大的成功,所以要做到跳槽“有道”。

據一家財經類刊物調查,總經理在登上寶座之前,至少都有10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了相當的資源與人脈,而且他們平均跳槽的次數不超過3次,在每個工作崗位服務時間至少5年。此外,自從他們當上總經理之後,其中90%的人不再換工作。

由此得知,頻繁跳槽換工作的人,當總經理的概率很低。在職場上善於選擇,善於抓住機會跳槽的人,才能得到成功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