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衛風(3 / 3)

藋(tì)籊:竹長而銳。遠(yuàn):遠離。瑳(cuō):以玉形容齒白光潔。儺(nuó):通“娜”。滺(yōu)滺:河水流淌的樣子。

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譯文”芄蘭枝條彎又彎,男孩角錐佩腰間。雖說角錐佩腰間,他卻不願將我戀。悠閑自得且炫耀,長垂衣帶飄飄然。

芄蘭之葉,童子佩。雖則佩,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譯文”芄蘭樹葉飄又飄,男孩佩在指間。雖說佩在指間,他卻不願將我戀。悠閑自得且炫耀,長垂衣帶飄飄然。

支:通“枝”。觿(xī):古時解結的用具,也用作裝飾品。容:閑暇自得貌。遂:通“璲”,瑞玉。此處指戴玉時炫耀的神態。悸:驚懼。此指衣帶抖動。(shè):古代射者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以鉤弦的工具,俗稱扳指。甲(xiá):同“狎”,親昵。

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譯文”誰說黃河寬?一蘆可航到岸邊。誰說宋國遠?踮起腳跟看得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譯文”誰說黃河寬?容納小船也很難。誰言宋國遙?走去還不到半天。

杭:即“航”。跂(qì):踮起腳跟。予:而。刀:通“舠”。小船。崇朝(zhāo):終朝,一上午。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譯文”文夫英武真偉岸,國邦之中是好漢。他執丈二竹兵器,保衛君王走在前。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譯文”丈夫打仗已向東,頭發零亂如飛蓬。豈無發膏與頭油,不知為誰整儀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譯文”低首暗自祈降雨,不料燦燦日頭出。心中念夫不能忘,想得頭痛無怨語。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譯文”何處去采忘憂草,拿來栽種北堂上。心中念夫不能忘,相思使我真憂傷。

伯:女子對愛人的昵稱。朅(jiē):英武壯大貌。殳(shū):一種竹製兵器,長一丈二尺。杲杲(ɡǎo):明亮。諼(xuān)草:忘憂草。樹:栽種。背:北麵的堂屋。痗(mèi):病,憂傷。

有狐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譯文”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邊。心中憂慮無法解,我夫沒有下裙穿。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譯文”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岸。心中憂慮無法解,我夫沒有寬腰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譯文”狐狸結對成雙行,徘徊在那淇水畔。心中憂愁無法解,我夫沒有衣服穿。

綏綏:雌雄相隨貌。厲: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過之處。

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譯文”贈我一個木瓜,我送瓊琚給她。不是作為報答,隻為想要娶她。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譯文”贈我一個木桃,我送美玉瓊瑤。不是作為報答,隻為永遠相好!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譯文”贈我一個木李,我送瓊玖為禮。不是作為報答,隻為永不離棄!

瓊琚(jū)、瓊瑤、瓊玖(jiǔ):皆為佩玉。